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烤肉季饭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烤肉季饭庄
图片来自吃吃走走

烤肉季饭庄[1],北京名吃,中华老字号,北京市一级清真餐馆。坐落于什刹海的前海北岸,银锭桥畔。创建于1848年,创始人为通县牛堡屯的农民季德彬,故称烤肉季。主营北京烤羊肉,烤牛肉,以烤羊肉最为有名。味道鲜美,风味独特。[2]

发展简史

烤肉季饭庄成立于清朝道光28年(1848),距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畔,是京城知名的老字号,主营北京烤肉和清真炒菜,有“南宛北季”的美誉。其中的“北季”就是指的烤肉季。

由于烤肉季饭庄地处历史悠久的什刹海风景区、旅游区,又是老字号,装修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韵,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小楼、红柱绿瓦配以汉白玉栏杆,抱柱上是著名书画家肖劳先生题的对联:“画楼醉看粼粼水,炙味香飘淡淡烟。”“烤肉季”的店名由溥杰先生题写。门外两旁蹲坐著两只汉白玉的石狮,不远处湖边矗立著一块宣传牌,上面是原来的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的:“银锭桥观山一景,烤肉季烤肉一绝。”形象而生动的道出了此地、此景、此店的传统与特色。

另一传说是清咸丰年间,季德彬一开始来什刹海只是摆地摊卖烤羊肉。因为什刹海周围多王府,王爷们多爱点他烤的羊肉,尤其是摄政王载沣最为爱吃,因此,他便推着小车上门服务,久而久之,“烤肉季”成了周围人对季德彬烤肉摊称呼。

到1927年,季德彬的孙子季阁臣在什刹海东岸开了家有脸面房的小饭馆,取名“潞泉居”,但老顾客还叫它“烤肉季”,最后“烤肉季”沿用至今。清末民初时期,烤肉季同“烤肉宛”、“烤肉王”(已倒闭)称为京城三大烤肉。

1949年后,“烤肉季”得到了扩建,目前烤肉手艺已申请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烤肉季“三绝”

上百年间,烤肉季生意不衰,其奥妙之处在于“三绝”。

  1. 一绝是烤羊肉。烤肉季的烤羊肉选料精细,经过加味腌煨,在特制的炙子上烤熟后含浆滑美、不腥不膻,常常使人食一、二斤仍不尽兴。
  2. 二绝是观景。银锭桥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之处。据说站在银锭桥极目远眺,可见北京西山,雨后更可观斜阳。
  3. 三绝是赏荷。烤肉季座落北京皇家园林--三海风景区内。落座烤肉季,可见后海满池荷花,有文人雅士曾吟诗赞其意境之美:“地安门外赏荷时,树里红莲映碧池,好似天香楼上座,酒醉人阑语丝丝”。

烤肉技艺

上百年来,烤肉季烤肉有几种独特的吃法,不同形式,不同风味。以口味之分有“老、嫩、焦、糊、甜、咸、辣”八种口味。其中“怀牛抱月”口味尤其有特点。烤好的肉焦的酥脆,糊的似糊非糊。“怀中抱月”最讲究技术。烤时肉摊成一圈,中间打个鸡蛋,凝成一体,好吃好看。

吃烤肉还分文吃、武吃。

  • 武吃,说的是自烤而食的架势、吃法。惟其“武”是说过去的“爷们儿们”吃烤肉时人人手执尺二长的“六道木”,在烤肉炙子旁,一只脚蹬长条板凳上,自将腌渍好的肉,摊在松香缭绕的烤肉炙子上翻而炙熟。自烤时,自己取料、掌把火候。边烤边饮酒,烤者人人“屠门大嚼”,在酣畅淋漓中体味武吃乐趣。
  • 文吃比较斯文,是指有后厨房厨师烤好后由服务员送到餐桌上,然后在餐桌上食用。

特色菜推荐

  • 烤肉:烤肉是这家的首推,精工细做,用料考究。其所烤羊肉,选自西口绵羊,且只用鲜嫩的后腿和上脑部位,剔除筋膜,压去水分,切成薄片,呈半透明状。烤肉季调料齐全,均为本店精选之定点所产,顾客可根据口味,自行选配。
  • 羊肉串:肉质鲜嫩,没有腥膻味道。
  • 盐水鸭肝:鲜嫩咸香,营养丰富。腌制入味,吃起来不会感觉噎,口感细腻。
  • 芝麻鸭肉:鸭肉裹面粉炸过,做法有点像是里脊的做法,味道也不错。外酥里嫩,鲜香可口,色泽橘红。
  • 芝麻烧饼&炙子烤羊肉:这可是绝佳的搭配,快拿起烧饼加入羊肉来品尝吧。酥脆的烧饼加上可口的烤肉可是人间的美味啊。
  • 麻豆腐:跟豆汁一样,麻豆腐的原料也是做绿豆淀粉和粉丝的下脚料。炒麻豆腐的关键就是去掉它的水汽,炒得了的麻豆腐妙在黏糯。这才有老话儿“炒麻豆腐,大咕嘟”的口头语。早先炒麻豆腐要用羊尾巴油,配上青豆和雪里红,先用黄酱跟麻豆腐一起炒,然后小火靠到水汽去净方得黏糯口感,红辣椒和豆瓣儿葱炸香,一股脑浇在炒好的麻豆腐上,齐活!现在人讲究健康饮食,且羊尾巴油的味道不是谁都能爱上,您若是受不了豆汁儿的“酸臭”,不如来份素油麻豆腐试试。
  • 清炒虾仁:中规中矩,勾芡不重,挂汁水的不多,比较清淡,虾仁新鲜Q弹可口。喜欢吃虾的朋友的福利。
  • 整扒羊头: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这里整扒羊头,别觉得羊头没多大,装盘儿端上桌来,还真挺有气势的。这道菜是烤肉季经过几代传承人的精心研制,不仅要保留整扒的完美造型,更要让羊头的每一个部位入味,且口感均匀,恰到火候。吃在口中润滑、软糯、还有种独具的香味儿,绝对的过瘾。
  • 玉竹蹄黄:蹄黄即骆驼掌心鹅卵大小的两块纤维组织,因其是骆驼身上最活动的组织,肉质异常细腻而富有弹性,似筋而比筋柔软,似驼峰而较驼峰更富纤维组织,以其制作的凉拌蹄黄清脆可口,滑爽鲜嫩,是不可多得烹饪上品。蹄黄的处理十分好,没有丝毫蹄黄那种负面的味道,口感软嫩,再配上芦笋的小清新,让蹄黄的过瘾之感不再单调,反而得到升华,让人爱不释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