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具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玉具劍
|
|
|
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飾,我們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稱作玉具劍。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4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璏、劍珌。
文物簡介
玉具劍是劍首和劍柄等部分用玉石材料製成的劍,有玉首、玉格、玉璏、玉珌四部分,是古代佩劍中裝飾最為隆重豪華高貴的裝飾劍,帝王官員平時或上朝佩帶以顯示尊貴。《東宮舊事》:「太子儀飾有玉具劍。」《史記·田叔列傳》:「將軍欲取捨人中富給者,令具鞍馬絳衣玉具劍,欲入奏之。」
組成部分
劍首,最早的實物出土於春秋晚期的墓葬中。戰國時劍首圓而薄,中央飾有渦紋,外緣有弦紋、雲紋、臥蠶紋等裝飾。漢劍劍首較戰國厚度變小,正面凹塌,背面有一個圈槽,圈內有2到3個斜穿孔,光素無紋,正面比背面的直徑略大,形成斜坡狀。
劍格(鐔),在劍飾中數量最少。它是鑲嵌於劍柄與劍身交接處的玉質飾物,正視略成長方形,中部逐漸凸起一脊,側視為菱形斷面,穿孔有長方形、橢圓形和菱形。劍格的兩面均琢有紋飾,如獸面紋、捲雲紋、幾何紋。浮雕的螭紋等。也有的劍格通體光素無紋。
劍璏(zhi)(衛、璲)是鑲嵌於劍鞘上,供穿帶佩系之用的,俗稱文帶。璏在幾種劍飾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漢代出土和傳世的數量最多。璏嵌於劍鞘中央,正視為長方形,其上雕琢雲紋、獸面紋、螭虎紋等紋飾。底下有一方框,便於革帶穿過,可固定劍於腰帶上。目前所見最早的玉劍璏是戰國時期的,漢代劍璏體積較戰國加大,下面的孔高於前代,孔的上壁厚於下壁。劍璏表面用勾撤法起邊挖地雕出邊框,並琢有螭虎紋和獸面紋,製作細膩,磨製光滑。宋代以後出現一些仿品。
劍珌(bì)(摽)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製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戰國劍珌直身、體圓、較厚,早期光素無紋。戰國晚期,出現了琢有獸面紋和捲雲紋的劍珌。漢代劍珌器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或梯形,紋飾以螭紋為主,採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製細膩,拋光極好。
流行時間
玉、劍結合物早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春秋戰國晚期,四樣俱全的玉劍飾逐漸形成,到了西漢這種玉劍飾就成了王公貴族佩劍上的重要裝飾品,也成為當時社會一種身份的象徵。魏晉之後逐漸消失。《說苑 · 反質》曾載:經侯過魏太子,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視。經侯曰:魏國有寶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國寶也。經侯應聲解劍而去佩。這則故事反映出,當時貴族階層多視玉具劍與玉佩飾為寶物。至漢代時,此風更盛,並成為相互饋贈的禮物。《漢書 · 匈奴傳》載:單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宮,賜玉具劍。《漢書 · 王莽傳》亦載:進其玉具寶劍,欲以為好。可見西漢時,仍以戰國時流行的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劍為寶。《呂氏春秋 · 侈樂》中體現了當時以佩戴 「 玉具劍 」 為時尚,特別是加之工藝技術的不時發展,所以漢代玉具劍上的玉質裝飾物較之戰國數量大增。造型、工藝基本繼承了戰國激進風格,而圖案紋飾則更加新穎別致。器面除琢飾獸面、雲紋、谷紋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紋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動巧妙,碾磨的圓潤細膩,華麗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出現原因
玉具劍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其與統治階級對玉的一貫推崇是分不開的。從商周時起,統治者便將玉比德,一直佩帶於身,《禮記·玉藻》:「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且其中式樣之繁瑣,寓意之多樣此不贅述,總之是每種樣式都被賦予了一定的含義,有的還作為重要的祭祀天地日月的禮儀用品。從商代起,奴隸主貴族便有意識地以佩玉顯示身份的高貴,到西周時形成嚴格的禮儀等級制度,但玉只是品德的象徵,並不足以表現奴隸主對下屬及奴隸們的威懾與戒備,所以當劍這種便於攜帶的兵器作為佩飾一經出現,統治者們便很快發現佩劍 具有佩玉所達不到的妙用,所以便劍、玉兼佩,剛柔相濟,並壟斷了它。他們為炫耀身份與威風,還特別在劍的裝飾上下大功夫,起初,只是在劍本體上如劍身、劍首、劍莖等處雕飾花紋。如商末周初時期的短劍,多飾在劍首,如鹿首、羊首、鈴首或其他獸首,後來有的便飾在莖或身、鞘上。
中國古代名劍:光武以賜馮異,七尺,每套有四件,上面的花紋不常出現的是鳳紋!《馮異傳》:赤眉暴亂三輔以馮異為征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1]
參考文獻
- ↑ 「玉潤京和」和田玉文化論壇暨和田玉雕作品展在京舉行 ,搜狐2021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