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灞橋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灞橋區,陝西省西安市市轄區,位於西安市東部。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8°59′~109°16′,北緯34°10′~34°27′之間。東與臨潼區藍田縣接壤,西與雁塔區新城區未央區相連,南與長安區為鄰,北以渭河高陵區相望 。距新行政中心5公里,全區總面積332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辦事處,33個社區,22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67.73萬人(2018年),因境內遺存始建於隋代的古灞橋而得名。

灞橋區內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龍山文化的米家崖遺址和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灞橋區是西安市老工業基地,在經濟轉型發展中,構建起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滻灞生態區

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在灞橋區舉辦。2021年,灞橋區將舉辦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

歷史沿革

灞橋區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歸屬古杜柏國,亦稱盪杜管轄。

西周時期(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周都豐鎬的近畿之地,東接驪戎部族,西近鎬京,南連弭侯、杜柏二侯國,北隔渭水與畢(侯)國相望。周惠王姬閬十八年,秦穆公元年(前659年)築霸城(即芷陽)。秦莊襄王因芷陽宮而置芷陽縣。區境在其轄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實行郡縣制,在都城咸陽設郡一級內史,芷陽屬內史管轄。

西漢時期(前206~8年),分全國為103郡。漢文帝七年(前173年),在區南部狄寨原為其母薄太后築陵,置南陵為縣,南陵縣治在狄寨街西南大康村北。今狄寨、紅旗及霸陵三鄉南部均屬南陵縣管轄。漢文帝九年(前171年),又在薄太后陵北為其營建霸陵,遂改芷陽縣為霸陵縣。今區中、北部均屬霸陵縣管轄。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將秦內史地改置京兆尹。霸陵、南陵二縣隸屬京兆尹。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因其父劉進的墓地奉明園築於今西安市東郊韓森寨而設置奉明縣,今區十里舖鄉在其轄區。平帝元始四年(4年)撤銷奉明縣,轄地仍歸長安縣。

新莽天鳳二年(15年),王莽更霸陵縣為水章縣

淮陽王劉玄更始元年(23年),復水章縣為霸陵縣。

東漢時期(25~220年),霸陵縣仍歸京兆尹管轄 。 三國時期(220~280年),曹魏占據中國北部地區,實行州、郡、縣制度,區境所在的關中地區屬魏國雍州之地。

三國魏正始五年(244年),改霸陵縣為霸城縣,後屬西晉雍州之地 。 南北朝時期(420~589年),關中地區為北魏、西魏雍州之地,霸城縣屬京兆郡 。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將長安縣東部分設萬年縣。

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年),廢霸城、杜城二縣入萬年縣。

隋唐時期(581~907年),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583年)改萬年縣為大興縣,隸屬京兆郡 。 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618年),復大興縣為萬年縣,隸屬以京兆郡更名的京兆府。武德七年(624年)廢芷陽縣入萬年縣。

唐天寶七年(748年),改萬年縣為咸寧縣 。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咸寧縣為萬年縣。

五代時期(907~960年),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年),改萬年縣為大年縣。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年),復大年縣為萬年縣。

宋朝時期(960~1279年),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改萬年縣為樊川縣。(宋時)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復樊川縣為咸寧縣。

元朝時期(1271~1368年),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行政體制,設陝西四川行省,後改為陝西四川行中書省,改京兆府為安西路,後再改安西路為奉元路,咸寧均為其轄地。

明朝時期(1368~1644年),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咸寧縣遂為西安府轄地。

清朝時期(1644~1911年),實行省、道、府、縣四級行政體制,咸寧縣隸屬西安府。

1913年2月,撤銷咸寧縣,將其轄地併入長安縣,將清代縣下各社改為倉、倉設鄉約、坊設地保、村設地方。此後,灞橋地區一直屬長安縣管轄。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6月3日,長安縣在灞橋區境內設立灞橋、新築兩個中心區和狄寨、韓森、曹堡、新東4個區。7月,撤銷中心區建制,合併成立狄寨、灞橋、曹堡、新築4個區,並相繼組建鄉政權。

