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牌头地处诸暨西南部,北距诸暨市区14.5公里,是一个历史古镇,挟有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又是重要的工业基地,还是重要的文教中心。

目录

基本概况

牌头镇地处诸暨西南部,北距诸暨市区14.5公里,南离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仅48公里,是诸暨的南大门,素有“婺越要冲”之称。辖牌头1个社区和长潭街、斗岩、金龙塔、靖江、九霞、坑西新楼稼坂、牌上、牌头、牌一、前山新三保里山下周、双高、同文、王劳军、西山下、下岭脚、小砚石、新乐、新升、新五、兴埠、新乐一、义井、越峰、中华27个行政村。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浦阳江穿境而过。

全镇区域面积87.65平方公里,截至2006年底,辖27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近6万(其中外来人口近万人)。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13元,综合实力跻身“诸暨市六强、绍兴市十八强、浙江省第六十一位”。[1]

历史沿革

1953年为牌头镇,1958年撤销属上游公社,1981年复建镇。1996年,面积85.9平方千米,人口5.2万人,辖牌头、牌上、义井、小砚石、西山前、西山后、何村埠、中华、王家宅、杨曙霞、植树王、邵友、拜曲、水霞张、下岭脚、王劳军、寺下张、珠村、坑西、樟塔等70个行政村和牌头1个居委会。1999年末辖70村1居,人口52645人,面积85.86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51638人,面积86.75平方千米。2001年末人口50543人(其中非农5107人),面积88平方千米;2002年末人口49785人,2003年末人口49191人。

2005年末,面积87.65平方千米,人口4.88万人,辖牌头1个居民区和牌头、牌上、义井、祭祀、茅山后、三国到地、小砚石、坑塘下、大庄、新庄、西山后、西山前、夏宅埠、何村埠、大众、桑园、凤楼、中华、贾桥、里邵、王家宅、何沈、杨曙霞、后泉畈、植树王、邵友、长潭、新郦、拜曲、金家山头、马家弄、水霞张、椒山坞、溪口、桃树坞、鹳鸣、杨傅、凤凰、徐何、高霞、下岭脚、金家墙弄、牌轩下、霞泽畈、九年、溪北、姜宣家、前山庙、楼瑶驾、花前畈、宝稼塘、王劳军、东山王、长潭街、宝村、毛宅畈、上楼宅、埂大、寺下张、朱家坞、后充岭、山下周、珠村、梅溪、坑西、樟塔、蒋家坞、枫塘、金坑、寺龙7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工农路14号。[2]

区位交通

牌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杭金衢高速公路、杭金公路、浙赣铁路和浦阳江依次纵贯全镇,其中高速公路和浙赣铁路在牌头分别设有互通口和客货车站,便捷的交通进一步显现了区位优势,在现代人流、物流、信息流中,牌头成了一个重要的节点,业已跨入省级中心镇和市级六大组群中心镇行列。

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

工业是牌头经济的主要支撑,其中制造业又是牌头工业的主体,该镇围绕“依托工业区强合力,创新技术强活力,拓展外向强张力,扩张总量强实力”,立足发挥产业、区位优势,牌头镇党委、政府一手抓规模企业升级,一手抓中小企业培植,成效明显。

2006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达1.2亿元,实现工业产值700366万元,销售收入671256万元,利润总额53441万元,新产品交货值81016万元,协议利用外资1340万美元,实到外资554万美元,自营出口2380万美元。

效益工业发展成效显著。1、环保块状迅猛发展:作为省级环保基地,有环保装备企业10家,工业总产值31亿元,产品立足全国,面向世界,2006年可达到40亿元。2、骨干企业支撑明显:6家市级规模企业,3家苗子企业,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共28家,其工业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5%,形成环保机械、日用化工、轻纺服装、橡胶轮胎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支撑全镇工业经济。3、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05年新批千万元以上项目16只,在建千万元项目22只。实施工业立镇,乘势而上,培育特色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正成为牌头的富民之策、强镇之本。

