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潮州花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潮州花燈

潮州花燈是廣東省傳統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大瑰寶。起源於明嘉靖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潮州花燈主要分布於潮汕地區,從早期的迎神遊燈到民間賽燈,逐漸演變發展為節慶觀賞和民間裝飾的綜合性燈彩藝術。潮州花燈集彩扎、彩繪、剪刻於一身,特別是融合了潮州特有的潮劇潮繡泥塑等多種藝術元素,造型精巧多樣,文化內涵豐富,鄉土特色濃郁,自成體系,別有一格,是古老潮州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嶺南燈彩藝術的奇葩。

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潮州花燈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批准時間:2008年

遺產編號:Ⅶ-50

申報地區: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

總說

潮州花燈的製作工藝比較繁複。不同品種的花燈,其用材、製作過程均有差異。其製作過程一般包括構思、扎胚、裝裱、裝飾、組裝幾個環節。潮州花燈主要以竹、鉛線、絲紙作骨架,用綢緞、絲絹、花邊繡品作衣飾,製作工藝包括了構思、扎胚、裝裱、裝飾、組裝(大型或活動型花燈)等流程。潮州花燈分為彩扎彩塑的立式屏燈和可吊掛可手提彩繪掛燈兩大類。傳統的潮州花燈從內容上可分為「素燈」和「熱燈」兩大類。

隨着社會的發展,歷代民間藝人以自己的勞動和智慧,不斷推陳出新,使這朵藝苑奇花越發美麗可愛,成為一種雅俗共賞,老少咸愛的特種工藝品。

歷史源流

潮州花燈是我國民間花燈藝術的一大流派,其產生的確切年代已很難考證。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新安佘民刊本《荔鏡記》第六出《五娘賞燈》中已多處描寫潮州城(舊稱「潮州府城」)游花燈情景,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潮州歌冊《百屏燈》從「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亭,貂蟬共伊在戲耍,呂布氣到手捶胸。」一直唱到「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壽郭子儀。」足見潮州花燈歷史悠久,影響深遠。

潮州花燈起源的確切年代已無法查考,但其產生和發展與迷信活動、祭祀活動息息相關,卻是可以肯定的。古人因對大自然的不理解,對自然現象的畏懼使人們產生了圖騰崇拜,相信靈魂的永在,為慰死者之靈魂,於是,「紙船明燭照天燒」。為使死者在冥路上有個伴兒,為使祖先們在陰間生活幸福,扎制童男童女,衣服袍帽,飾物用品,供他們「使用」。為使「雷公」、「雷姆」息怒,「河伯、溪神」開心,先是祭活人,後來用扎制的童男童女代替。為慶祝風調雨順,豐收喜慶,人們紮上高大雄偉的「安濟聖王」等神像,掛上宮燈花籃,頂禮膜拜,感謝神恩,祈求平安。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民國時期,仍很盛行,我國少數地區包括港澳台地區仍有這種扎制迷信用品祭拜先人的習慣。

花燈在發展過程中,分為二支,一支專走迷信用品的制扎,其藝術價值受到限制,但商業價值卻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支追求的是藝術價值,這一支的起源不遲於明朝,據說唐朝已有觀燈,鬧元宵的活動,但現在可考的,也就只有明嘉靖刻本《荔鏡記》,可以證明其潮州花燈的存在了。其中「睇燈」一折就說「三街六巷好燈棚」,可見其時,潮州花燈已很盛行且已有了一定的藝術造詣。清嘉慶《澄海縣城志》引舊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游、放花爆、打鞦韆,歌聲達旦。」又說:「今俗無夜,各祠廟張燈結彩,鬮為鰲凶,人物台榭如繪……競賽花燈。」最負盛名的當推潮州。清初潮州青龍廟興起之後,每年游安濟聖王一連三夜,花燈鼓樂,滿城如醉。每次在第二個晚上,齊集北門箭道評比,年復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燈聞名海內外。除大型游花燈盛會外,家家都掛喜燈。自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廟去掛燈籠,十五日將燈提回掛於家門,稱為