1949年10月至1954年12月,灞橋區境內基層政權組織分別由長安縣人民政府和西安市第十區人民政府領導。

1950年4月,曹堡區撤銷,將6個鄉劃歸狄寨區,4個鄉併入灞橋區。1951年6月,區劃調整,將新築區下轄的9鄉1市調整為13個鄉。西安市第十區所轄的兩個鄉未變。

1954年2月,狄寨、灞橋、新築3個區依次改稱長安縣第四、第五、第六區。西安市十區所轄的兩鄉未變。

1955年1月,設置西安市灞橋區。

1965年10月,灞橋區建制撤銷,將韓森公社、紡織城公社劃歸新城區。其餘各鄉劃歸西安市郊區管轄。

1966年5月,灞橋區內10個農村公社和紡織城公社仍分別歸西安市郊區和新城區領導。10月,洪慶、水流、新合、十里舖、席王、狄寨、毛西等7個公社依次更名為紅星、火炬、永紅、向陽、曙光、紅原、立新公社。1968年2月至10月,各公社陸續成立革命委員會。

1972年5月,改名的7個公社恢復原名。

1976年10月至1980年3月,灞橋、洪慶、新築、水流、新合、十里舖、紅旗、席王、狄寨、毛西等10個人民公社革委會仍歸西安市郊區革委會管轄,紡織城人民公社革委會仍歸新城區革委會管轄。

1980年4月,灞橋區建制恢復。

人口

截至2018年末,灞橋區常住人口67.73萬人,出生率為12.95‰;死亡率為5.57‰;自然增長率為7.38‰。全區城鎮化率95.01%。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灞橋區地處陝西關中盆地中部,西安城東部,系西安市轄區之一。區政府位於西安市東郊12公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08°59′~109°16′,北緯34°10′~34°27′。東與臨潼藍田兩縣接壤,西與雁塔區新城區未央區相連,南與長安區為鄰,北以渭河高陵區相望。

地質地貌

灞橋區以渭河沖積平原為主,具有山、坡、川、灘、塬的多樣性地貌特徵,包括三個類型區,其中北部為渭河沖積平原區,東部為低山丘陵區,東南部為台塬區。

白鹿塬區域地質構造屬於渭河斷陷形成的階梯式下降複式地塹,階地台塬溝塹內以砂孵石、礫石及土狀堆積物為主,並有豐厚的新生代沉積。台塬上區地形平緩,地勢北高南低,以農業用地為主,地形由南向北依次遞減至溝沿,溝頂海拔600m~750m,溝底海拔160m~600m之間,長度約3公里,坡度約30°左右,地面切割成的溝谷長度約為1000~2000m/km2。土壤類型以黃堊土、白堊土、褐色土以及少量的紅色土,有機質豐富,保墒性能好,但是透氣性差。

氣候特徵

灞橋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區,光、熱、水、氣、土等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降雨量635mm,日照時間為2026~2719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2~13.3℃,極端最高氣溫為41.7℃,絕對最低氣溫為-20.6℃。年大於10℃的有效積溫為3650~4325℃,年無霜期202~208天。年初霜日期為11月1日以後,終霜期為4月1日以後。風向頻率(靜風頻率)為30%左右,平均風速為2M/S。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0%左右。全年適於旅遊的天數為290天,其中最佳的旅遊時節為3月中旬至6月底、8月初至11月中旬,約210天。

