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蒡子炮制方法与标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蒡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药材来源】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

唐代开始炒用(《食疗》)。宋代增加了爁制酒拌蒸(《局方》)。金元时代有烧存性(《儒门》)、炒黑(《丹溪》)等法。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去油、焙黄(《普济方》)、炒(《奇效》)、炮(《医学》)、水煮晒干炒香(《准绳》)、酥炙(《启玄》)、蒸制(《景岳》)、酒炒(《必读》)等方法。清代用炒、酒拌蒸(《握灵》),酒浸焙(《本草述》),“酒炒研”(《必用》)等炮制方法,并记述了炒用和酒制的目的。

【现代炮制方法】

  1、牛蒡子:取原药材,筛去灰屑及杂质。用时捣碎。   2、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有爆裂声,略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饮片性状】

牛蒡子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毫米,宽2~3毫米。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炒牛蒡子微鼓起,表面深灰褐色,微有光泽,质较脆,略有香气。

【质量标准】

牛蒡子水分不得过9.0%,总灰分不得过7.0%,含牛蒡苷不得少于5.0%。炒牛蒡子水分不得过7.0%。

【炮制目的】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经、胃经。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结化痰的功能。  生品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用于风温初起,痄腮肿痛,痈毒疮疡。炒后能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并且气味香,宣散作用更佳,长于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麻疹不透,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炒后还有利于提高煎出效果。

【应用选择】

  1、生用   (1)风温:常与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等同用,能增强疏风散热,用于风温初起,邪在卫分,身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等,如银翘散(《条辨》)。   (2)痄腮、疮痈肿毒等:本品因有解毒散结作用,常与黄连(酒炒)、连翘、升麻、板蓝根、玄参等配伍,用于痄腮、大头瘟、颜面丹毒等,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作用,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外科正宗》牛蒡子汤,以本品与金银花、栀子、瓜蒌仁、连翘、青皮等同用,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2、制用   (1)麻疹:常与西河柳、薄荷、蝉衣、淡竹叶、玄参等配伍,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喘咳,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具有透疹解表,清泄肺胃的作用,如竹叶柳蒡汤(《醒斋》)。   (2)咽喉肿痛:常与射干、玄参、薄荷、熟大黄、黄芩等同用,治肺胃热盛,胸膈不利,咽喉肿痛,口苦舌干,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之功,如清咽利膈丸(《中药成药制剂手册》)。《癍论萃英》如圣饮子,治疮疹之毒上攻,咽喉疼痛,以之与麦冬、桔梗、竹叶、甘草同用。   (3)咳嗽:《证治准绳》牛蒡汤,用于小儿伤风,发热,鼻塞,气喘咳嗽,咽喉肿痛等,与防风、荆芥、薄荷、大黄、甘草同用,有疏风解表,清热泻火的作用。若肺经阴虚有火,咳嗽气喘,咽喉干燥,痰中带血,可与阿胶(麸炒)、马兜铃、杏仁(去尖皮,炒)、炙甘草、炒糯米同用,有养阴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如阿胶散(《药证》)。

