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花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燒花鴨 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菜,屬於河北菜。鍋放中火上,加油放姜來去味,放花椒,在放鴨肉,爆炒大概5分鐘,加生抽,水,鹽,冰糖,加水時要注意漫過鴨肉即可,大火煮開,改小火慢慢煮到肉爛汁干。
中文名 燒花鴨
主要食材 鴨子
用料
鴨子一隻,經宰殺後切塊,放開水沖一下瀝乾,姜2兩,蒜2粒,紅辣椒1個,老抽2勺冰糖半兩花椒1兩,桂皮10錢。
做法
鍋放中火上,加油放姜之味去來,放花椒,在放鴨肉,爆炒大概5分鐘,加老抽,水,鹽,冰糖蓋住鴨肉的水,大火煮開,改小火慢慢煮到肉爛汁干。 [1]
營養價值
鴨肉蛋白質含量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含有溶於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餘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鮮美。鴨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鴨肉味美。老鴨肉的含氮浸出物較幼鴨肉多,野鴨內含氮浸出物更多,因此,老鴨的湯比幼鴨鮮美,野鴨滋味更比老鴨好。
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高,比豬肉低,並較均勻地分布於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因此,熔點低,約為35℃,易於消化。
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100克可食鴨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它們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能量的釋放有關,還參與脂肪酸、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病人有保護作用。每人每天的推薦攝入量為15毫克左右,只要吃200克鴨肉就夠了。核黃素在細胞氧化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硫胺素是抗腳氣病、抗神經炎和抗多種炎症的維生素,在生長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比一般人需要量更大。維生素E是安康能夠氧化劑,是人體多餘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鴨肉還含有約0.8%-1.5%的無機物。與畜肉不同的是,雞肉中鉀含量最高,100克可食部分達到近300毫克。此外,還含有較高的鐵、銅、鋅等衡量元素。 總之,鴨的營養價值很高,經常吃些鴨肉,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100克鴨肉的可食部分的熱量為240大卡,鴨肉是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很高的家禽肉類,在禽肉中屬於熱量較高的,減肥時不宜多食,但去皮後鴨肉熱量不高可以食用。
每吃100克鴨肉所吸收的熱量需要爬樓梯30分鐘才能消耗掉,其它一些運動消耗所需的時間大約為:慢走55分鐘,慢跑25分鐘,跳舞48分鐘,游泳14分鐘,午睡5小時。
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鴨肉味甘、咸,性寒,入脾、胃、肺、腎經,無毒。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鴨肉的名家論述 (1)《綱目》:鴨,水禽也,治水利小便,宜用青頭雄鴨。治虛勞熱毒,宜用烏骨白鴨 (2)《本經逢原》:鶩,溫中補虛,扶陽利水,是其本性。男子陽氣不振者,食之最宜,患水腫人用之最妥。黑嘴白尾者,治腸胃久虛。葛可久白風膏用之,取金水相生之義。綠頭老鴨,治陽水暴腫,《外台》鴨頭丸用之,取通調水道之義。 (3)《醫林纂要》:鴨(肉)能瀉腎中之積水妄熱,行脈中之邪濕痰沫,故治勞熱骨蒸之真陰有虧,以至邪濕之生熱者,其長固在於滋陰行水也。去勞熱,故治咳嗽,亦治熱痢 (4)《別錄》:補虛除熱,和藏府,利水道。主小兒驚癇。 (5)孟詵:補中,益氣,消食。消毒熱,利水道,治小兒熱驚癇,頭生瘡腫。又和蔥鼓作汁飲之,去卒煩熱。 (6)《日華子本草》:解丹毒,止痢。 (7)《滇南本草》:老鴨同豬蹄煮食,補氣而肥體;同雞煮食,治血暈頭痛。 (8)《本草通玄》:主虛勞骨蒸。 (9)《本草匯》:滋陰除蒸,化虛痰,止咳嗽。 (10)《隨息居飲食譜》: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嗽息驚,消螺獅積。
補虛效果
鴨肉特別適合於滋補身體,鴨肉富含營養,一直為祖國醫學所稱道。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鮮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不但能滋補身體,還不會導致上火,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
清熱健脾
鴨肉性寒涼,食之可祛體內之火氣,同時能滋陰,養脾胃,尤其適宜陰虛體質人實用。脾胃虛弱的人經常吃鴨肉,不但能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還能調養脾胃,從而影響到身體對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對人大有好處。 [2]
相剋
鱉:鱉肉為鱉科動物甲魚的肉,具有滋陰涼血之功效。鴨肉屬寒性,而鱉也屬寒性,所以不宜配食。久食令人陽虛,水腫腹瀉。
黑木耳: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栗子:同食容易引起中毒。
兔肉:同食容易引起腹瀉。
雞蛋:鴨肉忌與雞蛋同食,否則會大傷人體中的元氣。
忌與楊梅、核桃、胡桃、大蒜、蕎麥等同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