自然資源

礦產

灞橋區內礦產資源,尤其是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8種礦產,構成礦床2處,礦點10處,礦化點6處。其中,金礦化石英脈寬約1.5米,出露長10米,含金量2.2克/噸;石墨礦體1500米長,200—250米寬,平均厚度111.47米,儲量9325.9萬噸,礦物產量640.1萬噸,屬大型石墨礦床;鑄型沙礦斷續出露達1000多米,可采厚度2—4米;建築材料用粘土礦,分布面積約98.2平方公里,蘊藏量4億多立方米;另外,肪石英、花崗岩、泥岩、細沙岩、方解石、雲母等礦體也均有一定開發價值。區內地熱開發面積60平方公里,已打出熱水井10多眼;白鹿塬礦泉水資源豐富,水質純淨,有用礦物質含量高,有益元素含量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生物

灞橋區內鯨魚溝(亦稱荊峪溝)為當地自然名勝,溝首自藍田縣安岱場村,溝尾至灞橋區高橋鄉,總長度約15公里。此地溝壑紛歧、溪流曲折、翠竹叢生、鳥語花香、景色宜人。

塬上植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等農作物以及蔬菜、瓜果、藥材等經濟作物。溝坡上部的坡階地生長着棗子、石榴、杏子等;溝坡下部為成片生長的竹林和竹樹混合林,間生核桃、杏樹等雜果林和次生林;支溝內生長有酸棗、刺槐、灌木等次生林及花草。溝坡的林木茂盛,植被覆蓋狀況良好。

溝坡內的動物資源主要有麋鹿、野兔、野豬、野牛、野雞、喜鵲、黑頭鶴、麻雀等。

「八水繞長安,灞橋據其三」,灞橋區內灞、滻、渭三河交匯常流,流長60公里,流域面積170多平方公里。其中,渭河在區內流長約10公里,流域面積10.4平方公里;灞河在境內流長約34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滻河在區內流長約11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區內滻、灞、渭三水是西安市水源地之一,年過境客水總量達64.02億立方米,加上1.8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儲量,累計65.82億立方米的水資源總量,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經濟

綜合

2018年,灞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0.78億元,比2017年增長12.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72961元,比,2017年增長9.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8.19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140.93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321.66億元,增長15.7%,三次產業構成比例3.8:29.3:66.9。2018年,灞橋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到266.39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5.4%,比2017年提升1.3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7年,灞橋區完成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36.47億元,較上年增長5.1%,實現增加值24.19億元,較上年增長5.1%。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5.51萬畝,比上年減少0.52萬畝;油料播種面積2704畝;蔬菜播種面積7.40萬畝,比上年增加270畝;園林水果實有面積7.84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4.96萬噸,較上年下降5.7%,其中,夏糧產量3.24萬噸,比上年減少3.2%,秋糧1.72萬噸,比上年下降9.8%。

全區農用機械年末總動力14.20萬千瓦,比上年下降2.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2萬畝,比上年增加15畝;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18743噸,比上年減少1.4%,農藥使用量22389公斤,比上年減少7.7%。

第二產業

2017年,灞橋區實現工業增加值57.36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6.42億元,比上年增長3.3%。

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3.81億元,較上年下降2.6%。其中,輕工業總產值55.42億元,增長15.7%;重工業總產值88.39億元,下降1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產品產銷率94.4%。

分行業看,六大高耗能行業工業總產值38.5億元,較上年下降8.5%,產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4%。

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82.93億元,較上年淨增22.33億元。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24家,共完成建築業產值137.52億元,同比增長65.6%。其中,外省完成產值267.82億元,同比增長45.5%。全年實現營業利潤5.11億元,同比下降31.7%,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實現營業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34.5%。房屋施工面積13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6.9%。全年區屬房地產開發投資56.39億元,增長11.1%;商品房銷售面積100.7萬平方米,增長10.1%。

第三產業

2017年,灞橋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31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15.31億元,比上年增長30.3%。

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增長20.4%,零售業實現銷售額增長22.8 %;住宿業實現營業額增長7.6%,餐飲業實現營業額增長16.6%。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4.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1%,汽車類增長10.4%。全區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600.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00.01%;全年實際引進內資44.95億元,較上年增長642.14%。

