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潘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焱(1916年-1999年4月24日),河南省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29年,参加红军光山县独立营,1930年12月,编入红四军10师29团。之后参加朝鲜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6军代军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45年8月,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1946年12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7纵队参谋长。1947年3月,任野战军1纵队参谋长。1949年1月,任第二野战军5兵团副参谋长。1979年2月,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

人物经历

6岁上私塾。1929年参加红军游击队编入光山县独立营,1930年12月编入红4军10师29团,在该团特务连当传令兵。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4军10师28团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35团营政委、四川独立团政委、红4军12师司令部作战股长。

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苏区的二、叁、四次反“围剿”斗争、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在肃反中被误认为是“改组派”,受到撤职处分。

长征途中,他率领一个营在救济寺战斗中攻克敌碉堡数个,全歼堵截之敌一个营抗日战争,潘焱进入抗大2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队长兼教员、高级干部营营长、步兵科副科长兼军事主任教员,因教学好被授予荣誉。后分配到冀鲁豫军区,历任陆军中学教育长、2分区参谋长、军区随营学校副校长。参加指挥1943年朝南战役、八公桥战役、1944年昆张战役。解放战争,1946年作为中共谈判小组成员,同国民党方面在新乡进行谈判。潘焱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

当时国民党不承认我水东6军分区根据地,一直对水东地区进行围剿,刘伯承邓小平派潘焱率独立旅去水东,统一指挥水东地区斗争。水东地区反围剿胜利后,潘焱派人向刘、邓做了汇报。邓小平派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王幼平到水东地区协助潘焱工作,王幼平对潘焱说:邓政委很关心水东地区的斗争,说你一个人白天夜晚都不能休息,太累了,所以叫我来协助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12月任红军光山独立团3营营部通信班传令兵。1932年1月任红四方面军4军10师28团3营营部传令兵,2月在鄂豫皖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第一次负伤,12月任3营9连2排长。1933年2月中,连续任28团3营9连副连长、连长,11月任3营营长,在反六路围攻战役中,第二次负伤。1934年10月任红4军军部通信科长。1935年6月任红四方面军4军12师35团2营政委,参加长征,三过草地,两翻雪山,在川西南的杨子岭战斗中第三次负伤,11月任川陕指挥部3团政委。1936年2月任红4军军部侦察科长,12月任红4军12师34团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3期学习。1938年6月任抗大1大队4中队队长兼军事教员。1940年3月任抗大1团1营营长。1941年3月任抗大总校3科副科长兼军事主任教员。1942年10月任冀鲁豫军区教导3旅参谋长,12月任第8军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1946年12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7纵队参谋长。1947年3月任野战军1纵队参谋长。1949年1月任第二野战军5兵团副参谋长。

1947年,潘焱任晋冀鲁豫7纵参谋长。第二次陇海战役时,邓小平随7纵行动。战斗行军时,潘焱十分担心邓小平的安全,邓小平对他说:潘焱同志,你集中精力注意掌握好部队,不要管我。当时7纵司令员是杨勇,政委是张霖之,邓小平和杨勇、张霖之、潘焱朝夕相处,有一次邓小平对他们说:要说抽烟,杨勇可有绝招喽,行军骑在马上,刮大风也照样可以划火柴点烟抽,这一绝招我们谁也学不了。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兵团参谋长兼贵州军区参谋长、贵州军区副司令员,志愿军第十六军军长,第二野战军战史编辑室副主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参谋长、顾问等职。他狠抓部队的全面建设,为建设和巩固海防,保卫海疆,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期间,为北京卫戍区各项任务的完成,为首都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焱是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潘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4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2]

视频

潘焱 相关视频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电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