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三级字, 读作瀼(ráng或ràng)。水名瀼水分西瀼、东瀼;西瀼又称大瀼。都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境。[1]

[]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汝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如阳切,𠀤音穰。露浓貌。《诗·小雅》零露瀼瀼。通作𩆶。 又《集韵》奴当切,音囊。义同。

又《集韵》汝两切,音壤。水淤也。《前汉·沟恤志》杜钦曰:来春必羡溢,有塡淤反瀼之害。或从土作𤅑。

又《集韵》《韵会》乃朗切《正韵》乃党切,𠀤音曩。水流貌。《木华·海赋》涓流泱瀼。

又水名。《寰宇记》夔州大昌县西有千顷池,水分三道,一道南流,为奉节县西瀼水。

又溪名。《广舆记》唐元结僦居瑞昌之瀼溪上。

又《集韵》思将切,音襄。水貌。通作蘘。

又人㨾切,音让。义同。

又《木华·海赋》瀼瀼湿湿。《注》瀼瀼,水光开合之貌。音伤。○按字书𠀤无伤音。

基本释义

瀼 Ràng 形声。字从水从襄,襄亦声。“襄”意为“包裹”、“包容(异物)”。“水”与“襄”联合起来表示“包容异物的水”。本义:包容异物的水。说明:“包容异物的水”有两种情景:其一,例如,在长江周边有一些支流,它们流入长江之前,经常一波又一波地遇到从长江涌上来的水,然后这些支流的水便夹裹着长江水一同流入长江。这种情景就是“瀼”。其二,露水。清晨看到的露水有时也会将小蚊虫包裹在里面,这种露水也是“瀼”。“瀼”字的造字手法与“攘”字相同,请点击参阅。

用法

<名> 瀼,水名,在蜀。——《集韵》 另见ráng ráng

<形> 露很大的样子 [heavily bedewed] 恨程途渺茫,更风波零瀼,我这里千回百转自彷徨。——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 另见ràng

瀼瀼 rángráng [heavily wet with dew]∶露水盛多 野有曼草,零露瀼瀼。——《诗·郑风》

[surge]∶波浪开合 瀼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文选·木华·海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