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牽制 |
上奏 拼音是qiān zhì,漢語詞語,意思指約束;控制;拖住使不能自由行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牽制</ref> 牽制的解釋|牽制的意思<ref> 外文名稱 control
拼音 qiān zhì
注音 ㄑㄧㄢ ㄓㄧˋ
解釋
(1) [pin,pin down]∶拖住使不能自由行動。
為敵人重炮轟擊所牽制。
(2) [control]∶約束;控制。
無所牽制。
出處
《漢書·元帝紀贊》:"而上牽制文義,優遊不斷, 孝宣 之業衰焉。"
宋·俞文豹 《吹劍四錄》:"臨機制變,尤非牽制文義者所能為。"
明 葉向高《答袁節寰(袁可立)撫台》:"使者苦言渡海之無舟,幸為設法處置,此兵未必足以誅奴,而庶幾望以牽制,則門下之見確矣。"
章炳麟 《訄書·學變》:"上視 楊雄 諸家,牽制儒術,奢闊無施,而三子閎達矣。"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自單于在外,莫能牽制長卑。"
唐·韓愈 《薛公墓志銘》:"部刺史得自為治,無所牽制。"
《三國演義》第三八回:" 操 欲令我遠子入朝,是牽制諸侯之法也。"
清·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五:"臣知其牽制官兵前去抵敵,乘虛攻我大營狡謀。"
王闓運 《桂陽陳侍郎行狀》:"因陳事權不一之弊,雖俱賢人,猶懼牽制其後,一以兵餉事任 左文襄 。"
《舊唐書·高適傳》:" 適 練兵於 蜀 ,臨 吐蕃 南境以牽制之。"
《明熹宗實錄》卷四十二:"天啟三年十二月(初七)壬辰,督理軍務大學士孫承宗言:'目今文龍累有捷報,既成牽制之功,再得登鎮與覺華為備,則其勢更大。伏乞皇上敕該部分部兩鎮汛地,酌給登鎮(沈有容)兵丁,敕登萊撫臣(袁可立)用心料理。'" 鄭振鐸 《桂公塘》十三:"兩 淮 的兵力是足以牽制北軍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