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焚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焚風是中國科技名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名詞解釋

焚風(Foehn)是由於空氣作絕熱下沉運動時,因溫度升高濕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種乾熱風 。

焚風常出現在山脈背風坡,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範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乾熱的一種地方性風。在高壓區,空氣下沉也可產生焚風。

形成原因

焚風是山區特有的天氣現象。它是由於氣流越過高山後下沉造成的。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時,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這就是說,當空氣從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會升高20℃以上,使涼爽的氣候頓時熱起來,這就是「焚風」產生的原因。

台灣台東市焚風的形成就是西南氣流在越過中央山脈後,濕氣遭到阻擋,水汽蒸發從而形成了乾熱的焚風。

影響

消極影響

「焚風」在世界很多山區都能見到,但以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原蘇聯的高加索最為有名。阿爾卑斯山脈在刮焚風的日子裡,白天溫度可突然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氣會變得像盛夏一樣,不僅熱,而且十分乾燥,經常發生火災。強烈的焚風吹起來,能使樹木的葉片焦枯,土地龜裂,造成嚴重旱災。

焚風的害處很多。它常常使果木和農作物乾枯,降低產量,使森林和村鎮的火災蔓延並造成損失。十九世紀,阿爾卑斯山北坡幾場著名的大火災,都是發生在焚風盛行時期的。焚風在高山地區可大量融雪,造成上遊河谷洪水泛濫;有時能引起雪崩。如果地形適宜,強勁的焚風又可造成局部風災,颳走山間農舍屋頂,吹倒莊稼,拔起樹木,傷害森林,甚至使湖泊水面上的船隻發生事故。

2002年11月14日夜間,焚風在奧地利部分地區形成強烈風暴,並以高達160公里的時速襲擊了所有農田和村莊。焚風暴所過之處,數百棟民房屋頂被風颳跑或壓垮,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或折斷,電力供應和電話通訊中斷,公路鐵路交通受阻。此次焚風造成二人喪生,以及數百萬歐元經濟損失。

在高山地區,焚風還會造成融雪,使上遊河谷洪水泛濫,有時還會導致雪崩。

此外,焚風天氣出現時,許多人會出現不適症狀,如疲倦、抑鬱、頭痛、脾氣暴躁、心悸和浮腫等。醫學氣象學家認為,這是由焚風的乾熱特性以及大氣電特性的變化對人體影響引起的。

積極影響

焚風有時也能給人們帶來益處。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積雪深厚,春天焚風一吹,不要多久,積雪會全部融化,大地長滿了茂盛的青草,為家畜提供了草場,因而當地人把它稱為「吃雪者」。程度較輕的焚風,能增高當地熱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樹的成熟期,所以原蘇聯高加索和塔什干綠洲的居民,乾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風」。

分布

焚風往往以陣風形式出現,從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風最早是指氣流越過阿爾卑斯山後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山峪 形成的一種熱而乾燥的風,美洲的落基山、俄羅斯的高加索都是與阿爾卑斯山齊名的盛產焚風之地。在中國各地也可以見到它的蹤影,如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二郎山等高大山脈的背風坡,都有極為強烈的焚風效應。地處太行山東麓的石家莊年平均焚風為19天,最多的年份可達49天。

在世界各地山脈幾乎都有類似的風,對類似的現象還有類似的地區性的稱呼,比如在中國的四川瀘州地區稱這樣的風為火風,智利的安第斯山脈這樣的焚風被稱為帕爾希風(Puelche),在阿根廷同樣的焚風被稱為Zonda,美國落基山脈東側的焚風叫欽諾克風(Chinook),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被稱為聖安娜風(Santa Ana),在墨西哥被稱為倉裘風(Chanduy)。一般來說,在中緯度相對高度不低於800~1000米的任何山地都會出現焚風現象,甚至更低的山地也會產生焚風效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