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踩高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潼關踩高蹺 |
所屬地區:陝西 · 渭南·潼關縣
遺產編號:III-29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遺產級別:省
申報人/申報單位:潼關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內容介紹
潼關踩高蹺(6張)五虎張高蹺一般都在年節及重要的慶典活動中演出,其規模可大可小,較為靈活,多則一二百人,少則十數人。在人物扮演方面,一般分「文蹺」和「武蹺」兩大類,均仿照傳統戲劇中的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表演者根據劇情需要手持各種道具,排成男左女右兩行(或四行)在雄渾的鼓樂伴奏下,踩踏着鏗鏘有力的節奏,翩翩起舞,隨着隊形的不斷變化,一些演技高超的演員還會表演出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如下腰、劈叉、鷂子大翻身,鯉魚打挺、撲蝶,原地旋轉3600以及疊羅漢(造型)等。所有這些精彩的表演,常常博得觀眾的驚嘆和稱讚。這些行家裡手們能夠把這些高難動作做得既精彩又乾淨利落,這真是他們的一手「絕活」。還有民間鼓樂南瓜蔓。喜劇雜耍博得觀眾陣陣掌聲。[3]
主要特徵
(1)因其隨着民俗活動而產生和發展,故對民俗活動有很強的依存性。
(2)因其內容多取材於古曲戲劇,故其發展與戲曲的發展具有同步性。
(3)其取材和演練比較靈活所以具有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性。
(4)因其相伴的鼓樂和表演步法多與秧歌類同,故亦可稱其為「木棍上的秧歌舞」。
(5)在演奏時,以鼓樂指揮,故其有以鼓振節的導樂性特徵。從而也產生了豪放、質樸、振奮人心的特徵。
(6)潼關縣五虎張高蹺的一個最顯著特徵是他不同於東北等到其他地區的高蹺,它的踩藝高而懸;如東北高蹺其蹺腿僅高50cm,而我們的蹺腿最普通的也要高到150cm。特別是那些特技演員的蹺腿競要高達180-200cm.。在這麼高的木棍蹺腿上要作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這實在需要有高深的功夫和高超的技藝的。
主要價值
(1)學術價值:目前在國外也有了高蹺這種舞蹈形式,可見搶救和保護它將對全國乃至世界這一舞蹈藝術的豐富、完善都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2)實用價值:搶救、保護高蹺這一藝術形式,對於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文化生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歷史淵源
高蹺亦稱「木棍上的秧歌」。它在五虎張村有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戰國時的《列子》一書中就有記載,但在口頭流傳的可靠記載中,五虎張的高蹺始於明代,成熟於清朝的乾隆年間,其後日趨興盛。直到鴉片戰爭中的50多年,其活動一度衰落。民國初年又有所復甦,特別是到抗日戰爭中及抗戰勝利後,駐該村的抗日軍隊受民眾的影響也大搞踩高蹺活動,較長時間形成軍民聯歡,尤其是抗戰勝利後的慶祝活動中,高蹺這一活動形式也曾一度達到高潮。建國後,在黨的「雙百」文藝方針指引下,五虎張高蹺在內容和形式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近些年來,由於各級黨政領導及該村的一些文藝帶頭人的重視和努力,其演技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由原來的廣闊場地表演升華到2005年的《華山魂》第九章「天地社火」的舞台表演,受到渭南市領導及專家們的讚揚。
相關物品
五虎張高蹺表演中所用器具分為如下兩類:
1、儀仗隊:彩旗五、六十面:大鼓兩面,小鼓八面,組成鼓群,銅鑼二十面,饒二十副;三眼槍十杆;彩車五輛組成開路儀仗隊。
2、表演隊:用楊木或柳木做成圓形或扁形的高蹺腿子上塗油彩,以求美觀,一副腿子配一副綁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