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業增加值22.99億元,比上年增長9.0%。區內公路總里程428.32公里。

全年共接待遊客224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80%,全年實現旅遊直接收入4.7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

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18億元,可比增長7.6%,其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87.0%、-95.7%、8.6%和22.2%。

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9.37億元,可比增長13.5%,其中,醫療衛生支出增長7.0%,農林水事務支出下降20.1%,教育支出下降14.3%,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36.5%,科技支出下降54.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下降27.5%。

社會事業

科技

截至2017年,灞橋區共組織區內企業申報國家省市各類科技項目7項,列入計劃7項,爭取省市各類科技經費扶持資金142萬元。區級科技經費投入269萬元,全年實施科技項目15個。培育市區科技示範戶13名、科技特派員11名。全區專利申請量達到1941件、授權量達到804件。社區科普大學開展講座186次,參與聽講6610人次。科技之春及全國科普日宣傳月共開展科普活動74項,全區重點活動25項,參與科技工作者3000餘人次,舉辦各類基數培訓辦40次,培訓9000餘人次,發放科技宣傳資料10萬餘份,受益群眾11萬餘人次。

教育

截至2017年,灞橋區共共有各級各類基礎教育和職業高中及幼兒園271所,在校學生110874人,教職工10001人。各類民辦學校(機構)43所,在校學生2320人;民辦幼兒園101所,在園兒童22632人。

文化

截至2017年,灞橋區共達到國家三級館標準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7個,社區(村)文化室139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區級支中心1個,共享工程文化站基層服務點3個,農家書屋89個。全年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650餘場次。

體育

截至2017年,灞橋區舉辦各類群眾體育展示表演和競賽活動8項次,參與群眾達3萬餘人次。全年完成了6個社區健身廣場器材的更換,完成16個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器材配備。全區已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336名,晨(晚)練點52個,健身氣功站點17個。

衛生

截至2017年,灞橋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466個,其中醫院15個,各類衛生技術人員人員425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919人;衛生機構床位2552張。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灞橋區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4.34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52萬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人數達19.4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7.5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637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600人。

城市建設

2017年,灞橋區全年新建、改擴建市政道路4條3.6公里,全年鋪設各類管網2.79公里。新建公共停車場3個,新增停車位745個。

環境保護

2017年,灞橋區按照國家新空氣質量標準,全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全年好於國家二級標準(良好)以上的天數176天(全市平均180天)。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為125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值為75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均值為1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為66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為3.8毫克/立方米,臭氧為155微克/立方米。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均值為55分貝。

方言

灞橋區所轄鄉、鎮、街道原屬西安市第十區與民國時長安縣,建國後先後劃歸西安市。灞橋部分地區方言實際上就是長安方言,或稱西安方言。當然,西安各個區縣及其下屬各個鄉鎮間也多少存在一些區別,灞橋方言的語音特點主要是發音咬字重,聲音短,調子低,方言詞彙十分豐富,並存在着大量結構簡練、生動幽默,具有地方特色的諺語、歇後語、俗語等,隨着人口流動的增加,西安城區各個地方的方言也都逐漸大同小異,基本相近。

風俗

灞橋區位於城郊結合處,因地形複雜,有原、川、台、山,社會習俗有所不同。在民間流傳着「十里風俗不同」的說法。狄寨、紅旗、霸陵3鄉歷屬民國時長安縣管轄,其習俗基本與長安縣東部地區相同。洪慶及霸陵部分村與藍田縣習俗相近。席王、十里舖、紡織城、灞橋鎮與西安區其他區類似。原北三鄉的新築街道、新合街道、水流鄉(後併入新合街道)及灞橋鎮的部分村莊因外來戶多,習俗與其它各鄉、鎮、辦又有所不同。如其它各鄉、鎮、辦基本都是大年初一為「過年」,而北3鄉是大年三十為「過年」。但因長期相處,相互交往,社會習俗逐漸形成大同小異,基本相近。

