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爆竹声声犹在耳(吴联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爆竹声声犹在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爆竹声声犹在耳》中国当代作家吴联平的散文。

作品欣赏

爆竹声声犹在耳

岁月的更替,总是那么仓促而飞速。在岁月的更替中,人们总是还时时想起过去那些萦绕在耳边的鞭炮声。那些鞭炮声总在乡间山道穿梭,在城市上空盘旋,甚至在林间房顶飞舞,给人一种振聋发聩、提振精神的力量。乡亲们说,一听见鞭炮声,浑身就来了劲,像打了鸡血,全身就有了力气,就连喝酒也要多喝一盅,吃肉也要多吃几坨。

老家的二大爷,虽过世多年,但他在鞭炮声中喝酒吃肉的豪迈劲仍历历在目。二大爷是老家出了名的“二杆子”,经不起别人唆使怂恿,只要别人夸他“猫”,他就会顺着杆子往上爬,立马给点颜色就开染房,甚至蹬鼻子上脸。猫,是老家的方言,意为很行很强的意思。比如夸二大爷吃肉喝酒很行,就说他喝酒吃肉很猫。

对于别人的夸奖夸赞,二大爷从不谦虚谦让,也从不避讳推辞,总能轻轻松松欣然接受。二大爷是一个老光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狠角色,长着一脸横肉,络腮胡子挂满了两腮,犹如沟边茂密的丝茅草。一到中年,那丛茂密的丝茅草就变成了银白色,在时光里格外显眼,昭示着二大爷已不再年轻。

二大爷的鼻子大,嘴巴大,眼睛大,耳朵大,脸庞大,脑袋大,总之头上的器官都比较大,只要能大的东西都离奇凸显,因他的样子与屠夫并无二异,并且胸前的胸毛像一滩黑绿色的水草,虽然不是一名正儿八经的屠夫,但大伙儿都叫他吴大屠夫。其实,二大爷并没有杀过猪宰过羊,顶多就是屠夫杀猪时他帮忙捉过猪,刮毛时帮忙刮了几缕毛,拆肠子时帮忙洗了肠。他是根本不敢提刀直接捅向猪喉的,他特别害怕猪血喷涌而出的腥味。一见那腥味,二大爷就会呕哕不止,村里的汉子们还说二大爷那是故意做作,故意殃酸。

二大爷喝酒吃肉就有一个不成文的癖好和嗜好,喜欢在鞭炮声中展示他的能量,特别是哪家过喜事时,他更要显示他的能耐。记得我二叔家结二婶子时,当天客人特别多,鞭炮也特别响,雪花也特别大。他首先备好一挂鞭炮,由村里的好事者执着,然后倒好一大碗酒,选好一满盘肉,只听好事者一声“开搞!”,啪啪的鞭炮声再次响起,二大爷就开喝开吃了。

随着众人的怂恿声不断响起,随着小孩的嬉闹声不断响起,随着鞭炮的爆炸声不断响起,二大爷一口肉一口酒吃得津津有味,喝得回味无穷。鞭炮声一声紧凑一声,一声快速一声,大伙儿的吵闹声一浪高过一浪,二大爷面前的酒和肉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二大爷两眼眯成了一条缝,胖嘟嘟的脸乐成了一朵花,那种快意和惬意自当不言而喻。

二大爷满嘴流油,胡茬上也浸润着酒水和油水,嘴角两边也淌下了两条水线。二大爷一手摸着油光光的嘴唇,一手摸着圆鼓鼓的肚皮,他在鞭炮声中喝酒吃肉的演技,在鞭炮戛然而止中顿时停了下来。二大爷似乎还意犹未尽,依然盯着壶中的酒、锅中的肉浮想联翩,只想再来一个好事者和他打打赌,劝劝喝,再一次乐呵乐呵。

乡亲们虽都不及二大爷那般在鞭炮声中抖抖酒劲,亮亮肉胆,但乡亲们一听到鞭炮声响起,就似乎觉得喜事来了,劲头来了,拼劲来了,乡亲们脸上就会舒展开了,额头的皱纹也会不自然舒缓开去,嘴角就会禁不住向上扬起,就连头顶的头发也会树立起来。

近几年来,从市区到郊区,从城市到农村,烟花爆竹一度被列为禁物在城市和乡村燃放。渐渐地,那种接连不断、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已渐行渐远,成为了人们过往中的美好记忆,也成为了人们铭刻在乡愁里的永远牵挂。其实,人们依旧在想念它,渴盼它,享受它,依然想念浓浓的年味里半夜被鞭炮声惊醒的情景。

在我小的时候,母亲一听到本村或邻村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母亲就会乐呵呵地幽默地说,又在炒苞谷子了。炒苞谷子就是炒爆玉米花,玉米在高温爆花时也会发出清脆的响声。母亲的比喻十分形象,分外贴切,就如她听到雷声震震,就会戏谑地说,天老爷又在拖桌子开席吃饭了。母亲的幽默,母亲的诙谐,总是在不经意间,随着鞭炮声响而绽放,就如春天里盛开的一朵春菊。

记得我大哥结婚有了小孩后,母亲作为奶奶当然心疼不已。母亲在照顾孙子时,总是看不得孙子啼哭。但我的侄女那时候却眼睛水多,动不动两眼就水汪汪的,稍不注意,就哼哼唧唧哭闹不止,少则几分钟,多则半个小时。母亲一点也不含糊,也不嫌烦,总是尽量哄着孩子。

但侄女就攒着那股劲,母亲越是哄着,她越是哭闹,并且愈演愈烈,越来越起劲。实在没办法,母亲只好使出她的“杀手锏”,一边摇晃着孩子,一边学着鞭炮的声音。随着母亲嘴里发出接连不断的“啪啪啪!——”“嘭嘭嘭!——”声,然后发出“嗖!——”“吁!——”的声音,侄女立马笑逐颜开,扑打着身子乐得咯咯咯大笑不止。

但邯郸学步、西施效颦都是徒劳。大哥在照顾侄女侄女哭闹时,大哥学着母亲的做法想逗乐孩子,但不管大哥怎么学叫鞭炮声,虽然他的学叫声更形象更逼真,但侄女就是不吃这一套,即便大哥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又求救于母亲。大哥不知何故,母亲说,这就是隔辈亲的缘故。 [1]

作者简介

吴联平,笔名巴山异人、喳西泰,男,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巴东县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