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澂江化石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澄江生物群)
前往: 導覽搜尋

澂江化石地(又作「澄江化石地」,「澄江生物群」)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澂江縣境內,占地512公頃,距今約5.20億到5.25億年,產出地層主要集中於帽天山的頁岩。澂江化石地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共涵蓋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同時由於化石埋藏地質條件特殊,不但保存了生物硬體化石,而且保存了非常罕見的清晰生物軟體印痕化石。它的特點是動物體內沒有礦物質的軟組織部分保存得非常好,例如表皮、纖毛、眼睛、腸胃、消化道、口腔、神經等。其中,豐嬌昆明魚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在5億3千萬年前寒武紀的地層被發現,似乎有着由軟骨構造的頭顱骨及骨骼。

澄江生物群發現於1984年,並於2012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1]。比加拿大的伯吉斯動物群(年代約5.05億年)豐富,而且年代方面更早一千萬年。

澄江生物群提供了寒武紀海洋生物的記錄,從而為科學家們研究5.3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一重要的地球生物演化時期提供了研究載體。澄江生物群也成為了驟變說等對達爾文線性進化論挑戰理論的證據之一。

簡介

澄江生物群這一舉世聞名的特異化石庫發現於雲南澄江帽天山,距今約5.3億年,包括大量栩栩如生的奇異化石,以及不少保存精美的軟軀體化石,它們是寒武紀大爆發的直接證據。澄江生物群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共涵蓋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錄》。

澄江生物群再現了寒武紀早期海洋生物的真實面貌,為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證據。澄江生物群化石保存在細膩的泥岩中,動物的軟體附肢構造保存精美,且呈立體保存,現今生物所有門類的遠祖代表都有發現。澄江生物群以軟軀體化石的罕見保存為特色,現已發現描述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分屬:藻類海綿動物腔腸動物鰓曳動物葉足動物動吻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線蟲動物古蟲動物毛顎動物脊索動物等多個動物門以及一些分類位置不明的奇異類群、遺蹟化石和糞類化石。

澄江生物群中這些最原始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海洋動物軟體構造保存完好,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是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多門類生物化石群。生動如實地再現了當時海洋生命的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徵,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態等理論提供了珍貴證據。澄江生物化石群的發現,引起了世界科學界的轟動,被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2]

分布範圍

澄江生物群化石分布廣泛,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澂江縣(鳳麓鎮)城東6公里帽天山附近。距昆明市56公里,距玉溪市87公里。

帽天山化石帶,呈帶狀蜿蜒分布,這條分布帶長20公里,寬4.5公里,埋藏深度在50米以上。

發現過程

1984年6月中旬,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所碩士畢業的侯先光,來到雲南澂江縣的帽天山,尋找曾經生存於寒武紀的高肌蟲化石。他天天早出晚歸,爬過崎嶇的山路,到選點搜尋古生物化石,每日劈下的石頭兩三噸重,然而,艱苦的工作並沒有得來想要的收穫,工作了一個多星期,卻依然兩手空空,侯先光不免有些失望。

7月1日下午3點左右,正在緊張發掘的侯先光一抬腳,鞋跟不慎剮落了一片鬆動的岩層,一塊形狀奇特卻又保存完整的化石露了出來,欣喜若狂的他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判斷,這是一塊寒武紀早期的無脊椎動物化石。他再接再厲,當天就發現了三塊重要化石,後來進一步鑑定發現,發現的分別是納羅蟲、腮蝦蟲和尖峰蟲化石。

如同打開了一扇古生物寶藏的大門,此後的數天裡,侯先光陸續發現了節肢動物、水母、蠕蟲等許許多多同時期的古生物化石。返回南京後,他與導師張文堂教授,撰寫了《納羅蟲在亞洲大陸的發現》,並在論文中將澄江的動物化石定名為「澄江生物群」。

從1984年7月1日發現澄江動物化石群至今,侯先光博士和他的合作者——中外地質古生物學家進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澄江動物群的基本內容已經基本清楚,已經發現了遠古時代的17個生物類別近100多個屬種,包括植物界的藻類,無脊椎動物中的海綿動物類、開腔骨類、腔腸動物類、櫛水母類、葉足類、纖毛環蟲類、水母狀生物、節肢動物、雲南蟲等。要準確說明這些生物的性狀那是專門研究者的事情。不過我們看了科學家根據研究成果繪製的澄江動物石群的生態復原圖。立即就被遠古時代淺水域的這些生物的奇異形狀所吸引了。

這些生物小的只有幾毫米大小,大的幾十毫米甚至更大,它們有的像海綿,像蠕蟲,像水母,像海蝦,或者像帽子,像花瓶,像花朵,像圓盤……真是千奇百怪,美不勝收。它們展示的是5.3億年前淺海水域中各種生物的奇異面貌。

視頻

澂江化石地 相關視頻

澄江化石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