歷史文化

6000年前,半坡先民繪製的魚紋彩陶、書寫的113個刻劃符號(最早的漢字)、創製的樂器陶塤等充分說明灞川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先秦開始,不斷有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歌詠灞橋。出土的秦漢碑碣墓誌、瓦當、印璽上的刻文是早期的書法藝術,唐朝時,灞橋境內的長樂坊是當時宮廷最大的教坊之一。清末民初流傳在民間的社火、鑼鼓,至今仍在逢年過節演出,深受群眾歡迎。民國時期,程西錚的新文化思想和《革命詩選》是境內早期的作品。民間故事、傳說軼事、歌謠在區境內世代相傳,經久不衰。

建國後,隨着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區境內文化事業逐漸興盛,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呈現出一派興旺繁榮景象。區、鄉、村成立文化館、站、室三級文化網;工廠、企業單位成立文化宮、俱樂部。舉辦鑼鼓大賽、民間社火表演、戲劇表演、文藝會演等活動,豐富和滿足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截至2012年底,灞橋區達到國家三級館標準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9個,社區(村)文化室152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區級支中心1個,共享工程文化站基層服務點4個,農家書屋234個。全區已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02名,全民健身路徑121套,晨(晚)練點58個,健身氣功站點7個。

風景名勝

灞橋區內的文物古蹟主要有新石器時期的半坡遺址米家崖遺址、殷商時期的老牛坡礦冶遺址及東周、戰國、漢、隋、唐、元、明、清等各個時期的遺址23處,墓葬31處,碑刻190件,其它7件。1988年,普查全區文物點244處,已公布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其中屬國家級保護單位1處(半坡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老牛坡、新寺、斡耳垛、米家崖、霸陵、薄太后墓、竇皇后墓等。

灞橋

早在秦漢時期,灞水即築有橋。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修成多孔石拱橋,長約400米,比著名的趙州橋(建於隋開皇十五年)早10多年。此後,歷代屢毀屢建。清道光年間,在今址建成石軸柱橋,延用百餘年。1958年在原石柱墩的基礎上,改建為鋼筋水泥橋。自古以來,長安東郊以灞水、灞橋、灞柳聞名於世,形成千古傳頌的「灞柳風雪」。[1]

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西安世博園)

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國家AAAA景點。世園會閉幕後,由市委、市政府按照「總體保留、豐富提升、科學利用、惠民利民」的原則,重新打造的「園藝景觀、歷史人文、生態環保」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永久性市民公園——西安世博園[2]

白鹿原

白鹿原距離西安十公里,坡道較緩。白鹿原為歷代兵家必爭之軍事要地。秦為古長安城東的天然屏障,也是古帝王將相射獵遊樂之地。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英雄豪傑、古聖先賢、帝王將相留下了難以記數的辭文華章,唐代詩人訖干《灞上詩》就生動的描寫了白鹿原宜人風光。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即以這裡為背景。[3]

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灞橋區半坡村北,是大型新石器時代遺址,屬仰韶文化類型,距今約6000年。[4] 遺址分布面積5萬平方米,1954~1957年,5次挖掘面積1萬平方米左右,發現房屋遺址45座,圍欄2座,儲藏窖穴200多個,陶窯遺址6座,墓葬250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萬件之多。[5]

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

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位於灞河與渭河交匯口區域,毗鄰涇渭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滻灞生態區規劃布局結構「一心三翼」的北翼,整個區域分布在灞河的東西兩岸,總規劃面積約5.81平方公里,具備典型的河口濕地特徵,是滻灞生態區濕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於2013年4月28日正式開園。

米家崖遺址

位於十里舖鄉米家崖村東北600米處高地上,屬客省莊第二期文化(陝西龍山文化)類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1956年發現,面積約5萬平方米。系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安西王府遺址

