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潞江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潞江坝傣语称"勐赫",位于中国云南西部,由横断山脉纵谷(怒江大峡谷)中的低海拔台地构成,包括保山市隆阳区的潞江镇、芒宽彝族傣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潞江农场、新城农场,面积20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1]

区域划分

据有关史料记载,过去潞江坝是傣族土司管理的地方。它的辖区西至高黎贡山顶,东至潞江,北至上江,南至腊猛。而当地人则习惯把西至高黎贡山山顶,东至道街沿江的村寨,北至芒宽上21公里的栗柴坝,南至潞江乡白花村这一区域称之为潞江坝。如今,不少旅游宣传册子,都这样来划分潞江坝的地界,并形象地将潞江坝的神韵归结为"一山"(高黎贡山)、"一江"(怒江)、"一坝"。

潞江坝的"坝区"主要分布在海拔640米至1400米之间丘陵里,光照充足,终年无霜,是全中国少有的几个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之一,这里一年四季草木清葱,花果飘香,无时无处不体现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享誉世界的潞江小粒咖啡在这里成长壮大;飘香万里的保山香科烟从这里走向世界;蜚声海外的白胡椒、优质荔枝、龙眼博得了众多商家的青睐;在这里,你将突破季节和时令的限制,一年四季享受丰收的喜悦……。

物种资源

矗立在潞江坝西侧的高黎贡山和与潞江坝唇齿相依,都是风格迥异,站在热气腾腾的潞江坝眺望高黎贡山的山头,满眼都是皑皑白雪。4000余米的海拔,显著的立体性气候,使"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民谣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最为贴切的体现,高黎贡山是国家级动植物保护区,1992年被WWF(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列为世界A级生物保护区。8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0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138种高等植物使它同时获得了"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的美誉。[2]

历史典故

潞江坝有自己漫长的历史故事,战国时,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西南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穿过,经缅甸和印度,到达西亚,为中国大西南与外界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国时,统治怒江流域的孟获也对这里情独钟,宽阔的撒马坝、神秘的孟获城就是铁的见证。自明以后,潞江坝又有长达568年的封建领主经济,26代潞江土司的衙门、水库、乡楼遗址反倒成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财富。二战时期,倭寇也曾对这片美丽的土地进行了两年之久的疯狂蹂躏,二十万健儿大举反攻,使潞江坝的每一寸土地都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许多战争遗迹至今犹存,颇具研究价值。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知识青年怀着他们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情和奉献精神,凭着血肉之躯、用青春和血汗一寸一寸地征服着这片蛮荒之地,把毒瘴四起的潞江坝变成了富饶美丽的"聚宝盆"。

主要景点景观

望江楼现代咖啡园、赧亢植物园、芒旦风情园、赧浒白龙潭、摆乐塘变色温泉、大榕树群、三叠水瀑布、怒江第一滩等。潞江坝居住着汉、傣、僳僳、德昂、回、彝等多种世居民族。在这里,各兄弟民族和谐共存、团结繁荣,共同孕育厂潞江坝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并保持了各自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组合。傣族的象脚鼓舞、傣戏、泼水节、百家饭、傣锦、丢包,彝族的火把节、大钹舞,僳僳族的阔时节、刀杆节、三弦舞、三杯洒(交杯酒、倒杯酒、同心酒),德昂族的水鼓舞等民族歌舞、节日和民俗异彩纷呈。每逢节日,各民族载歌载舞,庆祝自己节日,歌唱自己的美好生活。

特产

保山潞江小粒咖啡,是名冠全球、世界称誉的优良品种,在北京的展销会上,人们写诗赞道: 咖啡馨郁产潞江,中外来宾共品尝。京华五月争春意,归去尤觉有余香。 保山种植咖啡,始于五十年代中期,首株咖啡苗是已故爱国华侨梁金山先生从东南亚引进的在当地农民和技术人员的精心培育下,创造了潞江坝小粒咖啡质优高产的经验。种植面积扩展到上万亩,产量占云南全省总产量的70%左右。1980年,先后到潞江坝考察学习咖啡种植的省内外科技人员一千多人次。同年,支援全国选作良种的咖啡量达数万斤。潞江坝小粒咖啡的"子孙"遍及全国。潞江坝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良种基地之一,生产加工小粒咖啡的合资和外资企业就有数十家。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潞江坝的水、电、路、小集镇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科技兴农日益深入民心,富饶美丽的潞江坝更加光彩夺目。[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