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烛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烛阴(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山神)

烛阴又名烛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山神,据《山海经》中记载,烛龙长千里,居住在章尾山。现代人在洪荒流中杜撰了烛龙创世,烛龙在中国神话中只是无名神人的下属,依靠火精照耀一方,本身并无威能 [1]

烛龙最早是一条赤色的无足之龙,据郭璞《山海经传》所说,烛龙在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撞断不周山后,依靠口中所衔的火精照亮无日之国,据《后汉书》记载,其火精源于无名神人赐下的火把 。《使琉球录》记闻曰“仙瀛……长照烛龙膏”,认为仙岛瀛洲用烛龙的脂膏照明。

  • 中文名;烛阴
  • 外文名;Yin candle
  • 别 名:烛龙
  • 出 自:《山海经》之《海外北经》
  • 地 区:中国
  • 特 点;人面龙身,口中衔烛
  • 分 类:古代神话

由来

古时候叫做烛龙,又叫烛阴。人面龙身,口中衔烛。[2]

它的两只眼睛,一只代表太阳,一只代表月亮。它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不食不息,口中衔烛,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3]

这个神的形象明显来自古代对气象的自然崇拜。

现代考证

在现代洪荒流小说与营销号文章里,烛龙成为了创世神,但在中国正统的神话里烛龙与创世没有任何关系,近年曾有学者专门撰文驳斥了如今营销号所谓的烛龙为创世神之说。最早的学术研究也只说烛龙是明代某个版本的盘古部分能力的原型,与并没有将其直接等同为创世神,更没有说烛龙有创世之能。最早的盘古形象出现在三国时期,与烛龙没有任何关系。除了烛龙之外,学术界认为的盘古原型除了烛龙还有盘瓠。 

曾有学者于其文章中直言:“盘古神话当是魏晋间由南方民族传入者。盘古之主要事迹为开辟天地和化生万物,然诸书述烛龙,却全然与开辟和创世无涉,《海外经》所谓“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云云,也与创世无关,明代《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记》所谓“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夜。”显系以意捏合盘古与烛龙。”

神话学家袁珂也说:“烛龙之兽性高于人格化,实在难以进位于天神之列”,认为将烛龙称为天神都已经言过其实。

神异之处

烛阴之神异,在于烛龙之呼吸开闭关乎天气晦明、时节风雨,可谓神奇。然而,一旦明白了烛阴就是苍龙,为古人据以观象授时之星象,则烛阴的诸般神奇也就不难理解了。《大荒北经》所谓“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海外北经》所谓其“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正体现了龙星纪时时代的先民对于一年四时的风雨晦明等气象现象与龙星运行之间关系的认识。

此龙既非活物,故“不食不寝不息”,自然也无目不能视,无口不能呼吸,盖经文“视”通“示”,朱骏声《说文通定声·履部》云:“视,假借为示《汉书》多以视为示,古通用字。”

尚书·洛诰》:“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诗尽·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郑玄笺云:“视,古示字也。”烛龙之“视”,指龙星昭回于天,皎皎可见,《周易·乾卦》所谓“见龙在田”、“飞龙在天”是也。反之,烛龙之“瞑”则指龙星潜隐不见,《周易o乾卦》所谓“潜龙勿用”也。烛龙“瞑乃晦”、“视乃明”,古人观察龙星,非为别昼夜朝夕,而为别岁序早晚,“晦”、“明”既可特指一日之昼夜,亦可泛指天气之晦明。

因龙星潜隐之时正值昼短夜长、万物冥藏的冬天,而龙星高悬之时则值阳光盛长、万物发明的夏天,故“其暝乃晦,其视乃明”,或谓依据龙星的伏见而别寒暑晦明之时节。

原型考究

纵观历来对烛阴之解释,关于烛龙之原型,大致有如下数说:

太阳说

其一,烛阴即太阳说。此说最古,上引《易纬乾坤凿度》即开其先河。清人俞正燮发明其说,其《癸巳存稿·烛龙》条备引古书烛龙之文,认为“烛龙即日之名”。并称烛龙之说出自盖天说宇宙观。

火烛说

其二,烛阴即火烛说。姜亮夫《楚辞通故·烛龙》所据材料全抄自俞氏,但其说却大相径庭,他认为“烛龙”即“祝融”之音转,烛龙传说即“祝融传说之分化”,又谓:“古人束草木为烛,修然而长,以光为热,远谢日力,而形则有似于龙。龙者,古之神物,名曰神,曰烛龙。”

开辟神

其三,烛阴为开辟神。袁珂《山海经校注》把烛龙与开天辟地的盘古等同起来,并说:“说者谓此神当即是原始的开辟神,征于任昉《述异记》:‘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信然。盘古盖后来传说之开辟神也。”

