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焕彩沟汉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焕彩沟汉碑

中文名称;焕彩沟汉碑

地理位置;哈密市以北约45公里

景点级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焕彩沟汉碑位于哈密市以北约45公里处。1990年焕彩沟汉碑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情况

沿哈巴公路,入东天山南山口,在公路东侧有一块独立的巨石,即是焕彩沟汉碑。碑体呈四方形天然灰白岩石,三面刻有碑文,共10行,每行1-12个字不等,由于干余年风吹日蚀,字迹模糊不清。

焕彩沟汉碑体长33.2米、宽3米、高2米的方体天然石头。碑的南侧右端残存汉文"维汉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和"沙海"字样,初刻于东汉。碑的西面左端刻有两行楷书,隐约可辨首行"唐姜行本"四字及末行"贞观""十四年六月",为唐人利用汉碑而刻。"焕彩沟"三个大字是清代所刻。[1]

相传这里曾是唐代樊梨花行军途中休整的地方。因为从这里越往山里走,天气会越凉,若回头往山外走,天气则会越热,所以樊梨花才传令人马在此停留,进行了点将换装,并为死难将士在这里准备了棺木,当时人们见此情景,便给此处留名叫棺材沟。棺材沟一直沿用到清代,一次宁远大将军岳钟琪路过这里,听说这条沟叫棺材沟,觉得很不好听,也不吉利,又看到沟内那斑斓夺目的众多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便下令改为今日的焕彩沟

南山口附近的洪积扇上有一座8米见方,高达10米的烽火台,西侧岗阜上亦有烽燧残留痕迹,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天气概况

焕彩沟汉碑位于哈密市以北,哈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民间流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晚间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哈密谚语。山区以外的市辖区域,年最大日较差26.7℃,年极端最高气温43.9℃,年极端最低气温-3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