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燧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燧石
原圖鏈接  


燧石燧石俗称火石,是比较常见的硅质岩石,燧石质密、坚硬,多为灰、黑色,敲碎后具有贝壳状断口。

矿石分类

燧石 [1] (石英变种) Quartz var. Chert根据其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 1.层状燧石:多与含磷和含锰的黏土层共生,分层存在,单层厚度不大,但总厚度可达几百米,有块状和鲕状的区别。 2.结核状燧石:多产于石灰岩中,有球状卵状棒状盘状葫芦状、不规则状等结核体,一般只有5-15厘米,大的可达1-2米。 燧石由于坚硬,破碎后产生锋利的断口,所以是最早为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所青睐,绝大部分石器都是用燧石打击制造的,燧石和铁器击打会产生火花,所以也为古代人用作取火工具,中国古代常用一小块燧石和一把钢制的“火镰”击打取火,所以燧石也叫作火石,燧石枪也是利用扳机击打火石引发火药的。现代利用燧石的坚硬性质,将燧石作为研磨的原料。

矿物成分

燧石学组成:SiO2、Si46.7%,含不同数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

石英岩屑  

在碎屑岩中,石英多指的是单晶石英,而复晶石英则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个石英晶体复合形成的碎屑。复晶石英可能是微晶燧石、细粒的石英岩或者是火成的或变质成因的较粗粒的结晶石英。而严格来讲,石英岩屑是复晶石英中的一种,大部分情况下是指变质石英岩的碎屑,有时也包括那些由比燧石中石英晶粒较粗的,晶粒轮廓清晰,多边形边缘平直的石英集合体组成的细粒石英岩。但是,在实际鉴定工作当中,当砂岩中出现少量较粗粒的复晶石英以及一些脉石英时,常会将其放入石英岩屑栏中。

硅质岩屑

在最近出版的第二版《中国沉积学》中,作者为了不使其与三级分类命名中的硅质相混淆将硅质岩称作“硅岩”。硅质岩主要指自生硅质矿物含量可达70%~80%的沉积岩,不包括主要由碎屑石英组成的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在欧美的地质学及海洋学文献中,大多把固结的硅质岩统称为燧石,然后在燧石名称前冠以能反映岩石产状、成分、结构和构造等特征的附加名称,如硅藻质燧石、鲕状燧石、结核状燧石、层状燧石以及黑色燧石等。根据硅质岩中所含杂质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也可有不同的名称,常见的有碧玉,因含有赤铁矿而显红色;火石,含有质而呈灰黑色;瓷状岩,也呈白陶土,是一种陶土状结构的硅质岩,主要由蛋白石组成,并含有泥质和钙质。硅质岩中的硅质矿物主要有蛋白石玉髓石英。蛋白石为非晶质,不稳定,易脱水重结晶而形成隐晶石英,仅见于新生代硅质岩中。玉髓是一种纤维状的石英,进一步脱水重结晶变为微晶石英。硅质岩中的石英都为自生石英,大多由蛋白石和玉髓重结晶形成。通常情况下,硅质岩几乎全由硅质矿物组成,在某些结核状或与其他岩石呈互层的层状硅质岩内,其他矿物可能稍多一些,如与页岩互层的硅质岩可含一些粘土矿物和其他杂质(包括有机质);与碳酸盐岩互层的硅质岩或产于碳酸盐岩互层的结核状硅质岩可含一定数量的碳酸盐矿物;燧石铁建造中的硅质岩常含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或菱铁矿等。

