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囊尾蚴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猪囊尾蚴病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1]、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猪囊尾蚴病( cysticercoids cellulosae)俗称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蚴虫即猪囊尾蚴( Cysticercuscellu-losae)寄生人体各组织所致的疾病。因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也可因体内有猪带绦虫寄生而自身感染。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皮肌型囊尾蚴病等,其中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严重。
病原学
猪囊尾蚴俗称囊虫,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呈卵圆形白色半透明的囊,约(8 ~10)mm ×5mm。囊壁内面有一小米粒大的白点,是凹入囊内的头节,其结构与成虫头节相似,头节上有吸盘、顶突和小钩,典型的吸盘数为 4个,有时可为 2 ~7 个,小钩数目与成虫相似,但常有很大变化。囊内充满液体。囊尾蚴的大小、形态因寄生部位和营养条件的不同和组织反应的差异而不同,在疏松组织与脑室中多呈圆形,约 5 ~ 8mm;在肌肉中略长;在脑底部可大到 2.5cm,并可分支或呈葡萄样,称葡萄状囊尾蚴。
流行病学
猪带绦虫病人是囊尾蚴病的惟一传染源。任何性别、年龄都可患本病,据国内报告年龄最小的为8个月,最大的是76岁。
猪带绦虫病及囊尾蚴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欧洲、中南美洲、非洲、澳洲及亚洲等地都有本病发生和流行。囊尾蚴病为我国北方主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以东北、内蒙、华北、河南、山东、广西等省、自治区较多。
发病机制
人作为猪带绦虫的终宿主,成虫寄生人体,使人患绦虫病;当其幼虫寄生人体时,人便成为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使人患囊尾蚴病。人感染囊尾蚴病的方式有:
⒈ 异体感染也称外源性感染,是由于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2自体感染,是因体内有猪带绦虫寄生而发生的感染。若患者食入自己排出的粪便中的虫卵而造成的感染,称自身体外感染;若因患者恶心、呕吐引起肠管逆蠕动,使肠内容物中的孕节返入胃或十二指肠中,绦虫卵经消化孵出六钩蚴而造成的感染,称自身体内感染。自身体内感染往往最为严重。
据调查自体感染只占 30% ~ 40% ,因而异体感染为主要感染方式。所以从未吃过“ 豆猪肉”的人也可感染囊尾蚴病。人感染猪带绦虫卵后,卵在胃与小肠经消化液作用,六钩蚴脱囊而出,穿破肠壁血管,随血散布全身,经 9~10 周发育为囊尾蚴。
病理改变
囊尾蚴病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的作用。囊尾蚴在组织内占据一定体积,是一种占位性病变;同时破坏局部组织,感染严重者组织破坏也较严重;囊尾蚴对周围组织有压迫作用,若压迫管腔可引起梗阻性变化;囊尾蚴的毒素作用,可引起明显的局部组织反应和全身程度不等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等。猪囊尾蚴在机体内引起的病理变化过程有 3个阶段:
⑴激惹组织产生细胞浸润,病灶附近有中性、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细胞等浸润;
⑵发生组织结缔样变化,胞膜坏死及干酪性病变等;
⑶出现钙化现象。整个过程约 3~ 5 年。囊尾蚴常被宿主组织所形成的包囊所包绕。囊壁的结构与周围组织的改变因囊尾蚴不同寄生部位、时间长短及囊尾蚴是否存活而不同。
猪囊尾蚴在人体组织内可存活 3 ~10 年之久,甚至 15~ 17 年。囊尾蚴引起的病理变化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其严重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数目、死活及局部组织的反应程度而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的囊尾蚴多寄生在大脑皮质,是临床上癫癎发作的病理基础。
临床表现
由于囊尾蚴在脑内寄生部位、感染程度、寄生时间、虫体是否存活等情况的不同以及宿主反应性的差异,临床症状各异,从无症状到突然猝死。潜伏期 1 个月到 5 年内者居多,最长可达 30年。
1.脑囊尾蚴病:表现复杂,以癫癎、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有时有记忆力减退和精神症状或偏瘫、失语等神经受损症状,严重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乃至昏迷等。据临床表现可分以下类型:
(1)脑实质型:最常见,占脑囊尾蚴病的 80% 以上。囊尾蚴常位于大脑皮质表面近运动中枢区,癫癎为其最常见症状,约半数患者以单纯大发作为惟一的首发症状,。
(2)脑室型:约占脑囊尾蚴病的 10% ,囊尾蚴在脑室孔附近寄生时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增高等。四脑室或侧脑室带蒂的囊尾蚴结节可致脑室活瓣性阻塞,四脑室有囊尾蚴寄生时,四脑室扩大呈球形。反复出现突发性体位性剧烈头痛、呕吐、甚至发生脑疝。
(3)软脑膜型(蛛网膜下腔型或脑底型):也约占脑囊尾蚴病的 10% ,囊尾蚴寄生于软脑膜可引起脑膜炎,本型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脑膜刺激症状为特点,并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病变以颅底及颅后凹部多见,表现有头痛、呕吐、颈强直、共济失调等症状,起病时可有发热,多在 38℃ 上下,持续 3~ 5d,但多数患者常不明显,脑神经损伤也较轻微。
(4)脊髓型:因寄生部位不同可引起相应的不同症状,如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等。
(5)混合型(弥漫性):多为大脑型与脑室型的混合型。上述神经症状更为显著。
2.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部分囊尾蚴病患者有皮下囊尾蚴结节。当囊尾蚴在皮下、粘膜下或肌肉中寄生时,局部可扪及约黄豆粒大(0.5~1.5cm),近似软骨硬度、略有弹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在皮下可移动,本皮色、无压痛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结节以躯干、头部及大腿上端较多。一般无明显感觉,少数患者局部有轻微的麻、痛感。
3.眼囊尾蚴病:占囊尾蚴病 2% 以下,多为单眼感染。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多半在眼球深部,如玻璃体(占眼囊尾蚴病例的 50% ~60% )和视网膜下(占28% ~45% )。此外,可寄生在结膜下、眼前房、眼眶内、眼睑及眼肌等处。位于视网膜下者可引起视力减退乃至失明,常为视网膜剥离的原因之一。位于玻璃体者可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在裂隙灯下可见灰蓝色或灰白色圆形囊泡,周围有金黄色反射圈,有时可见虫体蠕动。眼内囊尾蚴寿命约为 1 ~2 年,当眼内囊尾蚴存活时患者常可忍受,而当虫体死后常引起强烈的刺激,可导致色素膜、视网膜、脉络膜的炎症、脓性全眼球炎、玻璃体混浊等,或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终至眼球萎缩而失明。
4.其他部位囊尾蚴病:囊尾蚴还可寄生如心肌等脏器或组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或无症状。但均较罕见。
参考文献
- ↑ 日文是怎么来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汉文,改换成他们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
- ↑ 与汉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国人看它如天书,俄罗斯人却如数家珍,搜狐,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