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燕山期,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早期(199.6-133.9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燕山运动[1]或称燕山事件。
概述
燕山期,是中国地质学家翁文灏(1927, 1929)最早提出的术语,用来表述以侏罗纪为主发生的构造事件。后来一些学者把燕山期扩大到包括整个白垩纪的构造运动在内,并不妥当,因为早白垩世以后的构造运动的特征和侏罗纪完全不同。鉴此,不少学者把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早期的构造期称为早燕山期,而把早白垩世早期至古近纪、古新世的构造期称为晚燕山期。万天丰(2004)建议恢复翁文灏最初的定义,把早燕山期仍叫做燕山期,而把晚燕山期另叫作四川期。
构造活动
燕山期对于中国的东部地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由于鄂霍次克板块和伊邪那岐板块先后与欧亚板块东北部碰撞,不仅造成了包括中国东部在内的大面积地区的褶皱隆起,形成李四光命名的“新华夏构造体系”[2],而且使欧亚板块逆时针旋转了30度,使这一板块逐渐接近现在的取向。相比之下,燕山运动对中国西部的地质影响就十分微弱。
具体来说,鄂霍次克板块前缘的一个碎片完达山——西锡霍特阿林地块在中国东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了完达山碰撞带,这是燕山期中国大陆上唯一的碰撞带。与此同时,伊邪那岐板块在相当于今日本列岛、琉球列岛的地方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中国东部原先已经存在的几条断层带——如绍兴——十万大山断层带、阴山北——西拉木伦断层带、郯城-庐江断层带出现剧烈活动,特别是郯城——庐江断层带,此时继续向北发育,直抵今哈尔滨和中俄边境。
此外,原来一些板块内软弱的地区,这时也发育出大型断层,如尚义——平泉断层带、辽西断层带、大兴安岭东侧断层带、太行山东侧断层带、沧东-聊城断层带、雪峰山断层带等等,至今仍有活动。其中,阴山北-西拉木伦断层带和郯城——庐江断层带、大兴安岭东侧-太行山东侧断层带在今燕山地区相会,使这一地区的岩石圈十分软弱,发生了大规模的拗陷,接受了厚达35.4千米的沉积。
大量断层的出现,还造成了燕山期中国东部强烈的岩浆活动。其中华南地区(特别是福建沿海地区)的岩浆活动更为剧烈,这可能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地壳在莫霍面处发生滑脱,大陆性的地壳直接推覆到了大洋性的地幔岩石圈之上。在这些岩浆活动中喷出或侵入的岩浆增加了华南地区岩石圈的刚性,从而使之在以后的构造运动中相对比较稳定,在今天也是中国地震较少出现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东部因碰撞褶皱而形成山地和深谷的同时,中国中西部地区在近东西向的张裂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其中鄂尔多斯盆地现在在地貌上已经不存在)。更西部的地区则构造活动微弱,很多地区的沉积基本没有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