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埠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牛埠镇是中國安徽省无为市下辖镇,位于皖江北岸,位于无为市境西南,距无城约50公里,距铜陵38公里,距庐江城42公里。东临长江与铜陵市隔江相望,西靠三公山同庐江县毗邻,南倚枫沙湖和枞阳县相连。区域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有耕地4.92万亩,山场2.92万亩,水面2.16万亩。[1]
中文名称: 牛埠镇
外文名称: Niubu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安徽省无为市
下辖地区: 13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牛埠社区
电话区号: 0553
邮政区码: 238351
地理位置: 安徽省无为市西南
面 积: 159平方公里
人 口: 52678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竹丝湖
机 场:芜湖宣城机场
火车站:无为站、芜湖站
车牌代码: 皖B
地理位置
全镇辖13个村委会,包括百洼、青山、临湖、新墩、柏杨、枫林桥、新建、东湖、岗桥、民权、迎接、蔚山、黄柏,2个社区居委会即牛埠社区、土桥社区,总人口52678人(2017年)。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牛埠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优势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近年来更是大力培育沿江新型产业,引进外商企业落户集镇临港工业园区。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5亿元,财政总收入7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近几年,牛埠乡镇企业发展异军突起,现有镇、村骨干企业23家、个体和私营企业62家,基本构成了建材、采掘、运输、建筑、养殖、商贸、服务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支柱产业。2005年,全镇GDP总量达3.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80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镇区拥有粮油、木材、畜禽和副食品等专业市场5个,并新建了3条主干柏油公路,分东、西、北走向,可四通八达,铜无公路也穿境而过,境内南北有金牛——牛埠公路,东西有土桥——三公山公路,沿江有土桥港,水运紧靠土桥长江码头,交通十分便捷。全镇信息网络发达,程控电话覆盖每个自然村,有线电视、调频广播、移动电话等全已开通。社会基本稳定,曾获得安徽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自然资源
物产及景色
牛埠镇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稻米、油料、竹木、幼仔猪等农副产品。牛埠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10多种,尤其是煤炭、铁矿、铜矿、大理石、石灰石和花岗岩等储量甚多;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境内珍稀野生动物众多,其中野猪、野兔、豺狼、刺猬、野鸡、野鸭、野鹅、白鹭、猫头鹰等最为常见。还有竹丝湖天然生长的鱼、蟹、鳖、虾等水产品,肉嫩味鲜,无污染,誉扬省内外。境内有竹丝湖,其总水面1.6万余亩,是无为县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正如其诗意般的名字一样,湖区风光秀丽,山清水秀,旅游资源独天得厚。镇内集湖光、山色、清泉、小岛、林海、江涛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景点密布,品位较高,内涵丰富,且连线成片,相对集中。特别是闻名遐迩的竹丝湖自然风景区,既有山绕湖水、水中有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自然美景,又有内蕴深厚、充满神奇色彩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开发旅游产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
历史沿革
牛埠镇可以说是一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城镇。
古代时期
对于更久远时期的历史有待进一步考证,所见资料直至明朝洪武初,撤销无为县入无为州,州辖8个乡,编户47个里。明中叶,增加城内外2个里,共49个里(在城即城关9个里,无为乡6个里,太平乡7个里,开城乡4个里,襄安乡3个里,铜城乡5个里,周兴乡5个里,南乡7个里,北乡3个里)南乡7里应该就是最初的牛埠所在。清初将北乡3个里增至7个里,其他名称及乡、里数仍沿旧制。嘉庆24年(1819年)光绪30年(1904年)无为州所辖有仓头、石涧、开城、襄安、牛埠、灰河等38个集镇。
