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斯基摩星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愛斯基摩星雲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愛斯基摩星雲(Eskimo Nebula)又名為小丑臉星雲,赤經 7h 29m 10.77s,赤緯 +20° 54′ 42.5″,可視面積 1角分,它是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1787年發現的,它距離地球約2870光年,在雙子座(Gemini constellation)內,由於從地面看去,它像是一顆載着愛斯基摩毛皮兜帽的人頭,所以得到了這種暱稱。

在2000年時,美國太空總署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為它拍攝了一張照片,發現這個星雲具有非常複雜的雲氣結構,這些結構的成因仍然不完全清楚。不論如何,愛斯基摩星雲是個如假包換的行星狀星雲,而影像中的雲氣是由一顆很像太陽的恆星在一萬年前拋出來的外層氣殼。影像中清楚可見的星雲內層絲狀結構,是強烈恆星風所拋出的中心星物質,而外層碟狀區,有許多長度有一光年長的奇特橙色指狀物。

觀測情況

科學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拍攝到的照片,顯示星雲的中央是一顆垂死的星球,科學家相信,這星球在一萬年前開始向四周噴射出物質,形成星雲(nebula)。在中央星球的赤道附近,是一環濃厚的物質,而在星球的上下四方是以每小時七萬二千哩運行的星球風 (stellar winds), 將星球四周的物質捲起,形成美麗的泡沫。

照片紅色的地方顯示的是氮(nitrogen),綠色顯示的是氫(hydrogen),藍色是氧(oxygen),而紫色則是氦(helium) 。

發現經過

由於定位的陀螺儀嚴重損壞,哈勃望遠鏡於99年11月終止了工作,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升空對其進行了維修,為了檢測維修後的性能,天文學家將它指向了兩個有趣的目標:「愛斯基摩星雲」與星系群「Abell2218」。愛斯基摩星雲是哈勃望遠鏡於1月10日拍攝的。星系群「Abell2218」照片中的一個不同尋常的紅色天體使天文學家頗感興趣,他們認為,這種獨特的顏色表明,該天體要麼是銀河系中一顆溫度很低的矮星,要麼是哈勃所觀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星系群的巨大質量起到了「引力透鏡」的作用,使它的光芒能被哈勃收到。

壯美死亡

2013年7月11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幅合成圖像,展示NGC 2392的壯美景象。NGC 2392的「皮大衣」實際上是恆星的外部物質,正被每小時5萬公里的風吹離死亡的星核。隨着外層物質的剝離,密集炙熱的星核被超熱氣體包圍。宇航局稱:「這個炙熱星核的表面溫度大約在5萬攝氏度左右,正在速度更快的恆星風作用下噴射外層,速度達到每小時600萬公里。這顆炙熱恆星產生的輻射以及快速和較慢恆星風之間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一個行星狀星雲的複雜的絲狀外殼。最終,這顆恆星的殘餘將發生塌陷,變成一顆白矮星。」

通過將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在X射線條件下拍攝的照片以及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可見光波長條件下拍攝的照片結合在一起,科學家繪製出顏色豐富並且景象令人敬畏的NGC 2392圖像。宇航局指出:「NGC 2392合成圖像的紫色區域採用了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的X射線觀測數據,展示了這個行星狀星雲中央區域溫度達到數百萬度的氣體。圖像中的紅色、綠色和藍色區域採用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展示了這顆恆星正在剝離的外層的複雜結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