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坑(文晓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火坑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火坑》中国当代作家文晓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火坑

儿时,在我老家黄土塆,人们冬天里的取暖设备就是一口火坑——在以泥土夯实的屋子中央,很原始很粗陋地挖出一口形状并不规整,直径约有一米左右的,真是土得掉渣的坑。当然,讲究一点的人家,会在那坑的四周用石块给镶上一个边,或干脆将一口用坏了的铁锅嵌置于坑中,让其废物利用,摇身一变,成为一口标准的圆形火坑。为了减少和避免热度的散失,也有人家会在火坑的周围用木板给量身定做一个环形的保暖装置,叫做火桶。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火坑,它的功用都是用来烧火取暖。火坑打造好以后,主人就在坑内架上一个硕大的树圪篼,圪篼边上再蓬上些树枝树丫或是木块,一把杉丫枝或松针引上了火,那柴火就呼呼啦啦或噼噼啪啪地燃开了!

那火燃到旺时,蓬勃热烈的火焰会让人看得心里亢奋,甚至热血沸腾!而这时,你若不注意控制火势,这火坑就会变成凶险和灾难的生发地。旧时在我老家黄土塆,小孩子不慎掉入火坑,被烧伤了手脚或脸面的事件层出不穷;或因火坑火势太猛,高高窜起的火舌引发火灾烧毁房屋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也难怪,以前那些老辈的人们,会常以“火坑”来比喻最为悲惨苦厄,甚或生不如死的处境。以至于,当谁人遭遇了如此这般的境况,或作出了趋于这个方向的选择时,身边最亲近的人们,就会伸出援助拯救之手,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往“火坑”里跳。

不过,这诚然已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题外话了。现在,我得将话头调转回来,说一说关于火坑给人温暖的正题。

是的,这种以火坑取暖的方式是最原始也是最直观实在最有氛围和最让人觉得安逸的!因为火坑里明朗朗地燃烧着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式的满足。而且,这火坑除了取暖以外,还经常可以饱一家人的口福。比如:在取暖的同时,你还可以在火坑里面放一个砂罐,或在火坑的上方挂一个铁制的顶罐,为防灰尘的进入,便在罐口用一张菜叶盖住,罐内煮着香喷喷的饭,或炖着香喷喷的汤;还可以在火坑里壅上几个红薯或洋芋,再待上一阵子,那红薯和洋芋就烧熟了,香气四处外溢!然后,你将之掏起来像对待上级领导似的“一捧二吹三拍”,再剥开皮,就着那烧得黄焦焦软乎乎热腾腾的“肉体”大口馋食,真是好一个“爽”字了得!对了,还可以在火坑上方熏腊肉和香肠,还可以借那刚燃过的拇指灰炮制那种用来蘸菜的糊辣椒……哇噻——那种香啊!香得我现在回忆起来都还在流口水。

火坑除了冬季取暖之外,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里,它也不会被遗忘和闲置。人们经常会用它来蕹焐些许火种,以适当的柴火恒温去发酵滋味香醇的豆豉或甜美醉人的米酒,让人吃过一口,就会恋上一辈子。

但后来,随时间的推移,就有比较讲究的人家,开始觉得这样的火坑似乎不太卫生。因为,它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太爱蓬灰;二是那些柴禾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既熏人又呛人!于是,这种讲究人家便慢慢地随家庭生活水准的提高而不再选择直接烧柴取暖,而是较为奢侈地将燃料升级为那种经专门打造的土窑烧制而成的木炭。当然,能整个冬天都烧木炭的人家在黄土塆还是很少有的,毕竟这木炭的制作工艺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工序也貌似有些复杂,所以成本就相当的高。后来,也有人图简单而采用了另一种相对便于操作的制炭手段——直接将火炕里未能即时燃尽的火炭放入一个大肚子的陶罐里密封起来,使那火炭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自然熄灭而形成木炭。但这样制成的木炭在质量上还是不能与专门的炭窑烧制的木炭好,它的密度和熬火性都不能与那门的炭窑烧制而成的木炭相提并论。不过,这二者都各有优点,前者质量好,后者制作方便,两者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为了便于区分,黄土塆人就将炭窑烧制的木炭叫做“杠炭” ,而那种从大肚子陶罐里闷出来的木炭叫做“麸石炭”。

与烧柴禾相比,烧这样的木炭是要显得安逸得多——不蓬灰、不熏人,还特别特别的易燃和熬火!但鉴于其制作工艺的费时和麻烦,人们一般都只在重大节日和红白喜事时才舍得烧这种高级玩意儿,而平常日子,一家人就继续在那火坑里烧柴,因为这种燃料来得很撇脱,不外乎就是一个树圪篼和一些丫丫柴,这些东西在乡下真是滥贱得很,你出门随手一捞就是一大捆扛回家,咋个也能烧它三五日,烧得大火翻天,烤得你全身都是火斑斑!

是的,那年那月条件差,一家人整个冬天差不多就守着一口火坑。但正因了这口火坑,一家人却把紧巴巴的穷日子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过得红红火火乐乐呵呵!

随时光荏苒,也随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火坑便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圆盘子式的铁制烤火炉,再后来,这铁炉子经人们不断的改良换代,就渐次升级为方盘子的大炉子、管子设在下方的回风炉、双烟管的开阳炉、大牙包大烟筒的瓮安炉、还有可烧煤球的节煤炉等等。这些炉子在开始时还是烧柴,后来就兴烧煤,或柴与煤同时兼烧,直到今天,就我生活的余庆这种小县城,除了极为个别人家还在烧柴或烧煤以外,绝大多数的人家都已经时兴烧电了。想来,像遵义、贵阳这样城市里,肯定早已是电烤炉和空调们的天下了。当然,时代发展是必然的,新时代新面貌,自然就会有新的取暖设备和取暖方式,只是在我心中,这旧时的火坑,永远铭刻着我骨子里最美好的记忆,和最温暖的——乡愁。[1]

作者简介

文晓东,贵州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