位於十里舖鄉石家街村東,為元世祖忽必烈第三子忙哥剌為安西王時所建。當地群眾稱為「達王殿」,也叫「斡爾垛」,即蒙語「宮殿」或「行宮」之意。今地面尚存王宮正殿台基遺址。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巢堡國家森林公園

黃巢堡是當年黃巢義軍攻打長安時屯兵之處,這裡山險、林密、水闊、谷深。十萬甲士用頭巾兜裹,從長安城外運回黃土,鋪平了這座練兵台,至今有金戈鐵馬聲迴蕩。黃巢堡景區以湖光山色、幽谷飛流、蒼山疊翠為主要景觀。

「黃巢堡」位於西安城30公里的東驪山腹地。群山環抱,溪水環繞,四季常青。當地自古流傳下來的四句詩描述道:「上有青松蓋頂,下有四水圍城;前有千山掩護,後有五龍護送。」她猶如窈窕少女,卻紗幔遮掩不漏真容,她近在咫尺,卻至今鮮為人知其「廬山真面目」。[6]

「黃巢堡」古時人稱「九龍山」,方圓十餘公裡層巒疊嶂,溝壑連環,縱橫交錯,形成封閉之狀,地勢險峻如同兵陣;群山土嶺之中生長着松柏、刺槐兼雜杏、栗、核桃等野生果樹,各種灌木、修竹茂密,谷幽林深,到處清泉溢出,溪水潺潺;常見狐兔奔走於溝坡,雉鶯飛逐於林間,百鳥啾啾,蹄聲婉轉,蟬鳴此起彼伏,蜜蜂振翅鳴奏,彩蝶起舞追逐,漫山遍野百花盛開,萬紫千紅吐芳證言。更有神奇妙趣之景、溝邊岩畔怪石嶙峋,或似窩虎盤踞、金蟾望天、群馬爭飲,或如牧童弄笛,詩翁對月,眾僧拜佛……令人目不暇接,憑爾盡意想象。

今日的「黃巢堡」山清水秀,四季景新。雲白如棉飄動,霧靄如紗時生時消,忽晴忽雨,氣象萬千,山風徐徐,香隨飄至;溝坡遍布果園,山果隨季不斷,林蔭深處藏房舍,坡上勞作耕田,樹杈頑童采果,三五村姑聚閒談,一幅真實的田園詩話,身臨其境,頓有飄然仙境之感;當地流傳着許多神奇故事,都同具體的山、石、林、水有關。這裡已被開發為「黃巢堡森林公園」,欲尋世外桃源處,邀友一行到此來。

據史料記載,隋唐末年,(公元875年)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揭竿而起,自稱黃王「沖天大將軍」。先在南方福州、廣州等地轉戰,公元881年率軍從山東西進,一路英勇奮戰,攻破潼關,占領了唐都長安,與當年12月在含元殿登基,建立了大齊農民政權。883年,由於起義軍內訌,朱溫叛變和唐王朝反攻重兵包圍剿殺,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鬥爭失敗了,同年4月義軍撤離長安。據民間流傳,黃巢撤出長安城後,為了再攻長安,屯兵養馬,將部隊隱藏在東驪山深處這個群山環繞、林木茂密、溝壑縱橫、形如口袋、易守難攻的地方。這裡既能藏兵,又距長安城很近,可以在攻城時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足見此地之隱蔽險要。

歷史滄桑千載,黃巢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英雄言志詩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膾炙人口。黃巢在此屯兵養馬,體恤百姓,為民除害,深受人民愛戴。義軍撤後,當地人將原「九龍山」改為「黃巢堡」,以示世代紀念。

漢文帝、薄太后、竇皇后陵

漢文帝霸陵,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漢文帝劉恆之墓。位於白鹿原北側、席王街道莫靈廟村南側,距西安十餘公里。陵基依坡而成,氣勢磅礴,尤如鳳凰展翅,故當地群眾把此地叫做「鳳凰咀」,也稱"青風山"。

