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煙囪效應

煙囪效應。原圖鏈接

煙囪效應(英文:Stack effect),是指戶內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它是令高層建築火災加劇的原因之一。在低層火災造成的熱空氣,經豎井向上流動,使高熱氣體不斷在通道的頂部積聚,結果會在大廈頂層製造另一個火場,危及前往天台逃生者的生命安全。[1]  

目录

简介

最常见的烟囱效应是火炉、锅炉运作时,产生的热空气随著烟囱向上升,在烟囱的顶部离开。因为烟囱中的热空气散溢而造成的气流(Draft),将户外的空气抽入填补,令火炉的火更猛烈。 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亦可以是逆向的。当户内的温度较户外为低(例如夏天使用空调时),气流可以在烟囱内向下流动,将户外空气从烟囱抽入室内。

烟囱效应的强度与烟囱的高度、户内及户外温度差距以及户内外空气流通的程度有关。

在高楼大厦的环境内,烟囱效应可以是令火灾猛烈加剧的原因。在低层发生的火灾造成的热空气,因为密度较低,经电梯槽或走火通道内得以往上流动,使高热气体不断在通道的顶部积聚,结果是使火势透过这种空气的对流在大厦的顶层制造另一个火场。不但使扑救变得更困难,更会危及前往天台逃生的人员的生命安全。

烟囱最初的应用形式就是筒状的物体,安装在厨房或锅炉房等进行燃料燃烧的地方,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从上部出风口排出热烟气,外面的新鲜冷空气从入口被卷入,增加了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燃料更加充分的燃烧,增强了火势。在锅炉房等这些地方,烟囱起到了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的作用。

这种利用热空气上升,有拔风作用的烟囱效应,在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领域里被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热压差实现自然通风就是利用的"烟囱效应"原理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在建筑上部设排风口可将污浊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而室外新鲜的冷空气则从建筑底部被吸入。热压作用与进、出风口的高差和室内外的温差有关,室内外温差和进、出风口的高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明显。在建筑设计中,可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如楼梯间、中庭、拔风井等满足进排风口的高差要求,并在顶部设置可以控制的开口,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出,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与风压式自然通风不同,热压式自然通风更能适应常变的外部风环境和不良的外部风环境。

烟囱效应不仅实现了自然通风,它在双层玻璃幕墙中的使用,还有效的阻挡了热量的传递,降低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达到了节约建筑能耗的作用。

概述

煙囪最初的應用形式就是筒狀的物體,安裝在廚房或鍋爐房等進行燃料燃燒的地方,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從上部出風口排出熱煙氣,外面的新鮮冷空氣從入口被捲入,增加了燃料燃燒所需要的氧氣,使燃料更加充分的燃燒,增強了火勢。在鍋爐房等這些地方,煙囪起到了拔火拔煙,排走煙氣,改善燃燒條件的作用。

最常見的煙囪效應是火爐、鍋爐運作時,產生的熱空氣隨著煙囪向上昇,在煙囪的頂部離開。因為煙囪中的熱空氣散溢而造成的氣流,將戶外的空氣抽入填補,令火爐的火更猛烈。

逆向的煙囪效應

煙囪效應亦可以是逆向的。當戶內的溫度較戶外為低(例如在夏季時使用空氣調節),氣流可以在煙囪內向下流動,將戶外空氣從煙囪抽入室內。煙囪效應的強度與煙囪的高度,戶內及戶外溫度差距,和戶內外空氣流通的程度有關。氣壓與煙囪高度的關係-高度越低壓力越大,而壓力對高度的曲線斜率與密度成正比,因此內部高溫區的斜率較外部低溫區平緩。煙囪上下的壓力差比外面冷空氣小。

加劇原因

高樓結構如大煙囪

在高樓大廈的環境內,煙囪效應可以是令火災猛烈加劇的原因。在低層發生的火災造成的熱空氣,因為密度較低,經電梯槽或走火通道內得以往上流動,使高熱氣體不斷在通道的頂部積聚,結果是使火勢透過這種空氣的對流在大廈的頂層製造另一個火場。不單使撲救變得更困難,更會危及前往天台逃生者的生命安全。

現代的賓館和飯店,很多都是高層建築,樓梯間、電梯井、電纜井、垃圾道等豎井林立,如同一座座大煙囪;還有通風管道縱橫交錯,延伸到建築的各個角落,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產生煙囪效應,使火焰沿著豎井和通風管道迅速蔓延、擴大,進而危及全樓。

共享中庭成拔風煙囪

在高樓大廈的環境內,煙囪效應可以是令火災猛烈加劇的原因。一旦發生火災,在有共享中庭、豎向通風(排煙)風道、樓梯間等具有類似煙囪特徵的部位就成了拔風的「煙囪」,加速火勢的蔓延,建築物越高,「煙囪效應」越明顯。

經試驗測試數據顯示,一座高度為100米的建築(約30層),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氣順豎向管井擴散至頂層只需要30秒,瞬間整棟建築即可形成「立體火場」。在低層發生的火災造成的熱空氣,因為密度較低,經電梯槽或走火通道內得以往上流動,使高熱氣體不斷在通道的頂部積聚,結果是使火勢透過這種空氣的對流在大廈的頂層製造另一個火場。「煙囪效應」不單使撲救變得更困難,更會危及前往天台逃生的人員的生命安全。[2]

 
京阿尼大火螺旋梯加速火勢蔓延。原圖鏈接

相關新聞

螺旋梯火勢加速猛烈

日本知名動畫製作公司「京都動畫」前天遭兇嫌闖入潑灑汽油縱火,因室內採開放空間並有一座直通各樓層的螺旋梯,導致火災時「煙囪效應」、火勢與煙霧迅速蔓延竄升,釀成34死慘劇,另35人受傷,不僅寫下日本近20年來死傷最大慘重的縱火案,也被喻為動畫界浩劫、黑暗的一天![3]

火龍沿天井快速竄燒

台灣台北新莊發生一起三死兩傷火警慘劇!一棟十樓高住宅大樓的三樓昨突然起火,火苗因煙囪效應,從大樓中央天井向上竄至樓頂,火蛇因遮雨棚擋住,轉而衝入十樓住家猛燒!三樓發生火警時,煙流、熱流沿天井向上流竄,遇天井遮雨棚再向下輻射,造成「反輻射現象」,但因底層冷空氣補進來,煙流、熱流阻塞在十樓與遮雨棚之間,被逼流向側面,加上易燃物助燃,致火勢一發不可收拾。住戶在天井頂端設遮雨棚,加上大樓住戶將天井窗台外推,導致天井口徑大幅縮小,形成細長煙囪狀,濃煙竄升,熱能無處排出而聚熱,高溫不斷蓄積在十樓,火苗濃煙被迫鑽入十樓釀災。[4]

影片

新北消防告訴你甚麼是煙囪效應,3樓燒到17樓居然只要短短3分鐘
【科學不一樣】煙囪效應加上風力 烽火爆難以撲滅
透天厝「室內梯」易使火勢竄升 消防局:煙囪效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