效益农业

截至2006年底,牌头镇有耕地32027亩,其中:水田27709亩,旱地317亩,土地资源丰富,是一个农业大镇。而发展效益农业,是牌头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也是将牌头建设成农业强镇的关键举措。通过抓宣传引导促进农民转变观念,抓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调整结构,抓典型示范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完成“万亩土地整理,万亩低产田改造”工程,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截至2006年底,贾桥的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吊瓜、特种水产等种养规模已超过5000亩,其中贾桥无公害蔬菜基地评为绍兴市科普示范基地。2006年,新增市级农业苗子企业2家,名牌产品2只,农业特色化和产业化得到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建设3个“十里”,即依托杭金衢高速公路沿线丰富的旱地资源和交通条件,着力发展经济林,构建“十里花果长廊”;利用浦阳江两岸水田和充足的水资源,着力发展养殖业,建“十里鱼米之乡”;发展坑西新村一带半山资源,着力发展适用林和笋竹两用林,建“十里绿化生态带”,促使全镇农业加快步伐朝着产业化、特色化、高效益方向迈进。[3]

文化教育

牌头还是重要的文教中心。“耕读传家”和“同文”学风声誉浩荡,占地800多亩的集镇教育区气势恢宏,集聚了省重点中专绍兴农校、省一级重点中学牌头中学、省农业示范初中牌头镇中、省示范小学牌头镇小等一批现代化学校,尤其是牌头中学(前身为同文中学),因培养了张秋人、宣中华等我党早期活动家和学生领袖而声誉卓越。先后被评为“诸暨市教育先进镇乡”、“绍兴市教育综合实力强镇”、“省教育强镇”。

地名由来

据传,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大将胡大海在龙王殿斗岩山扎兵。元朝兵马驻扎在金家山头,整天擂鼓激战,双方伤亡极大,人头遍地,故此得名“排头”。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在现下市头设有牌坊,后人逐渐将“排头”改称为“牌头”。现因牌头镇驻地为牌头村故名。[4]

所获荣誉

在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时,镇党委、政府狠抓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荣获“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镇”、“浙江省卫生镇”、“绍兴市信访三无乡镇”等荣誉称号,镇党委先后被命名为绍兴市“六好党委”、绍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8年5月,浙江省公布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度省级样板创建名单,牌头镇入选。

旅游资源

概况

牌头是一个历史古镇,挟有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早在宋代相关文书中,就有了牌头的记载,并留下了不少古迹。镇东的越山,为吴越古战场,历史悠久。千年古刹越山寺,始建于唐代,名扬浙东。镇西的斗岩,素有“小泰山”之称,是五泄一浣江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道凝山、古汉墓葬群、江南第一天然大佛等名胜古迹。

诸暨大佛

系中国第一天然弥勒大佛。除大佛面部稍作修琢外全尊坐佛轮廊为自然形成。佛像高81.60米,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其高度比四川乐山大佛还高21.4米。该佛头大、身小、腹部隐入树林中。佛头宽30米,高37米,呈趺坐入定之状,微笑,慈眉,善目,祥和。

金井龙潭

金井龙潭又称“仙翁潭”,一岩壁裂隙喷泉而成水潭,潭深约2米,长约3米,岩隙所涌清泉,水质清冽。四季不息,日夜不停,大旱不涸,久雨不溢,鉴之纯洁,饮之甘甜。据省有关部门专家检测,泉水含多种微量元素,可直接饮用,且有益于身心健康。内塑金龙两条,一浮水面,一腾空间,淙淙清泉由岩缝经龙口涌出。外建封闭式石牌坊,额匾上镌“金井龙潭”四字。两旁对联曰:“金井龙王府,白云仙人家”。两边塑龙首人像,拱手肃立。《康熙诸暨县志》载“飞泉从峡中喷出,铿然如闻琴瑟”。有缘者早晨可见白雾氤氲,浮漾飘忽其间,更使龙潭传说出神入化。

白云禅院

白云禅院是斗岩风景区的主体建筑。其地原为近山村落王姓义塾,后由村民王爱泉捐助建为殿宇。

曲径通幽

从斗岩山麓到半山,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羊肠小道,拾级而上,可尽情饱略幽雅的绿荫和悦耳的泉声。

