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爆竹柳 |
爆竹柳(Salix fragilis L.)为乔木,高达20米,胸径可达100厘米。树冠圆形或长圆形,树皮暗黑色,有沟裂;小枝淡褐绿色,较粗壮,无毛,有光泽,萌枝初有短柔毛。黑龙江、辽宁有引种,在哈尔滨市常见栽培。喜生湿地、河边,在干旱地也能生长,颇能耐寒。欧洲、苏联有分布。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爆竹柳
- 拉丁学名:Salix fragilis L.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杨柳目
- 科:杨柳科
- 属:柳属
- 种:爆竹柳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可达50-100厘米。树冠圆形或长圆形,树皮厚,纵沟裂,暗黑色;小枝粗壮,无毛,淡褐绿色,有光泽;萌发枝初生有短柔毛,后光滑。芽长圆形,先端急尖,初生时上部有短柔毛,后无毛。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8-10厘米,宽1-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有光泽,沿中脉生短柔毛,下面苍白色,无毛,边缘具有腺锯齿;叶柄长2-7毫米,上部有腺点及短柔毛或无毛;托叶小,卵形,具齿牙缘,或无托叶。
花序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3-5厘米,粗4-6毫米,有短梗,长约1厘米左右,具有1-3叶,或脱落,轴有短柔毛;雄蕊2,花丝下部有时有短柔毛,花药黄色;苞片黄色或暗黄色;腺体2,腹生和背生;雌花序未见。花期5月。
生长环境
喜生湿地、河边,在干旱地也能生长,颇能耐寒
分布范围
黑龙江、辽宁有引种,在哈尔滨市常见栽培。欧洲、苏联有分布。巴尔干半岛; 大西洋欧洲沿岸; 地中海地区; 欧洲; 小亚细亚地区; 俄罗斯东部;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阿尔泰;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上-托布尔; 美国马萨诸塞; 美国威斯康星; 南斯拉夫戈利亚山; 南斯拉夫亚沃尔山; 前苏联; 前苏联B; 前苏联K; 前苏联北部; 前苏联高加索; 前苏联高加索:北高加索; 前苏联高加索:西外高加索; 前苏联欧洲部分; 前苏联欧洲部分全境; 前苏联中部; 前苏联中亚地区;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 意大利西西里岛
繁殖方法
用插条繁殖,在黑龙江省列为生长较快的绿化树种。
栽培技术
- 插穗处理可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采集插穗, 从生长健壮的单株上,剪取木质化程度较高的1 年生枝条,剪去枝条两端,取中间粗度均匀部分,要求直径在0.8 厘米以上,插穗剪截长度为15~20 厘米,至少保留3~4 个芽,上端距芽1.0~1.5 厘米处平剪,下端斜剪,用塑料绳将插穗每50 根捆成1 捆。
- 插穗贮存春季插穗采集和处理后,采用沟藏法贮存,其贮存期间也是催芽的过程, 沟藏地点应选在苗圃地附近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宽1.0~1.5 米、深1.2 米的贮藏沟,长度根据插穗数量而定。贮藏插穗时,先在沟底铺一层5 厘米湿沙,将插穗按捆倒立放入沟底,沙子的湿度以能够握成团为宜,最上层插穗距地面20~30 厘米,最后覆土略高于地面。贮藏期间温度保持5℃左右,湿度适宜即可。
- 整地扦插前必须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
- 土壤处理扦插前每米2 喷洒敌克松3 克和0.2%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
- 扦插扦插在大田或全光照喷雾床内进行,可采用1.5×3.0 米的畦插,株行距为15×35 厘米,南北走向,插穗由北向南斜插入土中,顶端与地面平行,插后即可灌水或喷水,扦插时要求土层温度稳定于10℃,前3 次灌水每次间隔10 天。
- 抹芽春季扦插后,在萌芽的过程中,去除苗木根茎多余萌芽,留取生长旺盛、健壮的1 个芽。苗期幼苗长到10 厘米时,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每7 天喷1 次,连喷2~3次。
分布区域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山西省, 新疆自治区(国内)
主要价值
木材质软,可供建筑用[1]
参考文献
- ↑ 爆竹柳Salix fragilis Linn.”,植物智,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