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乌坵屿灯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坵屿灯塔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金门县政府

基本资料

类别    国定古迹

位置    金门县乌坵乡

公告日期  2018年2月12日

主管机关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规画设计  英籍工程师韩德善

乌坵屿灯塔民国前38年(西元1874年)五口通商时期兴建的乌坵屿灯塔,是一座位处金门县乌坵乡灯塔。塔身为黑色圆形石造。塔上灯器因多次的台海战事而遭毁损并拆除,民国43年起停止发光,其外观曾被军方漆成防空保护迷彩绿色。乌坵屿位于渔业发达的湄洲湾兴化湾之间,因此位置重要,灯塔的设置有助于两湾船只频繁进出时的安全。[1]

熄灯66年的复灯

  • 为庆祝乌坵屿灯塔复灯,交通部航港局23日于乌坵灯塔举办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包括交通部次长祁文中、立法委员杨镇浯、郑宝清、蔡适应、行政院金马联合服务中心执行长翁明志及金马联合服务中心第三组组长陈朝金、主任陈治平、金门县政府秘书长林德恭、金门县多位议员、乌坵乡长蔡永富、及乌坵文史工作室高丹华等人都莅临会场共襄盛举,并举办乌坵屿灯塔揭牌仪式。航港局长谢谓君乌坵守备大队长吴志孝签署行政合作协议,协助灯塔维护管理,兼顾台海航行安全国防安全功能
  • 乌坵屿灯塔建于1874年,塔高19.5公尺,由英籍工程师韩德善(David Marr Henderson)规画设计,是当时台湾第一座采用纱罩白热灯,具有聚光功能,现已非常罕见。1951年因军事考量,灯塔暂停发光,但灯塔维护仍持续,2001年后海关未再派员接管,乌坵屿灯塔终止运作。同年1月19日,同意将主灯室、办公室及仓库共三间房舍借给军方使用,灯塔由军方借用迄今。
  • 交通部航港局长谢谓君表示,马祖金门共有5座灯塔,只有中间的乌坵屿灯塔熄灯,时常传出有渔船在乌坵屿搁浅,后来与军方沟通后终于答应复灯。谢谓君表示,国防部考量乌坵屿是军事用地,原本不答应复灯,但为渔船安全请命,前后沟通长达2年。
  • 谢谓君说,因应科技化,未来乌坵灯塔将装设电子导航,让附近船只可同时透过目视灯光电子仪器双重导航,即使船只电子导航故障,船员也能因为看到乌坵灯塔的光而避开,不再搁浅。谢谓君指出,因交通不易到达,船只航程最快要2.5小时,如果没算好潮汐时间,就可能会在岛上受困15天,目前也没有民宿旅社可住。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灯塔有光亮,保养运作正常,接下来是国定古迹定位,观光是最后的规画,最快要两三年后才可以开放游客观光。
  • 交通部次长祈文中说,灯塔是航安的象征,一百多年来,台湾灯塔一直默默扮演著领航的角色,守护著川流不息的船舶,每座灯塔因为地理位置、建造时间、材质与技术的不同,都蕴含了独特的文化与价值。
  • 航港局表示,乌坵屿灯塔复灯仅是第一步,规划办理的台湾地区灯塔整建及发展计画(2017至2020年)已奉行政院核定,并获文化部补助,目前正依文资程序办理乌坵屿灯塔调查研究及修复再利用计画,持续朝升格国定古迹方向努力,另外,也规划装设电子导航自动识别系统(AIS),除了目视导航之外,加入科技元素,提供现代化电子导航功能。
  • 另外,金马联合服务中心为表示关怀,感谢其为乡民服务辛劳,也以金门高粱酒赠送乌坵乡公所指挥部等单位。
乌坵屿灯塔
图片来自台湾

灯塔历史

大清帝国时期

  • 1874年(清同治13年),由英籍赫德(Robert Hart)主导,营造司正工程师韩得善(Cavid M.Henderson)设计,副工程师哈尔定(John Ropinald)监造在海拔一百公尺处,大坵山顶建此灯塔。[2]

中华民国时期

  • 1913年(民国2年)及1930年(民国19年),先后两次整修。
  • 1943年~1945年(民国32年~民国34年),日本占领乌坵岛,并住于塔内,美军战机攻击日军船只及灯塔,灯塔因此受损,塔顶被轰击,造成灯具损毁及塔身降低。
  • 1945年(民国34年),由英人协助修复,因二次大战遭美军轰炸受损的灯塔。
  • 1948年(民国37年),原装一等石油灯因战乱时损坏,同年换用五等电灯。
  • 1949年(民国38年),国共内战期间受炮击毁损,当地驻军修复。
  • 1951年(民国40年),碍于军事考量,停止发光。
  • 1959年起,高金振担任守灯人,担负灯塔外观保养、上漆任务,至2001年退休。[3]
  • 2000年(民国89年),11月“乌坵灯塔”编制正式解编,灯器运缴海关。
  • 2001年(民国90年),1月15日最后一任的灯塔主任高金振奉令退休后,海关未再派员接管,乌坵屿灯塔终止运作。同年1月19日,海关同意将主灯室、办公室及仓库共三间房舍借给军方使用。[4][5]
  • 2006年(民国97年),6月13日金门县政府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古迹指定及废止审查办法等,公告为县定古迹。
  • 2007年,高金振逝世,女儿高丹华继承父亲遗志成立文史工作室、收集乌坵灯塔史料,企图使灯塔复灯。
  • 2017年(民国106年),7月23日睽违66年复灯。
  • 2018年2月12日文化部公告指定为国定古迹[6]

灯塔结构与行政诸元

灯塔结构诸元

  • 塔高:(原)19.5公尺,目前塔高仅为17.3公尺。
  • 塔身涂色・构造:圆型石塔、外观黑色,顶层外有环绕阳台
  • 灯高:(原)87.2公尺。
  • 灯器:(原)5等电灯。
  • 灯质(频率):(原)每5秒一闪白光。明0.5秒,暗4.5秒。
  • 光力(原):白光:2,600支烛光
  • 公称光程(原):白光11.3[7]

灯塔行政诸元

外部连结

视频

乌坵屿灯塔复灯活动精华影片
熄灯66年 金门乌坵屿灯塔复灯

参考文献

  1. 乌坵灯塔 文化部同意升格国定古迹,金门县政府,106-12-04
  2. 乌坵屿灯塔初史略. kotaine.blogspot.tw. [2016-12-15]. 
  3. 传灯三代,守灯百年 岛屿传灯人高丹华家族. 上报. 2018-05-20 [2019-11-27]. 
  4. 熄灯66年的乌坵屿灯塔于7月23日复灯. 金马联合服务中心. 2017-07-24 [2019-11-27]. 
  5. 公视/乌坵ROC纪录观点
  6.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乌坵灯塔. 
  7. 乌坵屿灯塔. wshnt.kuas.edu.tw. [2016-12-15]. 
  • 李素芳 编著,《台湾的灯塔》,远足文化事业,台北县,2002年12月,pp. 88–91。ISBN 957-28031-2-3
  • 财政部关税总局编撰,《中华民国海关简史》,台北市,1998年7月。ISBN 957004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