「興燈」。(《潮網》之「潮汕民俗」)可見,從「明」到「清」,歷經幾百年,潮州花燈都很盛行。其藝術表現形式也日漸多樣化。

解放以後,新一代藝人繼往開來,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潛心研究,辛勤勞作,進行了大量的技術革新。從思想內容、人物塑造、情感表達,場景氛圍到製作技術上都作了大膽的創新,使潮州花燈更臻完美,達到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境界。

1961年,新一代花燈藝師沈金炎等人為拍攝潮劇電影《荔鏡記》製作了《彩樓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四屏花燈,使潮州花燈第一次搬上銀幕(電影《荔鏡記》最近在中央電視台播放)。後來,由沈金炎領銜製作了《水淹金山寺》、《大名府》等燈屏,更是融合了聲、光、電於一體,人物在機械傳動中可以做幾個特定動作的活動燈屏,參加廣州文化公園的展出,好評如潮。使潮州花燈登上了新台階。以後,潮州花燈陸續參加了廣州、上海、江西、南昌、福建、廈門等地的展出。

製作工藝

花燈的製作工藝比較繁複。不同品種的花燈,其用材、製作過程均有差異。但從共性方面概括起來,其製作過程一般包括構思、扎胚、裝裱、裝飾、組裝幾個環節。

構思

潮州花燈是以燈屏(展現一定歷史人物故事場景的花燈)為主幹,輔以節日喜慶、祭祀等活動所掛飾物為補充的、潮汕地區特有的民間傳統藝術。其作品可以是人物、山水,也可以是花鳥蟲魚,甚至是居家日用品,幾乎是世間萬物皆可入燈。其構思一般由最具藝術修養的藝人承擔。其素材來源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更主要的是來源於歷史的文化積澱。由於其並沒有圖紙、文字記載,全靠藝人們代代相傳,推陳出新發展起來的。花燈的規格,造型並沒有固定的格式,由藝人根據需要創作。創作過程既要尊重歷史,又要有新創意,適應各種需求對象的需要,給人以美的享受。作品的構思這一環節,是整個花燈製作過程的關鍵,

這就要求構思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高超的技巧。

扎胚

扎胚是花燈製作工藝實施的開始。是作品的基本骨架。舊時用竹片製作,後來改用鉛線,更有利於其形狀的穩固。用竹片製作花燈,其竹片必須選用特定的竹種,潮汕人稱為「妙兒竹」。這種竹子比較柔韌、富有彈性,不易變形。製作時,藝人們將整根竹子劈成一根根大小一致、粗細均勻的竹片,把作品分解成幾個主要的幾何形體:或圓、或方、或錐、或棱。用竹片紮成其外部框架,再拼合起來,構成作品的整體形態。用來紮緊竹片的接合部分的是絲紙。將絲紙載成條狀,搓成紙繩,利用絲紙的柔韌,使扎口牢固。改用鉛線扎胚是花燈藝人的一大創新。使花燈胚的扎制更方便,彌補了竹片彎曲、折角上的局限。更奇妙的是,用鉛線扎胚不用焊接,同樣用絲紙繩扎制而又牢固非常。我們不能不對藝人們的智慧由衷地讚嘆。

裝裱

裝裱分為裱胚和裱面二個環節。裱胚好比泥塑中的塑胚。所不同的是裱胚用紙,用土法製作的紙,藝人們稱為「草紙」。根據花燈胚(骨架)間隙的大小,用紙把其連成整體,個別部位可能要裱上幾層,甚至幾十層,以彌補胚架在表現作品上的不足。這一環節是對作品形態上的進一步完善。如果花燈里要點燈的,這一環節就可以不做,而直接裱面。裱面,是根據花燈所表現的物體的外部特徵,採用各種顏色的絲綢或彩紙,用粘劑把其粘貼於作品之上,或作衣褶、或花鳥蟲魚的形態,力求相似或相近。這需要較深厚的美學原理,特別是色彩學修養,才能真正表現出作品的內涵。