民国及抗战、解放战争时期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多变,18年(1929年),全县分为9个自然区、258个乡、32个镇。不久,改为9个区,42个汛。21年,改行保甲制,全县计9个区、1131个保、11093个甲。民国24年,改行联保制,全县分9个区、110个联保、1115个保。民国25年,实行区、乡(镇)、保、甲制。全县分4个区即虹桥、三官殿、开城、湖陇4区,共辖69个乡(镇)792个保。民国30年(1941)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三宫殿成立(后迁到牌楼),除一区(无城)外,无为县境共辖9个区、86个乡、909个保、83万人。二区:姚沟、虹桥;三区:三宫殿、陡沟;四区,石涧;五区:牛埠;六区:开城;七区:尚礼,八区:汤沟;民国31年(1942)3月 桐东游击队配合第七师55团攻打驻在牛埠程家院子的专事磨擦、破坏抗日的国民党县政府,县长何国强仓惶出逃,其守卫部队被瓦解。民国34年(1945)6月 皖江行署在无为南乡增设无南行政办事处,同年无为全境光复。 民国36年(1947) 1月 刘容(又名胡志敏)奉命率部(约50余人)由大别山进入无为西南乡,随即成立湖东县民主政府。民国37年(1948)5月 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渡江侦察部队挺进巢无地区。5月4日 原国民党爱国将领、师长戴安澜的胞弟戴汝澜和中共湖东县委接触,要求参加革命工作。湖东县委指示他继续担任国民党牛埠区联防区主任,掩护中共人员活动。9月,按照第四军分区指令,戴汝澜带领所属部队400人枪,开往恍城受编。民国38年(1949)3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4军、25军、27军在无为县集结完毕,作渡江战役的准备。4月1~1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1师在临江大队、无南大队的配合下,先后攻克了刘渡、土桥、姚沟、五洲、太阳洲、泥汊、蛟矶等处国民党江防据点,无为全境解放。7月 无为、无南、湖东、临江4县党政领导机关先后迁至无城合署办公。16日,成立统一的中共无为县委员会和无为县政府,县委书记章石平,县长王子轩。下辖无城、河坝、汤沟、石涧、严桥、开城、蜀山、牛埠、泥汊9个区和襄安直属镇,119个乡;乡以下辖行政村、自然村。无为县隶属皖北巢湖专区。民国38年7月,无为全县划分为9个区、1个直属镇、109个乡(镇)。无城区辖4个镇,河坝区辖14个乡,汤沟区辖14个乡及汤沟镇,姚沟区辖13个乡,石涧区辖14个乡和黄洛、石涧2个镇,严桥区辖12个乡和严桥镇,蜀山区辖10个乡,牛埠区辖11个乡,开城区辖12个乡(镇)。
1949年--至今
1949年全县共辖无城、河坝、汤沟、石涧、姚沟、严桥、开城、蜀山、牛埠等9个区和1个襄安直属镇,共109个乡(镇),人口总数为860173人。建国后区划变化较大,1950年,全县为15个区、130个乡(镇)。1951年,为15个区、178个乡(镇)。1951年,增设53个乡(镇),计231个乡(镇)。1952年,增设64个乡(镇),全县为295个乡(镇)。1955年,将全县22个区撤并为12个区,295个乡(镇)作相应的调整。1956年,将原295个乡(镇),撤并为白茆直属乡及97个乡(镇)。1957年,为10个区、2个县直属镇、1个县直属乡,74个乡(镇)。1958年,撤销12个区级行政机构,将全县74个乡(镇)、3个县属乡(镇)并为31个人民公社。1961年,全县划分为11个区、2个直属镇、46个人民公社。1971年,全县为10个区、2个县直属镇、72个公社。1982年,全县除3个县直属镇外,共设59个乡和13个乡级镇。1988年为10个区、3个县直属镇、13个区属镇、61个乡。3个县属镇为无城镇(代管官镇、檀树、凤河3个乡)、襄安镇、二坝镇(代管蛟矶、长安2个乡)。10个区为严桥区辖5乡1镇、开城区辖7乡1镇、蜀山区辖7乡1镇、牛埠区辖6乡2镇、石涧区辖4乡3镇、襄安区辖6乡1镇、陡沟区辖、泥汊区辖4乡2镇、白茆区辖6乡、汤沟区辖4乡1镇。2005年底,无为县辖无城镇、襄安镇、二坝镇、蜀山镇、牛埠镇、高沟镇等19个镇,鹤毛乡等4个乡。2016年10月,撤销十里墩乡,设立十里墩镇,镇政府仍驻十里社区(原十里墩乡政府驻地);撤销鹤毛乡,设立鹤毛镇,镇政府仍驻鹤毛社区(原鹤毛乡政府驻地)。至此,无为县辖18个镇、2个乡。
牛埠
镇政府所在的牛埠城镇,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向以传统商埠和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农村贸易集会而久负盛名,辐射周边三县一市10多个乡镇。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有玻璃纤维厂、小煤窑、标准元件厂、机械修配厂、轮窑厂、大米加工厂、油坊等,个体商贩遍布全镇。形成方便群众生活的商业网络。这座古老的城镇充满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但集市贸易日趋繁荣,而且城镇规模也不断扩大。家庭生产木箱也是该镇一大特色。全镇有530多户生产木箱,每年有20多万只木箱销往西藏及沿海各省。该镇还是临近山区毛竹、元竹及其制成品的集散地。该城镇已成为本县西南部重镇和重要物资集散中心,1999年与二坝、泥汊、襄安一起跨入了安徽省195个中心建制镇行列。
视频
牛埠镇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