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維爾切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特維爾切龍屬(屬名:Tehuelchesaurus,意為「特維爾切蜥蜴」)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牠是以其發現地阿根廷丘布特省的原住民特維爾切人來命名。
模式種是貝氏特維爾切龍(T. benetezii),是由托馬斯·里奇(Thomas Rich)等人於1999年敘述、命名的。種名是以化石發現者Aldo Benitez為名。
特維爾切龍是類似鯨龍科的中等身型恐龍,約有15米長。化石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丘布特省的Cañadon Asfalto地層發現,地質年代可能是侏羅紀中期的卡洛維階。正模標本(編號MPEF-PV 1125)是50%完整的骨骼,缺乏了頭顱骨,但包括背椎、薦椎、及尾椎、部份前肢及後肢、部份肩胛骨及骨盆、一些肋骨碎片及皮膚痕跡。
特維爾切龍很像中國侏羅紀中期的峨嵋龍,但不同之處有鳥喙骨的形狀、較粗壯的橈骨與尺骨、及恥骨與坐骨的形狀。特維爾切龍所有的背椎都有擬側腔及後凹型脊椎,這點不像巨腳龍及巴塔哥尼亞龍。特維爾切龍的肱骨長1.14公尺,股骨長1.53公尺,肩胛骨長1.75公尺,坐骨長1.01公尺,腸骨長1.12公尺,恥骨長94.3公分。整條頸及尾巴的長度不明,但根據其他的身體比例來估計,特維爾切龍被推測可能約有15米長。
在2011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W. M. Rauhut)、迪亞戈·玻爾(Diego Pol)等人提出特維爾切龍以及其他屬,都屬於勞亞龍形類演化支[1]。
目錄
參考文獻
- ↑ José L. Carballido, Oliver W. M. Rauhut, Diego Pol and Leonardo Salgado. Osteolog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ehuelchesaurus benitezii (Dinosauria, Sauropoda)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of Patagoni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1, 163 (2): 605–662 [2012-08-28]. doi:10.1111/j.1096-3642.2011.00723.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