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潍坊风筝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潍坊风筝节

来自 网络网的图片

潍坊风筝节 每年四月的第三个周六在潍坊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大型地方节会。从1984年,已成功举办过三十八届,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潍坊风筝节 [1]

外文名称 Weifang kite festival

影响 全国四大群众文化活动之一

举办时间 每年4月第三个周六

第一届 1984年举行

关于潍坊 中国五大特色魅力城市之一

风筝节简介

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生机,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热心帮助和山东省旅游局及潍坊工美的大力支持下,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的"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从2012年起,每年4月第三周的周六为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日 。

风筝故乡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在潍县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风筝艺人扎制风筝,新颖好看,起飞高稳,远近闻名。年年有民间或官办的风筝赛会、连许多外地的风筝商贩和风筝艺人也慕名而来。这便是潍坊风筝比赛起源于潍坊市区白浪河大集的雏形。

有诗云"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客,双双蝴蝶鸢成行"。另有人和诗曰:"东城墙外是白沙(白浪河大集),风筝铺子三十家"。这个时期,老潍县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风筝艺人,他们之中有为乾隆皇帝的千叟宴扎制过宫廷风筝的贺大,贺大扎制仙鹤童子风筝,也是潍坊风筝的著名代表作。也有为慈禧扎制风筝的陈姓哑巴艺人。更有名噪一时的老潍县城派风筝十"世家" 。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山东潍坊汉族传统手工艺珍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现在世界上70%以上的风筝都是出口自潍坊。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际风筝联合会"的会议总部也定在了潍坊。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国人民称为风筝的故乡。

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娱乐品。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 。

潍坊风筝可分为软翅风筝、硬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式风筝、立体风筝、动态风筝等。其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硬翅工笔人物风筝和龙头蜈蚣风筝。潍坊风筝多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玩赏价值,随着国际风筝交流的逐渐频繁,风筝这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品 。

它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经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风筝是潍坊的象征,每年的风筝节是潍坊以风筝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活动。

潍坊工美城派风筝

"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客,双双蝴蝶鸢成行",诗中所写的东城墙,指的就是城派风筝的发源地--潍坊市区白浪河。城派风筝历史悠久,在宋代开始流行,到明朝已经独具特色,声名远播。到清朝中叶,潍坊出现了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吸引众多手工艺人和画匠加入到风筝制作的活动当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城派"风筝 。

潍坊城派风筝是以十笏园为核心的老潍县"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匠艺派的典型代表,。城派风筝艺人将国画技巧融入到了风筝的绘制当中,形成了极具欣赏价值的"城派"工笔画风筝,"不重自然形似,而求以形写神,讲究图案美,立体感强",具有中国工笔画雅致的和人文意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受到考究、大气的宫廷风筝的影响,城派风筝选用真丝蒙面、精心扎制,从选材用料到编扎绘制,无不精益求精,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风筝,潍坊"城派"风筝制作工艺复杂,工笔人物风筝对作者有极高的要求,需要艺人同时具备一流的扎制手艺和高超的工笔画技巧,或需风筝扎制艺人与画家携手制作。此外,城派风筝制作工艺多以师徒、父子间的口传心授传承,因此数量稀少,精品难得,是近年来深受欢迎的艺术收藏品。

杨家埠风筝

杨家埠位于潍坊市郊寒亭区,杨家埠风筝的制作者多数是农民和手工艺人,一般地说,在艺术上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他们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和愿望。杨家埠风筝结合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特点,绘画注重浓墨重彩,形式大胆夸张,风格粗犷。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制作风格,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杨家埠风筝受地域性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影响,在制作中往往相互观摩、磋商,加之祖传、世袭的因素,所以带有古老传统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画市。年画与风筝为姊妹艺术,始于明(代)而盛于清。均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