出处

以上诸说实皆一面之词,俱不可从。

第一,烛龙“视为昼,瞑为夜”(《海外北经》),有似于日,然《天问》谓:“日安不到,烛龙何照?”《淮南子·地形训》谓:“烛阴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诗含神雾》云:“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明谓烛阴所在为日照所不及的幽暗之域,则烛龙非太阳明矣,故“太阳说”不可从。

第二,“烛龙”与“祝融”固然声韵相近,但典籍中所载祝融之事和上引所载烛龙诸事全不相涉,而以“烛龙”之名缘乎“束草木为烛”之形,则纯属想当然之词,且烛龙之神异又于草木之火烛何涉?故姜氏“火烛说”亦不可从。

第三,盘古为开辟神,《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云:“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称天地原本浑沌,是由盘古开辟为天和地的。清代马骕的《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云:“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则谓世间万物为盘古死后身体所化,任昉《述异记》云:“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秦汉间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为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

《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的作者徐整为三国人,任昉为南北朝时梁人,此前的先秦及秦汉文献如《楚辞·天问》、《淮南子·原道训》等在述及世界创生时,皆未提及盘古,可见盘古创世的神话出现较晚。且据徐整称引“吴楚间说”,并云“南海有盘古氏墓”、“桂林有盘古氏庙”,可见盘古神话当是魏晋间由南方民族传入。

现实考证

火山锥

烛龙神话,实质上是描述的一种自然奇观——火山锥。它是像火烛那样燃烧着的一条巨龙。它燃烧的时候,时而浓烟蔽空,遮蔽大地,如同黑夜;时而又火光喷发,光照大地,使黑夜变成白昼。它的身体像一条火红色的长龙蜿蜓天际。“烛龙”的形象,我想以正在燃烧和爆发的火山形象来相比,是最恰当不过了。巧的是,在大同市东面30公里处却真有二十多个火山锥,但是这些大山锥在六万年前即已停止活动,已被我国地质专家确定为死火山。因此,火山爆发的情景,很难想象能流传五万多年而仍在先民传说中保留,从而形成烛龙神话。烛龙神话的形成必当另有原因。

1956年4月,前苏联地质专家列别金斯基考察了大同火山,他根据《水经注·漯水》中武州川水(今十里河)火山及火井的记载,作为大同火山在五世纪尚有活动的根据,得出“大同火山十分可能不是死火山,而是休眠火山,将来也许它的活动仍会复苏”的结论。他的观点得到中国学者曹家欣、曹婉如、王嘉荫、施丁的赞同和引用。1974年,《地理知识》刊登了柯秋弁《我国的火山》一文,采用了列氏的观点,进而作出“大同火山是活火山”这样一个惊人的论断,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不安。

北极光

约百年前,日本的神田选吉氏最早考证“烛龙”即北极光(Aurora Borealis)的现象。 大陆的张明华氏以为“烛龙”即“北极光”,他说:《山海经》中对于烛龙神的描绘,虽然渗杂了神话色彩,但与许多自然神话一样,多半是古人根据实际观察的现象而加以记录的,那它是种什么自然现象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如果我们将我国古籍中关于烛龙神的形态和北极圈内所发生的昼夜变化,北极光等相比较,就会惊奇地发现《山海经》中对烛龙神的记述,正是对北极光最详尽生动的描绘。

在张氏文发表三年后,大陆的何新氏也出版了《诸神的起源》一书, 其中第十三章“烛龙神话的真相”也同样提出“烛龙”即“北极光”,他说:诗中的‘逴龙’,就是讲烛龙(逴、烛同音通假)。而最可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北方寒山,正是烛龙所在的羽山、幽山。而屈原说其地的景色是:‘积冰’、‘不见日’、天白皓皓(雪景),寒凝凝,是大地的最‘北极’。最后一点极可注意。《文选·烛赋》(傅咸):‘六龙衔烛于北极。’也认为烛龙存在于北极区。(由此看来,烛龙可以同时现形为六身。)我们知道,在北极圈附近,昼夜以冬夏划分。夏至以后是半年白昼,而冬至以后则是半年长夜。所谓‘司幽之国’,所谓‘长夜无日之国’,正是我国东北高纬度地区、靠近西伯利亚和北极圈附近冬季半年的正常现象。而‘烛龙’恰恰活动在这样一个地区。只要稍作思索,就不难找到这个谜的真相了。原来,所谓‘烛龙’,并不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物,而是北极圈附近的一种自然现象--极光。

何氏论证烛龙即北极光,理由和张氏相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在高雄澄清湖传习斋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民间文学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中,大陆的陈钧氏提出“烛龙新探”一文 ,同样的把“烛龙”认为是“北极光”的曲折反映,其理由大体和张明华氏文相同。因此学界普遍以神田为最先提出“烛龙即北极光”的发现者。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