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牯牛降风景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牯牛降风景区(古称西黄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与祁门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1]。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

牯牛降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其共分五大景区:主峰景区、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其中前四个皆位于石台县境内,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县境内。牯牛降以雄、奇、险著称,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

山名由来

据说,古代的牯牛降山中生活着一只名叫雀的怪鸟。《山海经》说这种"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以各种飞禽走兽为食,连人也敢吃。弄得方圆几百里的山中,鸟兽绝迹,不见人烟。话说春秋时期的老子为了传授教义,他辞官归隐,云游四方,到各地传经授道。一日,他骑着青牛,路过牯牛降山中。行了半天,天上不见飞,地上不见野兽,水中不见一个活物,甚感奇怪。当他跨下坐骑,准备打尖休息时,忽然一声怪叫,狂风呼啸,一只巨大的怪鸟从天而降,直向他和青牛扑来。正在吃草的青,对天一声长哞,瞪圆双眼,张开四蹄,腾飞而起,用双角向怪鸟顶去。这雀平日见啥吃啥,骄横惯了,哪把这只牛放在眼里,不防这只青牛有此神力,一不小心,被牛角顶折了翅膀,怪叫一声跌落在一道山梁上。青牛见状,纵身跃上山梁,将怪鸟紧紧压在身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时间一长,青牛化作了巨石,怪鸟的尸骨烂成了泥土,羽毛变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 松树。为了纪念这头大青牛,人们便把这座山起名叫做"牯牛降"。

地理位置

牯牛降坐落在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核心区面积逾10万亩。牯牛降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2],以雄、奇、险、秀著称,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江南通志》记载,黄山有三十六垣(yuan,颓垣断壁),与歙之黄山相峙,其最高者古牛岗可望匡庐。可见,牯牛降在古代就与黄山齐名,最高峰“牯牛大岗”,海拔1727.6米,似牯牛顶天而立。与著名的黄山(1873)、清凉峰(1787)同为皖南三座高峰,自西向东,屹立在安徽南部。

地质特点

牯牛降约在8.5亿年前的雪峰造山运动中,使其主体抬起,结束海侵历史,在距今约2亿年逐步形成的中生代印支运动中,使牯牛降的北部也抬起,与其主体融为一体,并有花岗闪长岩体侵入。后又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成为皖南又一座壮丽的大山。

气候特征

牯牛降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明显,森林内气温适中,阳光柔和,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cm3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进入景区,使人特别神清气爽。常见树种有:枫香马尾松山苍子望春花香樟甜槠、青冈等,林中弥漫着树木散发出的健康物质,是健身、教育、科研、旅游的最佳场所,被列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

视频

牯牛降风景区 相关视频

石台牯牛降宣传片
航拍石台牯牛降[微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