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百日草原图链接

火毡花',中药材名。本品为菊科百日草ZinniaelegansJacq.,以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百日草

汉语拼音:BaiRiCao

别名:十姊妹、火毡花、对叶菊、步步登高、节节高。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2]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火毡花

拼音:Bǎi Rì Cǎo

别名:十姊妹、火毡花、对叶菊、步步登高、节节高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nia elegans Jacq.

来源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百日菊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百日草原图链接

原形态

火毡花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被糙毛工长硬毛。

叶对生;无柄;叶片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5cm,全缘,基部稍心形抱茎,

两面粗糙,下面必被短糙毛,基出3脉。头状花序径5-6.5cm,单生枝端,

无中空肥厚的花序梗;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

外层长约5mm,内层长约10mm,边缘黑色;托片上端有延伸的附片,

附片紫红色,流苏状三角形;舌产太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

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缘,上面被短毛,下在被长柔毛;

和状花黄色或橙色,长7-8mm,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

雌花瘦果倒卵圆形,长6-7mm,宽4-5mm,扁平,腹面正中和两侧边缘各有1棱,

先端截形,基部狭窄,被密毛;和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

长7-8mm,宽3.4-4mm,极扁,被疏毛,先端有短齿。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原产墨西哥。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有时逸主野生。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知审理,鲜品捣敷。[3]

摘录

中华本草

相关介绍

彝药

罗波施巴:全草治上感发热,口腔炎,风火牙痛《滇药录》。

落波师粑:全株治痢疾,淋症,乳头痈,感冒发热,口腔炎,风火牙痛《滇省志》。[4]

火毡花的园林用途

火毡花花大色艳,开花早,花期长,株型美观,可按高矮分别用于花坛、花境、花带。也常用于盆栽。

参考资料

  1. 百日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百日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百日草中医世家
  4. 百日草护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