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具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具劍

 

 

 

在剑柄与剑鞘上镶嵌的玉饰,我们称之为玉剑饰;饰玉的剑称作玉具剑。一柄完整的玉具剑由4个玉饰物组成,它们分别是剑首、剑格、剑璏、剑珌。

文物简介

玉具剑是剑首和剑柄等部分用玉石材料制成的剑,有玉首、玉格、玉璏、玉珌四部分,是古代佩剑中装饰最为隆重豪华高贵的装饰剑,帝王官员平时或上朝佩带以显示尊贵。《东宫旧事》:“太子仪饰有玉具剑。”《史记·田叔列传》:“将军欲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组成部分

剑首,最早的实物出土于春秋晚期的墓葬中。战国时剑首圆而薄,中央饰有涡纹,外缘有弦纹、云纹、卧蚕纹等装饰。汉剑剑首较战国厚度变小,正面凹塌,背面有一个圈槽,圈内有2到3个斜穿孔,光素无纹,正面比背面的直径略大,形成斜坡状。

剑格(镡),在剑饰中数量最少。它是镶嵌于剑柄与剑身交接处的玉质饰物,正视略成长方形,中部逐渐凸起一脊,侧视为菱形断面,穿孔有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剑格的两面均琢有纹饰,如兽面纹、卷云纹、几何纹。浮雕的螭纹等。也有的剑格通体光素无纹。

剑璏(zhi)(卫、璲)是镶嵌于剑鞘上,供穿带佩系之用的,俗称文带。璏在几种剑饰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汉代出土和传世的数量最多。璏嵌于剑鞘中央,正视为长方形,其上雕琢云纹、兽面纹、螭虎纹等纹饰。底下有一方框,便于革带穿过,可固定剑于腰带上。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剑璏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剑璏体积较战国加大,下面的孔高于前代,孔的上壁厚于下壁。剑璏表面用勾撤法起边挖地雕出边框,并琢有螭虎纹和兽面纹,制作细腻,磨制光滑。宋代以后出现一些仿品。

剑珌(bì)(摽)是安在剑鞘尾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战国剑珌直身、体圆、较厚,早期光素无纹。战国晚期,出现了琢有兽面纹和卷云纹的剑珌。汉代剑珌器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纹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制细腻,抛光极好。

流行时间

玉、剑结合物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晚期,四样俱全的玉剑饰逐渐形成,到了西汉这种玉剑饰就成了王公贵族佩剑上的重要装饰品,也成为当时社会一种身份的象征。魏晋之后逐渐消失。《说苑 · 反质》曾载:经侯过魏太子,左服玉具剑,右带佩环,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视。经侯曰:魏国有宝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国宝也。经侯应声解剑而去佩。这则故事反映出,当时贵族阶层多视玉具剑与玉佩饰为宝物。至汉代时,此风更盛,并成为相互馈赠的礼物。《汉书 · 匈奴传》载:单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宫,赐玉具剑。《汉书 · 王莽传》亦载: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可见西汉时,仍以战国时流行的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吕氏春秋 · 侈乐》中体现了当时以佩戴 “ 玉具剑 ” 为时尚,特别是加之工艺技术的不时发展,所以汉代玉具剑上的玉质装饰物较之战国数量大增。造型、工艺基本继承了战国激进风格,而图案纹饰则更加新颖别致。器面除琢饰兽面、云纹、谷纹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纹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动巧妙,碾磨的圆润细腻,华丽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出现原因

玉具剑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与统治阶级对玉的一贯推崇是分不开的。从商周时起,统治者便将玉比德,一直佩带于身,《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且其中式样之繁琐,寓意之多样此不赘述,总之是每种样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有的还作为重要的祭祀天地日月的礼仪用品。从商代起,奴隶主贵族便有意识地以佩玉显示身份的高贵,到西周时形成严格的礼仪等级制度,但玉只是品德的象征,并不足以表现奴隶主对下属及奴隶们的威慑与戒备,所以当剑这种便于携带的兵器作为佩饰一经出现,统治者们便很快发现佩剑 具有佩玉所达不到的妙用,所以便剑、玉兼佩,刚柔相济,并垄断了它。他们为炫耀身份与威风,还特别在剑的装饰上下大功夫,起初,只是在剑本体上如剑身、剑首、剑茎等处雕饰花纹。如商末周初时期的短剑,多饰在剑首,如鹿首、羊首、铃首或其他兽首,后来有的便饰在茎或身、鞘上。

中国古代名剑:光武以赐冯异,七尺,每套有四件,上面的花纹不常出现的是凤纹!《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