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熊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熊村镇,是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辖镇,地处黎川县东南部,东连坊坪,南接潭溪,西邻湖坊,北与福建光泽的李坊乡接壤。熊村镇镇政府驻地距黎川县城18公里,熊村镇设1个街道委员会,12个村委会,109个村民小组,120个自然村。辖熊村居委会,坊坪村、甘竹村、桃上村、张家岭村、上街村、下街村、岭下村、邱源村、洙岩村、磜溪村、中站村、极高村等12个村委会。常住人口12145人(2017年)。[1]

中文名称: 熊村镇

外文名称: Xiongcun Town

别 名: 熊村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熊村居委会,坊坪等12个村委会

电话区号: 0794

邮政区码:344611

地理位置:黎川县东南部

面 积: 128.59平方公里

人 口: 12145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赣F

地理资源

熊村镇的山地面积为140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为62%。熊村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间平坦,版面呈“V”字形状。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水田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可种植水稻、白莲和其他经济作物。山地面积广阔,林木葱茏茂密,植被良好。主要植物资源有毛竹、松木、杉木等,丰富的木竹资源,为发展竹木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水资源也十分丰富,熊村镇境内主干河流全长12公里,其他大小溪流纵横密布。地下蕴藏有金矿、钨矿、大理石等各种矿产品及日流量为80吨的优质矿泉水资源。黎川县潭下铜铅锌矿:位于黎川县境内熊村镇,距黎川县城东南面约19公里,距熊村镇直线距离约5公里,矿区至熊村镇有简易公路相连,交通尚为便利,矿区面积为2.28平方公里.矿区矿脉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黄铜矿、方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孔雀石,因此矿区矿脉的工业类型主要为硫化矿,次为氧化矿。矿区保有矿石储备为108251吨,可采矿石储量为75775.7吨。

自然景观

熊村镇境内山川秀丽,景色优美,东南部山区群峰连绵,层峦叠翠,潭下林场风景迷人。并有风潭、雨潭、九龙潭等天然避暑胜地。境内疏密相同的村庄,或依山傍水,修竹茂林环绕,或四周衬展,阡陌纵横。政府驻地熊村圩,人烟稠密,街巷网列,溪流叉港贯穿,小桥纵纬经跨,比比相邻。新建街道,为宽阔的水泥路面,两旁商店鳞次,整洁美观。行人熙来攘往。一栋栋楼房色彩纷呈,错落有致,繁华的农贸市场,买卖兴隆,生机蓬勃。熊村的冬笋、春笋久负盛名,茶薪菇、爆花菇、草菇日渐形成规模,成为一大支柱产业。

经济发展

农业历来为熊村镇国民经济的主体,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的68%,农业年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2%,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改变了过去单一粮食生产格局,农、林、牧、副、渔业得到全面的发展。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2128万元,比1990年增长41.2%,工业总产值为61万元,比1990年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比1990年增长52%。 熊村镇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及特色企业,当今镇属企业有8家,个体工商户达160余家。烤烟生产,白莲种植,“三菇”产业正在该镇悄悄升起。2000年熊村被列入江西省重点示范小城镇之列,熊村为全县入闽重镇,为附近几个乡镇农副产品物质交易中心,也是闽赣交界地物质集散点之一。每三天一圩,每逢圩日,本县各乡镇和邵武、光泽的客商汇集这里,采购农副产品及推销各自商品,边界贸易异常活跃。2006年全镇完成生产总产值19746万元,比2001年增加了4990万元,年均增长6%。实现财政收入361万元,比2001年增加了169万元。2008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3245万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可达560万元,同比2007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同比增长15%200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237万元,同比增长15%;全年财政任务679万元,实际完成709.57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其中国税55.07万元,地税582.3万元,财政72万元),同比增长26.7%。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36元,同比增长20%。2010年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25亿元增加到1.9亿元,年均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7000多万元,年均增长30.5%。财政收入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收入逐年增长,2010年达到1070万元。全镇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了山上种树育竹,田里种烟种菜,棚里种菇,栏里养三元杂交猪的立体化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农民致富产业增多,增收步伐加快,农民年人纯收入达到5760元。

农业

农业是熊村镇国民经济的主体,农业人口占熊村镇人口的68%,农业年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2%,通过调整产业结构,2000年熊村镇工农业总产值为2128万元,熊村镇的冬笋、春笋久负盛名,迅速发展的茶薪菇、爆花菇、草菇日渐形成规模,成为一大支柱产业。熊村镇属企业有8家,个体工商户达160余家。烤烟生产,白莲种植,“三菇”产业正在熊村镇悄悄升起。2000年熊村被列入江西省重点示范小城镇之列,熊村为黎川县入闽重镇,黎川县各乡镇和邵武、光泽的客商汇集这里,采购农副产品及推销各自商品,边界贸易异常活跃。熊村镇已开通的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在熊村镇设有互通立交,这意味着熊村镇已融入沿海经济圈,成为内陆经济与沿海经济的前沿阵地。熊村镇各村村村通公路。邮电通信发展迅速,1992年开通程控电话,2000年开通手机,熊村镇电话电话用户已超过2200户,手机用户超过1000户。

