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犁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犁市镇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下辖镇,位于浈江区北部,东与仁化县董塘镇毗邻,南与浈江区十里亭镇相依,西与武江区重阳镇及乳源县桂头镇接壤,北与乐昌市廊田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305平方千米。2018年,犁市镇户籍人口50700人。

2020年,犁市镇下辖3个社区、18个行政村。

犁市镇(犁铺头)是韶关市浈江区第一大镇,原归属曲江县管辖,2004年区划调整以后,归属于韶关市浈江区辖管。

2018年,犁市镇有工业企业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家。 [1]

中文名: 犁市镇

别 名: 犁铺头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

地理位置: 浈江区北部

面 积: 305 km²

下辖地区: 3个社区、18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人民北路1号

电话区号: 0751

邮政区码: 512040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

人口数量: 约 5.07 万(2018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 犁市当铺

车牌代码: 粤F

历史沿革

犁市镇在未建制以前的民国十七年(1928年),其地域属曲江县第三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2年)属曲江县第四区。

1949年10月,曲江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到1953年属曲江县第五区管辖(1954年1月改称区公所,为县的派出机构)。

1955年6月,曲江县取消各区的数字排列,改以区公所驻地地名为区名。五区改称为犁市区,下辖花坪、犁市、黄塱、沙井、大村、下园、桂头、厢廊8个乡。

1957年2月,犁市区分为犁市、大村2区,同属曲江县。同年12月,犁市区改称犁市乡。

1958年5月,大村乡并于犁市乡。同年10月,与重阳乡合并为韶北公社,仍属曲江县。

1959年1月,曲江、乳源、仁化3个县和韶关市合并,成立韶关市(时称三县一市合并),撤销曲江县建制,原曲江县6个公社划归韶关市管辖。同年7月,撤销韶北公社。分设犁市公社、重阳公社,归属韶关市管辖。

1961年3月,恢复曲江县建建制。同年6月,从犁市公社分出仙人庙公社。

1964年6月,花坪乡从犁市公社分出,设立花坪镇,同属曲江县领导。

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改称犁市区,下辖12乡1镇。

1986年12月,实行撤区建乡(镇)的行政体制改革,又改称犁市镇,下辖13村委和1个居委。

2001年12月,梅村镇并入犁市镇。

2004年5月,犁市镇地域从曲江县划出归浈江区管辖,并更名为“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2020年,犁市镇下辖3个社区、18个行政村:犁市社区、犁南社区、韶化民爆新村社区、黄沙村、黄塘村、黄竹村、犁市村、内腾村、群丰村、沙园村、石下村、五四村、下园村、下陂村、厢廊村、大村村、梅塘村、溪头村、石脚下村、沙尾村、大旗岭村。犁市镇政府驻人民北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犁市镇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北部,东与仁化县董塘镇毗邻,南与浈江区十里亭镇相依,西与武江区重阳镇及乳源县桂头镇接壤,北与乐昌市廊田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30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犁市镇地形属高丘陵地带,东部、北部以海拔300米以上的高丘陵为主,中、西部丘陵盆地多在200米以上,地势东部、北部高,西部、南部低。

气候

犁市镇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有明显的湿热和干冷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1℃,全年有霜日14天,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犁市镇耕地43776亩,园地206.36亩,林地24798亩(含生态林91879.74亩),草地859.98亩。

森林资源

犁市镇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28.3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总面积13.8万亩,占全镇总面积34.5%,占林业用地的46%,生态公益林建设主要分布在北江支流两岸(黄竹锦江河段)、京广铁路两旁、黄坑水库、西牛潭水库库区。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4.5林轩;第一批省级生态公益林3万亩;第二批省级生态公益林6.3万亩。

人口

2017年,犁市镇常住人口41090人。

2018年,犁市镇户籍人口50700人。

经济

犁市镇境内建设有莞韶产业转移园浈江片区。2016年,犁市镇国税累计征收9028.83万元,同比增长45.27%,一般预算收入1527.32万元,同比增长37.4%;地税累计征收入5456.7万元,同比增长50.59%,一般预算收入3372.24万元,同比增长41.07%。

2017年1-7月,犁市镇国税累计征收7122万元,同比增长54.2%,一般预算收入1566万元,同比增长44.36%;地税累计征收入1953万元,同比增长-35.29%,一般预算收入1008万元,同比增长-44.7%。

2018年,犁市镇有工业企业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家。

交通运输

犁市镇境内浈江河贯穿南北,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广乐高速、国道106线、省道S248、S246线穿镇而过,是韶关市区“北大门”和往来仁化县、乐昌市、乳源县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水路交通便利。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舞春牛是传统舞蹈,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10月,浈江区文新局相关负责人向犁市镇中心小学负责人授予了“浈江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舞春牛》传承室”以及“浈江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舞春牛》传承基地”两块牌匾,希望社会各界能挖掘、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孩子们表演传统舞蹈《舞春牛》的传承节目《春牛仔》让孩子们学习“牛”的精神

划龙舟

犁市镇很早就有划龙舟的习俗,当地叫做"扒龙船"。这一习俗主要有龙船下水、抢青、行亲戚、洗码头、斗贝、食龙船饭、饮龙船水、放丝茅船、龙船上岸等,时间是农历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初七。

猫公狮

猫公狮是流行于广东省韶关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一般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表演动作以拜年、祈福为主,表达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浈江区“猫公狮”主要分布在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梅塘村一带。“张氏”猫公狮是由传统舞狮延伸出来的,活动内容主要有拜神、开盘、唱狮头歌等项目。拜神,是由带狮(狮队的中心人物)领着狮队到村子里或其他村的人家拜年的一种仪式。如今,“猫公狮”不仅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存在,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乡土文化。村里举办大事、喜事时,都要舞“猫公狮”,为村民带来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表达村民日子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景象。“猫公狮”的存在和传承,凸显出“猫公狮”的文化价值和生活价值。

2016年,猫公狮被列入韶关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保护

犁市当铺

犁市当铺是南昌起义部队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浈江区犁市镇犁市居委人民路南,人民路南96号对门即为当铺原正门及1992年原曲江县保护碑所在。当铺是砖木结构晚清建筑群,围楼、门楼、铺面、住宅、当楼、庭院组成,占地面积1075平方米。是粤北地区现存较完整的商业建筑群。1984年原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在当铺正门墙上镶嵌保护碑。2006年韶关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当铺内,犁市镇老干部活动中心旁立保护碑,公布保护范围以当铺建筑群滴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援向外延伸20米。

名称由来

因辖内渡口附近有一块头大尾尖的沙洲,形似犁头,被来往客人称之为犁头渡,后改称犁市。

风景名胜

犁市镇境内有犁市当铺、黄竹、黄沙、丹霞地貌风景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