灵龟登台

石屏后侧,有一棵百年古樟树,树荫下,有直径约2米多的石龟趴于岩上,正探头移足向上爬行,其形态异常逼真。

斗岩风景区

牌头,一个人杰地灵之镇,不仅拥有深厚的人文文化,更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斗岩旅游区,人称“佛佛皆岩,岩岩皆佛”的景点,就位于牌头镇,其离诸暨市区12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是五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斗岩之名说法颇多,主要有三种:一是这里的山岩非常陡峭,当地百姓称之为“陡岩”,“陡”与“斗”在当地音相近。二是此地山峰错落参差,形如北斗七星,北斗被称为“斗宿”,故有此名。三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于1365年在此乘大雾发动过“新州大战”,大败张士诚主力,奠定了明天下的建国基础,“斗”这里是打仗的意思。

斗岩群山蜿蜒起伏,山体沟壑纵横,犹如游龙盘绕。石,是斗岩的骨;山岚,是斗岩的魂。山顶岩石裸露,山岩的形状大多相似呈圆状,山腰之下林木茂盛。斗岩景区以峰险、岩秀、泉清、风凉为特色。山峰并不十分高大,主峰海拔仅在494米左右,由于地处平原地带,紧邻杭金高速公路,给人以挺拔峥嵘,孤峰插天之感。斗岩南侧1.5公里处为西黄岩,中部有一因山体与岩石长期变动,凹陷而成的巨型岩洞,后人曾在洞中建庙,称为西黄庙。西黄岩高有50米,长100米,颜色呈赭黄。其中有一岩石如猴在四顾,名为“猴头岩”。西黄岩岩顶有“盘陀卧石”,从远处看恰似如鳄鱼出游。从西黄岩远眺斗岩,组成斗岩的众多岩石均呈佛面,故斗岩又有“千佛山”之称,因此,光是一座斗岩就让牌头成了旅游名镇。[5]

名人

宣中华

宣中华原名仲华,乳名洪霖,字广文,笔名依凡,别号无我,又号乐观子。诸暨市牌头镇中央宣村人。他是浙江早期学生运动领袖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1920年夏,宣中华“一师”毕业,次年春,应陈望道之邀,赴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工作。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他与张秋人等人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1922年秋,宣中华应中共早期党员沈定一函邀,赴萧山衙前任教育会总干事。在此期间,参与组织发动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农民运动——萧山衙前农民运动。

1924年1月,宣中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党组织指派,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随后,他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月,他回杭州成立了国民党浙江临时省党部,并当选为执委,负责组建各县市党部和领导工农民众运动。1926年3月,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正式成立,宣中华当选为常务执委兼宣传部部长,并由中共上海区委指派担任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为浙江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作出了卓越贡献。对此,周恩来曾将宣中华与李大钊、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等相提并论,予以高度评价和赞扬。

此后,宣中华积极从事组建浙江临时省政府和迎接北伐军等重要工作。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在杭州发动武装政变。宣中华由杭赴沪,不幸在上海近郊的龙华火车站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宣中华被捕后,国民党特务丧心病狂对他轮番暴虐,酷刑逼供,并以枪杀相威胁。宣中华大义凛然,坚强不屈。4月17日深夜,遍体鳞伤的宣中华,被押解至龙华荒郊,惨遭国民党大刀队杀害。年仅29岁。

张秋人

张秋人(1898-1928),学名慕翰,别名秋莼。诸暨人。1921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研究会”,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年团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上海区委候补委员、青年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委书记。1926年在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等职。1927年9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同年底,在杭州被捕。次年2月在浙江陆军监狱就义。

张秋人的墓碑位于牌头镇水霞张村前山头。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墓丘直径3.5米,块石砌筑。墓地有砖砌围墙和门楼。

钱之光

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领导人之一。

钱希均

曾参与领导上海申新第九棉纺织厂工人罢工。建国后,任轻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是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