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婚礼服(李英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父亲的婚礼服》是中国当代作家李英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父亲的婚礼服
妹妹从父亲楼上的一个木箱里,捧出一件老式的长夹袍和一顶老式帽子。老式长夹袍是大襟式的,面料是过去农村自织的棉布,织工比较细腻,衣服是手工缝制的,针脚细密考究,面料藏青色,看上去年代久远。虽陈旧,但似乎没有摸损的痕迹。老式的瓜皮帽是黑色的,我叫不出是平绒还是什么布料制成的。帽顶有个红绒团做成的饰物,帽子同样年代久远而很少戴过。
妹妹说父亲生前嘱咐过,他去世后把这一衣一帽给他穿上,这是父亲结婚时穿戴过的衣帽,是父亲的婚礼服。
妹妹默默地将那老式帽子递给大哥,给父亲戴上,把古董似的长袍放到父亲身旁。长袍之所以没有套在父亲身上,是因为父亲已穿着厚厚的棉衣,无法再套上这件显小的旧长袍。
上一代人不言爱,生活、生存的重担在肩,也容不得他们浪漫,父亲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深深埋在心底,这婚礼服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们家曾先后搬过五次,建过三次房,最远一次是迁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异乡,最终还是返回了故乡。在最后返迁回故乡之前,母亲已去世先行回到了故土。
父母婚后饱经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包括三年的战乱,六七年的迁徙。在那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不知父母是如何使这旧衣帽不被散落丢失而得以保存的。特别是其中母亲去世后的十几年,父亲又是如何继续将这婚礼服一直保存下来的,更不用说要晾晒清理,以保证婚礼服不霉变腐烂或遭虫咬,男人通常是难有这个细心耐心和恒心的。
单凭着将这婚礼服完好无损地保存近半个世纪,就不是一时的热情所能做到的。
我猜想,起初父母可能是因为婚礼服在他们那个年代是他俩最奢华的服饰,故而婚后舍不得拿出来穿。后来,随着这婚礼服的慢慢过时,逐渐转化成有意义的物品而收藏。母亲去世后,这婚礼服又成了父亲对母亲的思念之物,寄情之物,见物如见人。也许从一开始,这婚礼服就被父亲当作纪念物而收藏。
婚礼服,从父母结婚一直伴他终身,岁月虽然飞逝,但婚礼服依旧,父亲对母亲的眷念,怀念依旧。
父亲穿着他的婚礼服去了,父亲穿着他的婚礼服到天国里去追寻母亲去了。母亲早就在天国向穿着婚礼服的父亲频频招手。父母不会老,他们依然年轻,永恒地年轻,父亲永远在母亲心中,母亲永远在父亲心中,父母永远活在我们子女心中。[1]
作者简介
李英利,1964年出生于山西临猗,运城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