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伯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伯惠
图片来自抗日战争纪念网

王伯惠,性别:男,出生日期:1923年5月,籍贯:四川省盐亭县,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土木系,中国远征军新一军翻译官和技术军官。原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公路学会理事,省桥梁学会名誉理事长、《东北公路》杂志主编,中国著名桥梁专家,抗战老兵。[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王伯惠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3年5月1日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

主要成就:参与创办鞍山市第一中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

身 份:桥梁专家,教育家

早年生涯

王伯惠自幼聪颖,3岁就识字读书,6岁入小学时直接跳至最高年级。初中毕业时,他才12岁。1936年,王伯惠考入全省最好的高中——省立成都中学。

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北大、清华、南开在抗战期间联合成立的大学。因北大、南开均无工学院,王伯惠实际上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1944年1月底,他和同学们在西南联大布告栏上看到孙立人将军的来信,在听过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动员演讲后,毅然报名参军。

西南联大土木系5人、机械系5人、电机系5人,共15名同学加入新一军38师,充当任翻译官和技术军官,飞往印度利多,从印度反攻缅甸。

同去的15人经过两周的军事训练,即被派往前线。临行前,蒙孙立人将军召见,问他们有何要求,王伯惠提出,要学有所用,希望从事工程工作,于是他被派往工兵营,既是翻译官又是技术能手。

1944年秋天,驻印军在收复了缅北政治、经济中心密支那后,重新组编成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任新一军军长,王伯惠调至新一军军部翻译室。在印缅战场上,身为翻译官的王伯惠曾参与过抓捕日军俘虏的工作。

1945年5月,新一军开始空运回国,前往广西。王伯惠被派往密支那机场作翻译,办理军运,直至7月最后一批伤病员运送完毕才起程回国到昆明。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随军到达广州后,他被分配到军务处管理汽车和工兵器材,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密支那没有建成的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竟在广州得以修建。他奉命负责监建。遗憾的是,1946年3月王伯惠随新一军调往东北。该公墓于1947年9月建成,1993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生涯

1946年2月,国民党政权与共产党的内战开始。1946年3月,随军前往东北。

1946年4月,与其他清华同学被批准退伍,回到北平参加全国留学考试。1946年,8月初,忽接孙立人将军来电,要他们速回沈阳。到达沈阳后,他们被告知孙立人将军要在鞍山建立一所清华中学(孙立人将军一直有行军沿途建立学校的传统),要他们去开展创校工作。原来6月初新一军进军鞍山时,军部驻在日本人留下的一所中学里。学校的校舍,是“满洲国时代”日本移民子女上学的“鞍山中学校”留下的。孙立人将军见学校校舍很好,图书馆、动植物标本、室内外运动场所都很齐全,就想利用这个校址,像内地贵阳、重庆、成都、长沙等地清华校友那样开办一所清华中学。

孙立人将军认为,鞍山将来会发展成为中国的匹兹堡,会需要大量人才。为了筹办这所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董事会,孙立人将军任董事长,用董事会的名义在东北,并通过北平、上海、美国等地清华同学为学校募捐基金。当时在东北的熊式辉、杜聿明等军政要员都曾捐赠了一笔钱。王伯惠被任命为教务主任兼代理校长。

解放后,鞍山清华中华更名为鞍山市第一中学,是鞍山市重点中学,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人才。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