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焮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焮麻,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滇藏荨麻Urtica mairei Lev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劳伤疼痛,疝痛,小儿惊风,吐乳,妇女产后体虚,水肿,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形态特征

滇藏荨麻,又名云南荨麻。多年生草本,有较长的木质化根状茎。茎粗状,高约1米,四棱形,密生或疏生刺毛和短柔毛,少分枝。叶草质,宽卵形、稀近心形,长6-14厘米,宽5-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缺刻状的重牙齿或具多数有规则的裂片,裂片近三角形,裂片间距0.7-2厘米,其边缘具数枚细牙齿,上面疏生刺毛和糙毛,下面(尤在脉上)密生或疏生刺毛和密生短柔毛或短粗毛,钟乳体点状,稀短杆状,基出脉常5条,下部一对较短而细,上部一对伸达中部裂片尖或与相近的侧脉网结,侧脉3-5对;叶柄长3-8厘米,密生或疏生刺毛和短柔毛;托叶每节2枚,在叶柄间合生,草质,长圆形或宽卵状长圆形,长10-15毫米,先端钝,具纵肋7-10条,两面生微柔毛,有时疏生刺毛,钟乳体点状。雌雄同株,雄花序生下部叶腋,雌花序生上部叶腋;花序圆锥状,开展,长过叶柄,序轴有刺毛和短柔毛。雄花几乎无梗,在芽时径约1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裂片卵形,外面疏生微糙毛;退化雌蕊碟状,具柄,长约0.3毫米;雌花几乎无梗。瘦果矩圆状圆形,稍扁,长约1毫米,表面有不明显的细疣点;宿存花被片4,在基部合生,内面的二枚与果等大,外面的二枚小,近圆形,长及内面的三分之一,外面被微糙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1]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谷林下。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图说》:“主治中风不语,咳嗽吐痰,小儿惊风,一切风证,服之最良。煎水洗疮,最效。”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痒。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痛,劳伤疼痛,疝痛,水肿,毒蛇咬伤,皮肤瘙痒,小儿惊风吐乳,妇女产后体虚。”

药理作用

降低BPH大鼠的前列腺指数、酸性磷酸酶含量、增加卵磷脂小体密度,改善其前列腺组织的病变程度。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温。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劳伤疼痛,疝痛,小儿惊风,吐乳,妇女产后体虚,水肿,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

1、治风湿疼痛:用焮麻根适量泡酒3-5天后服用。每服5-10ml,日服2次。

2、治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毒蛇咬伤:用焮麻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3、治麻风:用焮麻干品12-18g。水煎服。(1-3方出自《文山中草药》)

采集加工

四季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