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玉台观(滕王造)

《玉台观(滕王造)》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词之一。

《玉台观(滕王造)》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目录

诗词正文

《玉台观(滕王造)》[1]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

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作品赏析

原注:膝王造。

此与上二章盖同时所作。【钱笺】《方舆胜览》:玉台观在阆州城北七里,唐滕王尝游,有亭及墓。赵曰:观在高处,其中有台,号曰玉台。

中天积翠玉台遥①,上帝高居绛节朝②。遂有冯夷来击鼓③,始知嬴女善吹萧④。江光隐见鼋鼍窟⑤,石势参差乌鹊桥⑥。更肯红颜生羽翼⑦,便应黄发者渔樵⑧。

(此章咏台观,见其为仙灵异境。首状台之迥,次记观中神。三四承绛节朝,乃观中之景。五六承玉台遥,乃观外之景。末二言情,欲升仙而恐未得也。因观有帝像,故想出绛节来朝。因仙官朝帝,并想出冯夷嬴女。卢注以萧鼓为享帝音乐,冯夷嬴女作借形之词,另是一解。【黄生注】五六言外景,而以灶窟贴冯夷,鹊桥贴嬴女,却是暗承。曰遂有,曰始知,曰隐见,曰参差,曰更肯,曰便应,语意圆活,多在空际形容。《杜臆》:末谓若生羽翼,便老渔樵,知公未肯忘世也。)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3]“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人。[4]

视频

中国故事·爱国篇(2)杜甫

历史名人神圣杜甫

参考资料

  1. 《玉台观(滕王造)》 诗词文句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
  3.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