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灰眉岩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灰眉岩鹀

中文学名: 灰眉岩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cia
别 称:灰眉子、灰眉雀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鹀科
属:Emberiza属
种: 灰眉岩鹀
亚 种: 1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66
英文名称: Rock Bunting
英文名称: European Rock Bunting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灰眉岩鹀[1](学名:Emberiza cia)属小型鸣禽,体型约16厘米。头、枕、头侧、喉和上胸蓝灰色,眉纹、颊、耳覆羽蓝灰色,贯眼纹和头顶两侧的侧贯纹黑色或栗色,背红褐色或栗色、具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黑色纵纹少而不明显。下胸、腹等下体红棕色或粉红栗色。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体羽似麻雀,外侧尾羽有较多的白色。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俄罗斯、蒙古、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

形态特征

雄鸟(春羽):眼先和颧纹黑色;颊和耳羽蓝灰,其上缘有一宽阔栗色带,头顶两侧栗色带;头余部和颈侧、眉纹和胸均蓝灰色;上背砂褐,两肩转为栗红,羽具黑轴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后者羽缘发灰;中央尾羽砂褐,羽缘淡棕,外侧尾羽黑褐,最外侧二对尾羽具楔状白斑,最外一对白斑较大;小覆羽蓝灰;中覆羽黑色,尖端乳白形成翼上横斑;大覆羽黑色,外缘砂褐,羽端淡灰色;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沾灰;两翼黑褐;具淡棕色羽缘;颏、喉、上胸和颈侧蓝灰,下体余部淡肉桂棕色,腹部中央浅淡;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羽基暗色。

雌鸟(春羽):与雄鸟相似,唯头顶多黑色纵纹,后颈淡灰沾褐;头顶两侧的深栗褐色较宽;下体的羽色均较雄鸟差淡。

雌鸟和雄鸟的秋羽均较春羽浅淡。

幼鸟:头、后颈和上背土黄而沾栗褐,并具黑褐色纵纹;眼先淡灰;颏、喉及胸侧浅蓝灰色;下体余部土黄色,胸部多有褐色点斑;其余体羽似成鸟。

虹膜褐色;嘴紫黑色,下嘴除尖端外呈淡紫黑色;脚肉色[2]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眉岩鹀与戈氏岩鹀的区别:

(1)灰眉岩鹀仅分布于新疆、西藏的西北部,而戈氏岩鹀广泛分布于国内;

(2)灰眉岩鹀的侧冠纹为黑色,而戈氏岩鹀的侧冠纹为栗色

(3)注意:郑光美著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将本种(Emberiza cia)命名为淡灰眉岩鹀,而将戈氏岩鹀(Emberiza godlewskii)命名为灰眉岩鹀[3]

生活习性

成对或单独活动,非繁殖季节成5-8只或10多只的小群,有时亦集成40-50只的大群。白天在地上边走边啄食,不时发出“jier、jier”的叫声。秋冬季多活动在向阳河谷两侧的农田、草坡或村旁附近农地上,当人接近时,则从地上飞起栖停在附近树上,稍后又陆续下地或飞走,通常不远飞,一般飞10-20m后又落地或钻入灌丛和草丛中。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或幼树顶端、突出的岩石或电线上鸣叫,鸣声洪亮、婉转、悦耳、富有变化。常常边鸣唱边抖动着身体和扇动尾羽。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或部分迁徙或游荡。

生长主要以草子、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除大量的杂草种子外,还有小麦、燕麦、荞子等农作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龟甲、步行虫,以及半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及昆虫幼虫。

叫声:鸣声甚悠长,加速成清晰的啾啾短句声似鹪鹩或芦鹀。叫声为尖而拖长的tsii;告警时加长并重复。其他叫声包括短促的tiip,唧啾声及卷舌音trrr[4]

栖身环境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尤喜偶尔有几株零星树木的灌丛、草丛和岩石地面,也出现于林缘、河谷、农田、路边以及村旁树上和灌木上,海拔高度500-4000米

生长繁殖

灰眉岩鹀的繁殖期为4—7月。在河北山地为5—7月,青海从4月下旬起始,而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则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分散成对,进入繁殖期。即繁殖期的迟早。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筑巢和产卵期最早为4月,最晚在6月,例如1972年4月14日曾在昆明动物研究所附近的山坡草丛中发现一巢,巢内已有5枚卵。1960年4月23日猎获的雌鸟,腹内已有卵。据李德浩等1963年4月29日在玉树小片柏树林缘的草丛中也曾发现一巢,巢呈杯形,其量度为:外径12.0、内径6.0、高8.0、深6.0cm。筑巢材料为干草、牛毛、鸟羽等。明显分为两层,外层为干草,较厚约4.0cm;内层为牛毛、鸟羽等。

每窝产卵3—5枚,以4枚者为多。卵底色一般白色,也有浅蓝、灰蓝、浅绿或淡土黄色等,上具丝状斑纹,也有棒状、点状斑块,其底层呈浅紫蓝色,表层紫黑及暗红褐色,并多分布于卵的钝端及顶部。卵之大小为19—21mm×15—15.5mm,卵重为2.2—2.5g。

仅由雌鸟孵卵,雄鸟少有在巢前伴护。孵化期11—12天,孵化温度基本维持在37.5℃左右。3窝平均孵化率为80.6%。繁殖力为1.33只/(对?年)。

雌雄鸟都参与育雏,全天无明显的喂食高峰,一般为2次/小时,最多为4次/小时;日活动达13小时。雏鸟留巢期约12天。对离巢后的幼鸟,其雌雄亲鸟均在其旁的树枝上守护且饲喂[5]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西北非、南欧至中亚和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留鸟,高可至海拔4000米。亚种par在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山及西天山;stracheyi于西藏西南部札达、噶尔及普兰地区[6]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1 灰眉岩鹀非洲亚种 灰眉岩鹀非洲亚种
2 灰眉岩鹀指名亚种 Emberiza cia cia
3 灰眉岩鹀新疆亚种 Emberiza cia decolorata
4 灰眉岩鹀尼泊尔亚种 Emberiza cia flemingorum
5 灰眉岩鹀甘青亚种 Emberiza cia godlewskii
6 灰眉岩鹀青藏亚种 Emberiza cia khamensis
7 灰眉岩鹀华北亚种 Emberiza cia omissa
8 灰眉岩鹀北疆亚种 Emberiza cia par
9 灰眉岩鹀普拉格亚种 Emberiza cia prageri
10 灰眉岩鹀阿里亚种 Emberiza cia stracheyi
11 灰眉岩鹀四川亚种 Emberiza cia styani
12 灰眉岩鹀西南亚种 Emberiza cia yunnanensis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7]

参考资料

  1. 灰眉岩鹀(附图),太平洋家居网
  2. 灰眉岩鹀形态特征,专题库-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2017年
  3. 灰眉岩鹀与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鸟类_百问中文,2017-03-31
  4. 灰眉岩鹀叫声,鸟类_百问中文,2017-03-31
  5. 灰眉岩鹀繁殖,专题库-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2017年
  6. 灰眉岩鹀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7-03-31
  7.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