裝飾

裝飾的材料主要有飾線、繡片、珠片、花紙等裝飾物。飾線可以是紗織的,也可以用花紙裁成線狀,其功能是用來掩飾裱面時留下的接縫,同時起到美化的作用,使作品更顯華麗。繡片,主要用在燈屏上人物的衣飾方面。通常僱請潮繡匠人繡出龍鳳、神獸、花鳥等繡品,根據需要粘貼於人物的袍鞋之上。它有一定的規矩,根據人物身份的不同而貼上相應的圖案,是人物身份的象徵。珠片、花紙等飾物通常用於裝飾、補白作用,使作品表現出和諧的美感。

組裝

這是專指比較大型的花燈或活動燈屏和一些必須由多個部件構成的花燈(如走馬燈)的一個製作環節。大型的花燈受製作場地限制和為了方便搬運,在製作時,藝人們通常把其分解成幾個部件,逐個製作完成之後,搬到現場再行拼接起來,如舊時民間祭祀活動中,扎制的神像,有的三四丈高,必須要用這種方式。活動燈屏是指人物、鳥獸能做出一定的動作,以表現一定的故事情節的燈屏。其關節部分都是可以轉動的。一般也在製作的後期才組裝起來,這個難度較大,涉及到仿生學、運動力學等科學原理。走馬燈分內外二個部分,外面部分通常作成宮燈,裱上輕紗,內套製成圓筒狀,繪上人物、花鳥,圓筒頂部製成風車狀,圓心上裝一個凸起的小金屬片,依靠宮燈底部正中豎起的一根頂針托住。在宮燈底部裝上一盞燈,利用熱力學原理,產生上升熱流推動風車而轉動。

花燈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涉及到許多方面的科學道理。對其進行研究和傳承,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潮州花燈藝人已剩下很少的幾個人,受文革十年的衝擊,其傳人無多,且承傳有限,面臨着失傳的可能,我們希望有關部門加以重視,為我市工藝美術寶庫留住寶貴。如能發揚光大更是好事一樁。

花燈分類

潮州花燈,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它不可能獨立的存在。研究潮州花燈的分類,應該把它與存在於整個民族中的花燈聯繫起來研究。根據劃分的標準,劃分的角度的不同,我國民間花燈藝術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地域上分南北兩派

花燈,是普遍存在於整個中國的。主要是漢族地區為盛。元宵,是中國人的一大節日。每逢正月十五鬧元宵時,各地都會以不同的方式慶祝。而花燈,在鬧元宵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為地域的不同,習俗的差異,思想文化內涵的差別,各地花燈的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要想詳盡的區分,困難很大。如果從大致上去劃分,可分為南北二派,大體上以長江流域為界。北方花燈充滿陽剛之氣,像哈爾濱的冰燈,天安門城樓上的大燈籠,都很有氣勢。他們講究線條之美,追求高大、雄偉。這與北方漢子粗獷、豪爽有關。而南方人的特點是感情細膩,追求的是盡善盡美,吳儂細語的特性在花燈的表現形式上得到充分的體現。精雕細刻,精巧細膩,追求完美,生動逼真。如蘇州秦淮河上夜晚的荷花燈,盞盞花燈搖曳於江水之上,詩人墨客划船於其中,或放歌,或唱和,多美的一幅畫境。潮州花燈當屬南派,在人物刻劃上,花燈造型上追求的都是完美之美,細節刻劃上追求形象逼真。

