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烙 - 汉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烙 - 汉字

来自网络的图片

汉字,读音是lào,luò,意思是烙有用器物烫熨,也表示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加热使熟。出自《庄子·马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烙

拼音; lào,luò

部首; 火

五笔; otkg

仓颉; fher

郑码; UORJ

笔顺编号; 4334354251

统一码; 基本区 U+70D9

总笔画; 10

部外笔画; 6

四角号码; 97864

注音字母; ㄌㄠˋ、ㄌㄨㄛˋ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字; 雒 烙

参考词汇

bake in a pan cauterize

详细注解

lào,luò

〈动〉

⑴ (形声。从火,从各(luò),各(luò)亦声。"各"意为"十字交叉",引申为"纵横交叉"。"火"与"各"联合起来表示"把生面饼摊在炽热的平底锅上,然后用压具纵横交叉地压面饼"。本义:把食物放在烧热的器物上加压使之热化熟化)

⑵ 用高温的金属烧灼。引申为打上或留下标志 [brand]

烧之剔之,刻之烙之。--《庄子·马蹄》

⑶ 又如:烙花

⑷ 在烧热的锅内焙烤[面食] [bake in a pan]。如:烙两张饼

⑸ 用烙器(烧灼器)或烧灼剂烫 [cauterize]

沙僧只叫:"脚底烙得慌!"--《西游记》

⑹ 又如:烙铁

⑺ 另见luò

常用词组

烙饼;làobǐng

[Chinese pancake;griddle cake] 稀面糊做成的薄饼,主要由面粉(如属于小麦或荞麦的)和液体组成,经酵母发酵和在铁盘中两面反复烙成

烙痕;làohén

[brand] 烙印

烙花;làohuā

[bronze designs or patterns on fans,wooden furniture,etc.] 亦称"烫花"。将铁扦子烧热,在竹木用品及家具表面烫烙出花样图形的一种手工工艺

烙铁;làotiě

[soldering copper,soldering iron; welding rod] 古代的一种刑具;烧热后可以烫平衣服的铁器,底面平滑,上面或一头有柄;焊接时熔化焊镴用的工具

烙印;làoyìn

⑴ [brand]∶烫在人、动物或器物上的火印。多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⑵ [brand]∶用火烧铁在牲畜或器物上烫成痕迹;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例:历史又一次将这教训烙印在那些愿意正视事实的人们的心上

相关词义

烙luò〈动〉

⑴ 灼;烧烤 [burn]

鞭、烙之数,风烙三十者鞭三百,烙五十者鞭五百。--《辽史》

⑵ 又如:炮烙(古酷刑)

⑶ 另见lào

外科手术器械之一,见《疮疡经验全书》。较早的外科器械烙,多是铁制成的,自隋唐以后,制烙的材料得以不断改进,由常用的铁钉、铁篦等铁器发展到了银烙匙、金烙铁等多种金属材料。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由单纯的疮疡切开排脓到瘤肿切除,止血等多种用途。眼科烙的应用,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科正宗》所记载之烙系由全铜制成,长约四寸。胬肉攀睛割治后,以烙烙之,以防止其复发。亦用于烙治睑弦赤烂、胞肉胶凝等症。该烙的特点为制作工艺精细,操作更为方便。

烙lào

【动】用烧热的金属工具熨烫,使衣物等平整或在物体上留下标记:~衣服、~花、~印

【动】把食物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烫熟:~饼、~锅贴

luò炮烙(páo luò)【动】相传是商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烫,让被惩罚的人在铜柱上爬行。后指用烧红的铁烙人。如,"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鲁迅《祝福》)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ࠀ�音洛。《说文》灼也。《广韵》烧也。《史记·殷本纪》有炮烙之法。《庄子·马蹄篇》烧之烙之。

又《增韵》火针曰烙。

又音阁。《史记·殷本纪注》索隐曰:烙,一音阁。◎按字汇正字通俱云:又音格。当因阁有格音而误也。

方言音韵

潮汕话:潮州音[luah4][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