漢文帝劉恆(公元前202-157年),七歲時(公元前195年)被其父封為代王。執政其間,執行"民休息"的政策,減輕地稅、賦投和刑獄,使農業 生產有恢復發展,糧滿倉,社會安定,錢無計其數,史稱"文景之治"。漢文帝生活簡樸,其陵墓依山而采,借勢而建。陵中陪葬品皆為泥燒制的陶器,但沒有金銀珠寶殉葬,就連一般的青銅器也沒有;送葬儀式也很簡單,所以民間有"天葬漢文帝"之說。漢文帝平生恭愛父母,直至臨終時還吩咐其妻竇皇后要款待其母薄太后,願以死後"頂妻背母"報其恩德。後漢文帝陵與其母薄太后南陵、皇后竇陵即按"頂妻背母"狀安置,為後世讚譽。

漢薄太后南陵為漢文帝劉恆之母一一薄氏之墓,位於狄寨鄉鮑旗寨西北。

鯨魚溝

鯨魚溝位於白鹿原狄寨鎮南2公里,為灞橋區與長安縣交界。溝內自然風光秀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陽春山花遍野,爭奇鬥豔;炎夏濃蔭蔽日,涼意襲人;深秋紅葉爛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嶺銀裝,玉樹梨花。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鬱,清泉叮咚曲折,碧水粼粼,微波蕩漾,飛瀑懸幔壯觀,飛珠濺玉,被譽為西安名勝風景區。[7]

傳說在共工一怒之下,碰得天塌地裂,天水傾而直下,人間皆成汪洋大海。當時,東海里一對大鯨魚分別馱着七十七個老百姓,乘風破浪遊了九九八十一天,游到長安東郊的白鹿原上,恰逢女媧以鍊石法把天補住,天水很快退定,這對鯨魚和馱着的男女百姓就擱置原上,就此安家落戶。善良的鯨魚即被灘在淤泥之中。年復一年,時代變遷,一日,皇上傳下旨意,要在白鹿原上修一座城。隨之原上原下百姓被征,修城七七四十九天,這時鯨魚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惶恐萬分,突然空中傳下巨音:「鯨魚鯨魚莫發愁,剎時叫你東海游」。話音剛落,天崩地塌,狂風大作。第一聲炸響,修建的城牆倒了;第二聲炸響,鯨魚身上的泥土分開了;當第三聲炸響閃過,空中又傳出一聲高叫:「鯨魚,還不逃走,等待何時!」於是,這對鯨魚一急之下,未顧得商量,便各自擺尾而逃,雄鯨魚沖向藍田游入灞河;雌鯨魚衝進滻河。兩魚游至渭河相會,回向東海去了,鯨魚原來所在之處即成魚狀深溝。從此,人們就把這條深溝叫作「鯨魚溝」、「沐浴溝」。

鯨魚溝原為一條小河,流經藍田、灞橋、長安(是長安與灞橋的分界河),在灞橋狄寨一帶,東邊是灞橋的狄寨鎮,西邊就是長安區的壽陽山(一座陵園),偶爾在低凹的地方積攢一些水,形成小水溝。

上世紀60年代左右,為了備戰需要,攔壩蓄水,幾十年之後,就形成綿延3公里左右的水池,以前一直叫「荊峪溝」,估計是這條溝原本的名字,因為民間傳說,取諧音為鯨魚溝,周邊山體都栽種有樹木,竹林,景色還可以,切記這是溝,所謂的山體,實際是從溝低來說的,都為土質的。

陝西自古不缺古蹟,鯨魚溝旁邊就是白鹿原(陳忠實的《白鹿原》),這一代的古蹟也甚多,陵墓景區也不少。鯨魚溝有三個入口,1高橋,2狄寨,3鯨魚湖休閒山莊。

所獲榮譽

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視頻

航拍陝西神木喬岔灘秦長城遺址

視頻

陝西西安灞橋區半坡遺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