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好礼(唐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好礼(生卒年不详):唐代良臣,贝州宗城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侯寨)。主要活动年间为唐玄宗开元初期。生平主要事迹见《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良吏下》[1]

信息

姓名:潘好礼

所处时代:唐朝

主要成就:监察御史

出生地:贝州宗城人

人物简介

明经出身,当出任上蔡令。因政绩优异,擢升为监察御史。任上最著名的经历是援引《春秋》大义和利害关系,打消了唐玄宗立最为宠爱的武惠妃为皇后的念头。

此外,以王府司马身份随邠王李守礼(章怀太子李贤之子,金城公主生父)外放滑州,规劝邠王体恤百姓、不要践踏禾苗。

为官清廉,不阿附于权贵,然而过于讲究细节甚至苛刻,也让一些下属不胜其烦;生活过于简朴,也被有些人私下里议论为博取名声。

生平经历

潘好礼是贝州宗城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侯寨)。年少时与同乡孟温礼、杨茂谦为挚友。明经出身,逐渐晋升到上蔡令,凭借突出的政绩进而擢升为监察御史。

开元三年,被授为邠王府长史。不久,邠王李守礼外放华州刺史,潘好礼随行并担任王府司马,管理滑州政事。邠王生活放纵,酷爱出游打猎。潘好礼常常规劝阻止。后来邠王驾鹰纵犬,带着家人出猎。潘好礼听说后拦住道路,劝邠王回去。眼见邠王不肯听从,潘好礼干脆卧倒在马前,大声呼道:“如今正是农时。大王为什么非要在此时纵容恶少和狗马践踏庄稼,为了自己享乐尽兴而祸害百姓!如果非要如此,请大王先放马踩死我,然后随心所欲好了!”邠王不禁既惭愧又害怕,向潘好礼道歉,取消了出猎。

后来,潘好礼担任豫州刺史。为官清正廉明、不徇私情、勤于政事。他的儿子请求去考明经,潘好礼说:“如果不通晓经典的话,不能贸然去考。”并且亲自出题测试儿子,发现儿子的水平果然不够。一怒之下加以鞭打,甚至给他戴上枷锁,到门口罚站。后来,潘好礼因为公事上受到牵连,改任温州别驾,在任上去世。

潘好礼生平最闻名于世的举动,莫过于担任监察御史时,援引《春秋》大义、引经据典陈述厉害关系,劝说唐玄宗放弃册立最宠爱的武惠妃为皇后的念头。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堂侄孙女,姿容美丽、慧黠过人且野心勃勃。在玄宗原配王皇后因故被废后,位列后宫之首,待遇等同于皇后。并且希冀子以母贵,先做皇后,再为儿子谋取太子之位。当玄宗把册立武惠妃为后的打算公布时,潘好礼上疏劝阻:“《礼书》上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也说,做子女的不为父母复仇,枉为人子。陛下如今要立武氏为后,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武惠妃的堂叔武三思、叔父武延秀,都曾犯下扰乱朝政、破坏伦常的大罪,被天下人所憎恨……平民婚娶尚且要加以选择考察,何况天子呢?……古代的圣人都要明确嫡庶之分。地位稳定,那么夺嫡的野心也就被压制了。如今的太子(是赵丽妃之子),并非武惠妃所生。而且武惠妃自己也生了皇子。一旦册立惠妃为后,太子必定地位不安。”潘好礼的这番劝谏,犀利有力。先是直接挑明武则天当政时大肆迫害李唐皇室,玄宗生母窦德妃正是死于武则天之手,连埋葬之地都无处可寻。武惠妃是武家后人,而且又有了自己的儿子。太子李瑛生母赵丽妃正是因为失宠郁郁而亡。如果立她为皇后,那么太子的储君位置难免不保。最终成功说服唐玄宗。

潘好礼,贝州宗城人。少与乡人孟温礼、杨茂谦为莫逆之友。好礼举明经,累授上蔡令,理有异绩,擢为监察御史。开元三年,累转邠王府长史。俄而邠王出为滑州刺史,以好礼兼邠王府司马,知滑州事。王欲有所游观,好礼辄谏止之。后王将鹰犬与家人出猎,好礼闻而遮道请还。王初不从,好礼遂卧于马前,呼曰:“今正是农月,王何得非时将此恶少狗马践暴禾稼,纵乐以损于人!请先蹋杀司马,然后听王所为也!”王惭惧,谢之而还。


好礼寻迁豫州刺史,为政孜孜,而繁于细事,人吏虽惮其清严,亦厌其苛察。其子请归乡预明经举,好礼谓曰:“国法须平,汝若经业未精,则不可妄求也。” 乃自试其子。经义未通,好礼大怒,集州僚笞而枷之,立于州门以徇于众。俄坐事左迁温州别驾卒。好礼常自以直道,不附于人。又未尝叙累阶勋,服用粗陋,形骸土木,议者亦嫌其邀名。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良吏下》

将遂立皇后,御史潘好礼上疏曰:"《》,父母仇,不共天。《春秋》,子不复仇,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氏为后,何以见天下士!妃再从叔三思也,从父延秀也,皆干纪乱常,天下共疾。夫恶木垂荫,志士不息;盗泉飞溢,廉夫不饮。匹夫匹妇尚相择,况天子乎?愿慎选华族,称神祇之心。《春秋》:宋人夏父之会,无以妾为夫人;齐桓公誓葵丘曰:'无以妾为妻。'此圣人明嫡庶之分。分定,则窥竞之心息矣。今人间咸言右丞相张说欲取立后功图复相,今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有子,若一俪宸极,则储位将不安。古人所以谏其渐者,有以也!"遂不果立。[2]

——《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传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