【现代研究】

牛蒡子中含量最大的是木脂素成分,经研究发现主要包括拉帕酚A、B、C、D、E、F、H、牛蒡苷、牛蒡苷元、罗汉松酯素以及数十种2,3-二苄基丁内酯木脂素等,以及新牛蒡素乙。在此类组分中,以牛蒡子苷的含量远较其他组分为高。牛蒡苷元为牛蒡苷分解后的产物。牛蒡子中还含有约26.1%的油脂,其中棕榈酸6.37%,硬脂酸1.77%,油酸18.83%,亚油酸68.02%,亚麻酸6.82%,其他1.81%。亚油酸为主,其次为油酸和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占93.67%,特别是亚油酸含量达68.02%,亚麻酸6.82%,可与月见草籽油、核桃油、大豆油的营养价值相媲美。除此之外,牛蒡子中还含约24.7%的蛋白质。   牛蒡子具有:①抗癌和抗肿瘤作用;②牛蒡子中活性物质有抗糖尿病作用;③牛蒡子中活性物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④其他作用:如牛蒡苷元抗甲1流感病毒作用;苷元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有强的抑制性,几乎和目前使用的抗白血病药物相当。   以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含量之和为考察指标,比较传统炮制方法和微波加热法,结果为生品>;微波加热品>;传统炮制品。表明牛蒡子经过炮制后其主要成分牛蒡子苷和苷元的含量之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微波加热法含量高于传统炒制法。采用微波炉炮制牛蒡子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强度中火,加热3分钟。牛蒡子炒制后牛蒡子苷下降1.5%~5.8%,水、乙醇和稀乙醇浸出物均比炒前降低;薄层色谱中炒牛蒡子的斑点明显浅于净牛蒡子。

【附】

文献摘录:“净拣,勿令有杂子,然后用酒拌蒸一伏时,取出焙干,别捣如粉,方入药用。”(《局方》)

【总结】

牛蒡子虽然历代炮制方法较多,但最集中的为炒法,约44部文献有记载,并有微炒、炒熟、炒香、炒黑、新瓦上炒、隔纸炒等不同要求。炒法至今仍是主要的炮制方法,《中国药典》和大部分地区的炮制规范除生品外,都要求炒制。酒制法从宋代至清代都有文献记载,但现已基本不用。炒制和酒制目的清代有较多记述,如“痰厥头痛,牛蒡子炒”(《握灵》)。《本草述钩元》云:“须酒浸三日乃可,不惟取其入血,并移其性冷,胜于微炒用之。”现今认为炒制可缓和寒滑之性似与古代酒制之目的相似,但炒制与酒制的作用究竟有何异同,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在临床上,牛蒡子的生用与制用不必严格区分,如咽喉肿痛和咳嗽气喘兼有肠热便结者,用生品捣碎用更为适宜。 [1]  ==【炮制方法】== 1.牛蒡子《博济方》:“杵为细末。”《局方》:“要净拣,勿令有杂子,别捣如粉。”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牛蒡子《食疗本草》:“炒令熟,杵为细末。”现行,取净牛蒡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有爆裂声,略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3.酒蒸牛蒡子《雷公炮炙论》:“凡使,采之净拣,勿令有杂子,然后用酒拌蒸,待上存薄白霜重出,却用布拭上,然后焙干,别捣如粉用”。

【饮片性状】

牛蒡子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果皮较硬,富油性。味苦微辛而稍麻舌。炒牛蒡子微鼓起,深灰色,微有光泽,略具香气。

【质量要求】

牛蒡子总灰分不得超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o%。含牛蒡子苷(C27H34O11)不得少于5.0%。

【炮制作用】

牛蒡子性味辛、苦,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能。生品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可用于风温初起,痄腮肿痛,痈毒疮疡。如治温病初起的银翘散(《温病条辨》):用于痄腮肿痛的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用于疮疡,乳痈初起,症见寒热的荆芥牛蒡汤(《医宗金鉴》)。炒后能缓和寒滑之性,以免伤中,并且气香,宜散作用更强,长于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麻疹不透,咽喉肿痛,风热咳喘。如治麻疹透发不畅的宣毒发表汤(《医宗金鉴》);治咽喉肿痛的清咽利膈丸(《中药成药制剂手册》)。炒后还可杀酶保苷,利于煎出。

【炮制研究】

唐代《食疗本草》开始炒用。宋代《局方》增加了爁制、洒拌蒸。金元时代《儒门事亲》有烧存性等法。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普济方》有去油、焙黄;《证治准绳》有水煮晒干炒香;《外科启玄》有酥炙;《景岳全书》有蒸制:《医宗必读》有酒炒等方法。清代基本同前法。 [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