種類上分活燈紗燈

所謂活燈,就是由人物裝扮起來的花燈。這種花燈,從表現形式上又可分為二種,一種是有情節,有過程的花燈,如雲南花燈戲,是源於明代或更早時的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是花燈與當地的曲種、劇目或民歌相融合形成的一種花燈藝術。另一種是根據神話傳說,劇目的精彩片段,由活人裝扮,固定其特定場景,參加游神賽會活動。如北方有一種活燈,用小孩童裝扮成一百零八好漢,綁在棍子上,由成人扛着遊行,稱為「鐵拐景」。由於其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現已被取締,明令禁止。我們潮汕地區也有活燈,但與雲南的花燈戲、北方的活燈不同,僅由活人裝扮參加遊行。比較文明。潮州歌冊《百屏燈》首句:「活燈看完看紗燈」中的活燈,指的也應是這一種,根據大人們的回憶,改革開放以後,每逢春節或元宵,潮汕地區均組織遊行,遊行中便有活燈。潮州改革開放後第一次遊行中的「蝶戀花」便是。潮陽的英歌舞,潮汕地區的「公背婆」均是常見的活燈形式。

另一類是紗燈。紗燈是花燈藝人們用各種材料,通過扎制,粘貼,縫接等手法製作出來的花燈。我們今天所說的潮州花燈,多數是指紗燈。

紗燈大體上可分為:燈飾燈屏兩大類。

燈飾,是扎制起來的花籃、燈籠、宮燈、走馬燈以及飛禽走獸花果蟲魚等掛飾,多數掛於燈棚、祠堂、門前或遊行的標頭。

燈屏,是選取戲曲的經典場景,神話傳說等素材,扎制出特定的人物場景,組成整屏展出的花燈。這是潮汕所特有的一種花燈藝術,據蔡澤民著的《潮州風情錄》(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一書記載:清末宣統二年,花燈藝人楊雲樓、杜松笙製作的「紅樓夢」、「白孟玉」兩大屏花燈就在參加南京王國花燈比賽中獲了獎,這是距今百餘年的事了。

潮州花燈應是中國民間花燈藝術的一部分。其分類總體上與別的地方花燈基本相同。但它自身的鄉土特點和風格特色使潮州花燈的分類又有別於雲南獨山花燈等地方花燈。自成體系。

傳統的潮州花燈從內容上可分為「素燈」和「熱燈」兩大類。「素燈」又叫「文燈」,重於表情動作,側重通過表情、動作等形體語言來表達思想內涵。「熱燈」又叫「戰燈」,講究盤弓走馬姿勢,反映武打戰鬥場景,使人有如身歷其境,浮想聯翩。

從人物形象和表情上看,潮州花燈與潮劇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一樣,可分為生、旦、丑、淨四大類。光臉譜就有六百多種(《潮州日報》2003.4.1日「燈花燭影耀名城」認為只有幾十種是不準確的,我們在採訪沈金炎老藝師時了解到,老人家珍藏着其自畫的臉譜就有幾百種之多。)再配合服裝鞋帽、道具刀槍、姿勢表情、布局景物,構成一幅幅完美的畫景。

掛燈的造型更是形式多樣。有圓、方、梅、菱、鼓、六角、八角等。又可分為壁燈串燈花籃燈蓮花燈水果燈動作燈走馬燈、還有座燈吊燈等。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傳承意義

花燈是廣東潮州民間喜聞樂見的傳統工藝品之一。但始於何時,已難查考。潮劇傳統劇目《荔鏡記》(也稱陳三五娘)中,有元宵觀花燈一節,這故事發生在明代中葉,故可知潮州花燈至少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元宵佳節鬧花燈是潮州人民大眾的賞心樂事,元宵伊始,高潮則在正月廿四日前後三夜,一直要鬧近十個晝夜。鼎盛時期,全城共有兩百多屏大花燈,連同龍鳳燈、魚燈、果子燈共達數百之多。分八社遊行。

華燈初上,男女老幼,傾城而出。(農村人趕來城看花燈也眾多)這時,勞動的艱辛,生活的茹苦,人們都忘卻了。但見數里長街,鼓樂喧天,火光燭天,到處人山人海,整個古城變成了一個狂歡的海洋,實堪稱為潮州民間特有的盛事了。為此潮州花燈又被編成《百屏花燈》歌冊在民間傳唱至今。