招商引资

全镇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工贸经济蓬勃发展。几年来共引进项目13个,总投资8000万元,项目涉及木竹加工、矿业、食品加工、鞋服加工、小水电开发、鳗鱼养殖等多个领域。总部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人口

2005年熊村镇计划生育情况:出生数213人,人口出生率14.20‰,自然增长率8.24‰;2006年出生数256人,人口出生率13.85‰,自然增长率7.84‰;2007年出生数265人,人口出生率13.76‰,自然增长率7.82‰;2008年出生数269人,人口出生率16.07‰,自然增长率13.08‰;2009年出生数254人,人口出生率14.94‰,自然增长率12.23‰;2010年出生数246人,人口出生率13.33‰,自然增长率7.62‰;2011年出生数225人,人口出生率13.57‰,自然增长率8.10‰;2012年出生数236人,人口出生率13.47‰,自然增长率7.25‰。常住人口12145人(2017年)。

社会事业

全镇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集镇功能日趋完善。几年来,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小城镇建设走在全县各乡镇前列。初步完成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建成了具有较高品位的新区新街,实施了标准化烟站、自来水工程、综合文化站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镇容镇貌、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的改善。全镇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几年来共建设公益项目27个,资金总额达812万元。其中修建村级水泥公路30公里,新建或改建村级活动场所6个,新建教学楼3栋,修复农田水利26处,新建移民搬迁点2个,完成新农村示范点建设13个。全镇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环境根本性转好。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实施“和谐平安创建工程”,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有力地维护了一方稳定。全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认真抓好救济、救灾和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切实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认真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医疗环境不断改善。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活动,群众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

城镇建设

在没有列入“江西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前,熊村的历届领导班子对城镇建设都情有独钟,早在八十年代就对熊村的建设构思了远景蓝图,针对熊村的地形地貌,实施了“一河两岸”的建设方案,街面房屋楼屋整齐划一,为城镇发展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列入“江西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后,为了实现新的跨越,镇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实行了瞻前性的定位,聘请了江西省煤矿设计院的专家对熊村的小城镇建设作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编制了《熊村镇总体规划》、《近期远期建设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给排水规划》等,绘制了总体规划图,配在文体说明书,并经抚州市专家组论证通过和镇人民代表大会举手表决。高起点的总体规划,为熊村的超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规划蓝图

熊村既是一块新开的“处女地”,也是一张可画最新最美蓝图的白纸,对于熊村小城镇的建设,每下一点“墨”都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根据规划,京福路的开口处为小城镇建设的新开发区,既有商贸街,又有行政、文教、工业、仓储等各个功能区,为了坚持规划的延续性,对新区的各种设施进行了超前定位,请城建部门绘制了详细的功能区位建设设计图,对街道宽度、楼层高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了实现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目标,与深圳市海光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新区的合同,由海光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用于前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启动市场运作机制,对土地级差实行招投标用于开发,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要求,严格土地市场管理,控制土地供需比例,做到合理开发。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00多万元熊村宾馆已开张营业,现由于经营困难,宾馆被迫结业;在打造城镇精品方面,投资了100多万元新建了熊村中学教学主楼和学生宿舍食堂;投资500万元正在新建日供水4000吨的自来水厂,正在着手筹建之中;3.5万千伏安的输变电站已经入网运营;穿境而过的福银高速公路熊村互通已通车多年。

教育事业

黎川县熊村镇中心小学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主要负责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学校在致力于建立健全多项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的同时,立足于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对教师管理队伍情感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大家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全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一支重责任、讲奉献、有干劲、肯钻研的教师队伍正在我校形成。在学生教育方面,学校一直能自觉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专长。熊村中学创办于1958年,其前身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熊村分校”,1969年改建为“永红五.七中学”,1975年更名为“黎川县熊村中学”。学校位于黎川县熊村镇,毗邻福银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花坛、草坪、常绿乔木掩映成趣。在各级政府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下,熊村中学各项工作优先发展。

卫生事业

2005年熊村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情况:在岗人数16人,业务总值26.5万元;2006年熊村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情况:在岗人数16人,新增设备心电图,业务总值27.6万元;2007年熊村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情况:在岗人数17人,新增设备:阿洛卡黑白超声诊断仪一台、正用保健制氧机一台、全自动洗胃机一台、综合产床一台、尿液分析仪一台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业务总值29.6万元;2008年熊村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情况:在岗人数18人,新增设备:X线机一台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一台,业务总值46.8万元;2009年熊村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情况:在岗人数18人,无新增设备,业务总值84.9万元;2010年熊村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情况:在岗人数18人,无新增设备,业务总值76.1万元;2011年熊村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情况:在岗人数18人,新增设备:彩超一台、心电图机一台和酶标分析仪一台,业务总值52万元;2012年熊村镇中心卫生院发展情况:在岗人数18人,新建预防接种门诊,周转房一栋,业务总值78.5万元。

视频

聂仕雄深入熊村镇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