燧石

在现行的石油系统行业标准中,燧石还是被归入石英类中的。在早期出版的《沉积岩》中,将硅质岩称为燧石。也就是说,在薄片鉴定中,燧石和硅质岩基本上是指同一类碎屑。在佩蒂庄的《沉积岩》中第十一章为“非碎屑沉积物”,里面用大量篇幅对燧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面是摘自佩蒂庄《沉积岩》中对燧石的一些描述及解释。燧石是由一种或几种形式的氧化硅——蛋白石、玉髓(微晶质纤维状石英)或微晶质石英——组成。在显微镜下,燧石是一种无色的、非常细粒的微晶质石英集合体。在某些燧石中,如果没有受到基质重结晶的太大破坏,圆形或椭圆形的清晰取代表放射虫。在针状燧石中,硅质海绵骨针很丰富。在最高的放大倍数下,燧石的单个颗粒通常显示一种与相邻颗粒有区别的纤维状波状消光。一些较年轻的燧石含有均质物质,其中可能或多或少见到产生偏光的斑点。这些斑点十分可能是石英的雏晶——原始的非晶质氧化硅凝胶去玻化的第一步。象火山玻璃的蛋白石氧化硅,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全变为结晶质。较老的燧石(全部都是前寒武纪的)现在全然由一种细粒的镶嵌状石英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一些燧石显示有边界很好的多面体石英;另外一些不太致密的含有大量似气泡的孔,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孔隙多到使燧石象炉渣一样。据认为,这些孔隙是被水所充填的。有些燧石相对地不纯,在显微镜下,显示在整个燧石体上分散着碳酸盐,这些含有碳酸盐包裹物的燧石从含有少量分散的方解石或白云石菱面体的燧石一直过渡到含有大量碳酸盐菱面体相互接触的岩石,形成一种似海绵的网,它的孔隙充填了蛋白石和玉髓。碳酸盐可能均匀分布在整个燧石内;在另外的情况下,它可能聚集成纹层,变得易于受到风化。除方解石或白云石外,菱铁矿可能产于含铁层伴生的陶瓷状变岩中。鲕状燧石是一个特殊的种类,这种燧石显示有大量的鲕状体,由微晶质石英和同心构造的玉髓组成。大多含有一种圆化很好的石英核心,它被次生的石英所包围,与碎屑颗粒之间充填了细粒结晶的石英镶嵌物。有些岩石在外表上与燧石非常相似,如硅化的凝灰岩。这些岩石与真正的燧石的区别是它们含有玻璃状物质,但它们有时与各向同性的蛋白石针状体和其他弯曲的构造有些难于区别。 燧石是最广泛的化学成因的硅质岩石,它主要是在碳酸盐宿主岩中以结核状分凝物产出和以区域展布的层状沉积产出。燧石结核是很不规则的,通常为无构造的微晶质氧化硅的致密团块。这样的结核团块从多少有点规则的直径2-5厘米的盘形到很不规则的更大的结核体,长达20-30厘米。这些物体的形态变化无穷,但更大的那些,虽然有圆滑的轮廓,它们是以瘤状的或多瘤的外表为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核平行层理延伸,通常沿着一定的层理面聚集。在某些石灰岩中,它们多到足以链接成或多或少的连续的层,尽管是不规则的或“波状”的层。含燧石的层可能程度不同地有韵律间隔。层状的燧石是沉淀的氧化硅最引人注目的产状。它们不仅组成整个地层,而且可以很厚,又常是区域性地展布。一般厚达若干米,并曾发现过一百米或更厚的。层状燧石从外表上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克拉通的燧石,它们与浅水石灰岩和石英砂岩相伴生——与稳定的陆棚有关。第二类是地槽的燧石或与推断为深水聚集物——硅质黑色页岩有关。推测它们类似于深海的放射虫软泥和硅藻软泥。第三类燧石是与蒸发岩相伴生或至少与超盐度沉积有关。关于燧石的成因,主要的意见似乎倾向于石灰岩和其他碳酸盐岩中发现的结核状燧石是交代成因的。但也有人主张燧石结核是直接由沉淀在海底的硅胶团块形成的。总之,燧石是多种成因的岩石。没有简单的生成方式可以适用所有的燧石。[2]

矿物特征

α-石英以其晶形,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为其特征,如由β石英转变而来,则保持六方双锥的假象;它的特点是产状具有局部性,常呈结核状,透镜状或条带状夹层等,不组成稳定的硅质岩层。

成因产状

α-石英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许多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β-石英产于酸性火成岩或浅成岩中,常以斑晶出现;属于低温热液的胶体成因产物,主要产于喷出岩的孔洞中

结构构造

晶体形态 三方偏方面体晶类,常发育成完好柱状晶体。常见单形有:六方柱m、菱面体r和z、三方双锥s及三方偏方面体x等,柱面有横纹。

晶体结构 晶系和空间群:α-石英属三方晶系,P312;β-石英属六方晶系,P622;晶胞参数:α-石英:a0=4.91埃,c0=5.40埃;β石英:a0=5.01埃,c0=5.47埃; 粉晶数据:3.342(1)4.257(0.22)1.8179(0.14)

物理性质

硬度:7 比重:2.53g/cm3 解理:无解理 断口:贝壳状断口 颜色:纯净的α-石英无色,因含色素离子或存在色心而呈各种颜色;β-石 英通常呈灰白色、乳白色 条痕:无色或白色 透明度:透明 光泽:蜡状光泽 发光性:摩擦磷光 其他:α-石英具有压电性

光学性质

一轴晶(+),No=1.543-1.545,Ne=1.552-1.554,双反射率=0.0090. 产于水中,可取火。

相关典故

火祖燧人氏取火 关于火祖燧人氏取火的说法,也有两种。人们认为《韩非子·五蠹》的历史记载较为权威:“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燧人钻燧取火,无有疑问。然而,关于燧,有人说是燧石,有人说是燧木。正因有人说是燧木,才有了燧人氏钻木取火之说。说远古时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又称“燧明国”。《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鸮,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这个传说中的燧明国在哪里呢,有人考证说,其据地为邰,所依之山为崦嵫。那么邰是在陕西武功县,崦嵫是在甘肃省,离我们商丘甚远。所以我没有采取钻木取火之说,而采取钻燧取火之说,正如1992年《人民日报》上写的那段话:“传说远古的商丘一带布满山林,有不少燧石裸露在外。部落成员用石块追打野兽时,石块和燧石相撞发出火光,燃着了枯木。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发明钻燧取火。由于钻燧取火不易燃着枯木,后来阏伯便把火种取到一块高地保留,供人们随时点火来用,造福于人类。”击燧石取火的方法从远古到解放初期,商丘一带的农村一直沿用着,只不过先前的以石击燧石,到后来改成了以铁击燧石,名曰:“火镰子”。击燧石取火也好,击燧木取火也罢,反正都是摩擦取火。对于它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中的作用,恩格斯给了高度评价:“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起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这就是说,火,不仅在生活上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而且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上成为巨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相关视频

户外野营用燧石生火真的太方便了,即使被雨淋湿了也不怕!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