據悉,潮州花燈工藝的全盛時期,是在清末以至抗日戰爭前,當時全城有花燈工藝作坊近十家,如林盛記、劉景新、陳萬順號等。就中以林盛記最負盛名。其坊主兼藝人林樂笙曾於民國廿年前後應邀製作《鳳儀亭》、《八仙過海》、《水漫金山寺》、《九曲黃河陣》等大花燈屏赴香港、新加坡遊行和展覽,轟動一時。

潮州花燈獨具特色,散發着濃郁的鄉土藝術的芬芳。最早的潮州花燈是以竹作架,用絹綢裱成空心人物,表面淡施粉彩,描繪衣飾,夜間燈火點於其中,透照出來,綽約動人。

隨着社會的發展,歷代民間藝人,以自己的勞動和智慧,不斷推陳出新,使這朵藝苑奇花越發美麗可愛。他們以鐵線紮成人物的軀殼,然後像真人般穿上精心繡制的絢麗多姿的衣裳,配上和諧的景物和輝煌的燈光如(大光燈),以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情節為題材和內容,組成層疊有致的成屏花燈屏,更顯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成為一種雅俗共賞,老少咸愛的特種工藝品。此後又有藝人別出心裁,以盛裝的真人雜處花燈人物間,以真亂假。

在沒有了解潮州的花燈藝術的藝術內涵以前,是很難想見其紛繁和講究的。單其用材就近千種。而其藝術表現更是細緻入微:在形式上,可分為「熱燈」和「素燈」兩大類。「熱燈」又稱「戰燈」;「素燈」又稱「文燈」。前者講究盤弓走馬姿態;後者着重表情關目。

然而一屏燈的優劣,主要還以人物形象是否妙肖和生動傳神而定。它們的藝術形象十分細膩,如開面的臉譜就分生、旦、丑、淨四大類。生又有文武小生、文武老生,還有白須文武老生,二小生等;丑則有鴨尾須丑、花鼓丑、女丑、和尚丑、肥丑、公子丑、家僮丑和閒人丑等;旦有文武旦、短旦等;而「淨」則多達四十餘種。真是名目繁多,比舞台表演藝術還要講究呢。

巧思的藝人們,在花燈的基礎上,又創造了「紗燈」。如果說,花燈屏是藝人們奉獻給人們的華麗的牡丹花,那麼紗燈就是藝人們獻給人們的嬌小璀璨的金菊花了。

紗燈是花燈的縮影。其人物身材一般從三寸至尺余不等,而名目、內容則同花燈屏相仿,不過按比例縮小和較簡單罷了。然而紗燈有小巧玲瓏之妙,造價不高,又便於移置,又是贈禮佳品,也為群眾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風俗的推移,潮州游花屏燈也跟着停止了。間或由文化部門選聘藝人們製作一些有代表性的花燈屏在潮州西湖廣場展覽,如《金山戰鼓》、《木蘭從軍》、《楊門女將》、《小刀會》、《白毛女》、《五朵金花》、《紅色娘子軍》等,很受群眾喜愛。1979年,潮州花燈曾應邀參加廣州文化公園的中秋佳節全國花燈展覽會。潮州花燈以《水漫金山寺》、《三打白骨精》、《蝶戀花》等大型人物花燈屏備受觀眾喜愛、好評如潮。

元宵張燈風俗起源很上。潮州素有元宵鬧花燈的民俗,紗燈(花燈)是節目裡耀眼的明珠。

紗燈分「企燈」和「活燈」企燈把人物、亭台數閣固定在燈屏上,活燈則安裝上不同的機關,使人物的頭與手能轉動,以至全屏走動。紗燈的特色是:工藝細緻,造型美觀,比例準確,舉手投足,極富舞蹈動感;物飾華麗,一折一皺,皆自然灑脫,栩栩如生。這一盞盞精緻的花燈,上下爭妍,水天煥新,令人留連忘返,撩人情懷。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潮州市湘橋區文化館(潮州市湘橋區圖書館)獲得「潮州花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1]

參考文獻

  1. 潮州花燈南方網,201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