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滨湖尼亚加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滨湖尼亚加拉
图片来自GREAT RUNS

滨湖尼亚加拉(Niagara-on-the-Lake)是加拿大安大略南部尼亚加拉区的一个小镇,位于尼亚加拉河安大略湖汇合处,西临圣凯瑟琳斯,南邻尼亚加拉瀑布城,东面则隔河与美国纽约州杨斯顿村相望。滨湖尼亚加风景优美,由春天到秋天,遍地繁花似锦,离开多伦多美国水牛城较近,游客如云。

风景如画的滨湖尼亚加拉(Niagara-on-the-Lake)坐落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一角,紧邻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是旧城区的魅力。

被当地人称为“ NOTL”的必游之地,两旁是海滨,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林荫花园之间的树荫街道。当您发现古怪的精品店,令人著迷的古董店和令人愉悦的小酒馆时,漫步在文化遗产区(Heritage District)–甚至可能是一两个马车。

在古朴的古镇之外,探索该地区的几家酿酒厂,啤酒厂和酿酒厂,邵逸夫电影节上的世界一流剧院,重要的历史地标和令人惊叹的海滨风光。

尼亚加拉湖畔酒店距马蹄瀑布仅20公里

除了古朴的闹市区和著名的逸夫节日外,NOTL声望最大的是安大略省的葡萄酒之乡。该地区拥有近40个酒庄,其中大多数酒庄屡获殊荣,享有国际声誉并拥有独特的尼亚加拉口味-当然,这里还应提及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冰酒。无论您是参加带导游的游览,从每个酿酒厂骑上两个轮子并骑自行车,还是在众多宜人的酿酒厂餐厅中用餐,安大略省葡萄酒之乡都会为每个葡萄爱好者提供美食。

滨湖尼亚加拉(Niagara-on-the-Lake)是世界级剧院(Shaw Festival)的所在地。每个季节,都会在镇中心的三个剧院为25万多人演出10部作品,分别是节日剧院,皇家乔治剧院和杰基·麦克斯韦制片厂剧院。

受到萧伯纳(Bernard Shaw)机智和激情的启发,邵氏音乐节(Shaw Festival)是一家当代剧院,汇集了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戏剧,每年由才华横溢的演艺公司,风景秀丽的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和收藏家共同上演

历史

滨湖尼亚加拉原名巴特勒斯堡(Butlersburg),后来改称西尼亚加拉(West Niagara[1]。此地为一英军要塞,而美国独立战争后则有大批保皇党人从美国逃亡至此[2]上加拿大总督闪高(John Graves Simcoe)于1792年将此处更名为纽瓦克(Newark),并将之定为上加拿大的首府,而上加拿大议会亦于同年9月17日在海军会堂(Navy Hall)首次召开[3]。然而,由于此地太靠近美国边境有军事危险,闪高于1797年将上加拿大首府迁往约克(今多伦多)[4],而纽瓦克则于1798年改称尼亚加拉。

1812年战争中,美军占领了尼亚加拉镇,并在撤退前夕将市镇破坏。战后当地居民将其重建,而新建的法院大楼则坐落美军从尼亚加拉堡发射炮弹的射程范围以外[5]。镇内首座公校—尼亚加拉公立学校(Niagara Public School)—于1859年落成[6]

为了与邻近的尼亚加拉瀑布城作区别,尼亚加拉镇从1880年左右开始以“滨湖尼亚加拉”作其邮政系统名称,但其正式名称待1970年尼亚加拉镇和尼亚加拉乡合并后才改为“滨湖尼亚加拉”[7]

1996年滨湖尼亚加拉镇在全国城市美化比赛中获得“加拿大最美丽的城镇”称号[8]

交通

滨湖尼亚加拉镇内有两条达致高速公路资格的省级公路,分别为伊利沙伯皇后道(QEW)和安大略405号省道。QEW途经滨湖尼亚加拉镇的西南部,为来往多伦多、咸美顿伊利堡和美国水牛城之间的要道。405号省道则从QEW分支,沿著此镇的南界向东通往昆士顿村,并在此驳上刘易斯顿-昆士顿桥,跨越尼亚加拉河通往纽约州刘易斯顿。此外,镇内还有数条非高速公路资格的主要道路,包括尼亚加拉区政府辖下的55号区道、70号区道、81号区道、83号区道、86号区道、90号区道和100号区道,以及尼亚加拉公园委员会(Niagara Parks Commission)辖下的尼亚加拉园林路

滨湖尼亚加拉交通局(Niagara-on-the-Lake Transit)为一小型公共交通机构,于2012年4月2日成立[9],隶属滨湖尼亚加拉镇政府,目前有两条巴士线,当中一条只于夏季旅游旺季期间营运。此外,由尼亚加拉公园委员会和尼亚加拉瀑布城交通局合办的“WEGO”旅客巴士系统亦有路线连接滨湖尼亚加拉和尼亚加拉瀑布城。

滨湖尼亚加拉镇亦是圣嘉芙莲斯/尼亚加拉区域机场(St. Catharines/Niagara District AirportIATA代码:YXU;ICAO代码:CYSN)所在。这是一座小型机场,没有定期航班,主要供包机使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