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潘集镇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地处潘集区政府所在地西北部,南望泥河,北靠茨淮新河,潘谢公路贯穿东西,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潘三矿、潘北矿坐落境内,潘一矿、潘东公司采煤塌陷区深入其中。医院、学校、金融、电力、电信、邮政、信息等服务功能齐全。该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该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镇,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省级新农村建设"百镇千村"示范乡镇。[1]
基本信息
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稳定,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项目和水稻高产提升行动,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原料(小麦)生产基地。以及小麦水稻、河蟹、草鱼四个品种的无公害认证。成立了潘集镇田牛酥瓜专业合作社;华腾生态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天蓬养猪厂等一大批养殖企业快速兴起;采煤沉陷区治理开发利用取得新进展。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近几年来累计发放良种补贴187.6万元,农业综合直补资金2500万元。实施了农业保险,农保面积逐年扩大,增加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规模以上企业从无到有(达到5家),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创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超达新型墙材有限公司、帝矿煤矸石墙材有限公司、永凤冷轧厂、凯同威工矿配件厂等企业挑起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大梁,潘集镇失地农民创业园也已经破土动工。我镇连续几年在全市乡镇经济运行考核中位次逐年上升,从全市第九到第二,再到荣登榜首,体现了我镇经济发展的格局,从增速快到总量大的跃进,多项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近两年通过各种节会,招商推介会等形式"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荐商的良好投资氛围,像飞燕物质有限公司、霍邱文权期成养殖有限公司、潘北一期二期工程和胡庄新农村建设项目都顺利入驻并快速推进。
农村公路村村通修铺里程达100公里以上,织就了四通八达,连接城乡的公路网。完善了丁字路、代楼搬迁村的基础设施,创建工作成绩斐然,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整合教育资源,发展素质教育取得成效。潘集中学高中部停止招生,使优势教育资源转向初中,潘集中学将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市的精品学校。小学在撤并部分学校,保留潘集中心学校、建新小学、后圩小学、潘杨小学、魏圩小学、胡庄小学以后,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认真实施新型合作医疗体制,2010年全镇参合人数达31700人,参合率99.1%。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取得新进展,制定了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升类进位,积极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历年的豆腐文化节和4.20农民文化节活动中均获好评。[2]
人文文化
潘集镇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曾有新四军将士41人在此牺牲,为纪念他们的英勇事迹,投资78万元新建新四军陵园一处,该镇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增内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先后被命名为省、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行政区划
340406103:~200李兴村 ~201东湖村 ~202朱庄村 ~203胡庄村 ~204赵前村 ~205赵后村 ~206夏圩村 ~207大庄村 ~208王圩村 ~209潘集村 ~210潘杨村 ~211集南村 ~212吴乡村 ~213张圩村 ~214魏圩村 ~215小圩村 ~216草庙村。[3]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潘集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撤乡建镇。1997年,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潘集、李兴、魏圩、草庙、胡元、东湖、小圩、王圩、吴乡、潘杨、朱庄、张圩、集南、交圩、赵前、赵后、大庄17个村委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