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佩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佩元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王佩元,是国家一级演员,是相声名家常宝霆的弟子。1949年出生,1971年即以与老师合作表演的作品《挖宝》享誉全国。 [1]

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并非讽刺裁判》《攀龙附凤》《新潮商人》等,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多年来,他曾经与常宝霆苏文茂、常宝丰、张志宽、赵伟洲、刘俊杰等合作。在天津市曲艺团工作数十年后,于1997年调入解放军海政文工团,同常贵田成为搭档,从此踏上了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 [2]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相声演员

民 族 ---- 汉族

出生日期----1949年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项"牡丹奖"

代表作品----《挖宝》、《并非讽刺裁判》、《攀龙附凤》、《新潮商人》

主要搭档

常宝霆、苏文茂、常贵田、赵伟洲

艺术之路

穷人孩子早当家

王佩元出生于曲艺世家,12岁进入曲艺班学习。谈起和相声的因缘,他笑说,大概是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

王佩元的父亲王起胜,是评书大家田连元的师傅,也是目前健在的天津评书界辈分最大、年纪最长的老人。但是,王佩元没有学评书,而是说了相声,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河西区戏曲学校曲艺班没有评书专业。

王佩元说,自己从小并没有当演员、说相声的爱好,去曲艺班学习,是因为当时一个月可以拿到两元钱的津贴,还不用吃家里饭。

"那时候家境贫困,从小参加工作,为的是可以给父母减轻些生活负担。"王佩元的第一个老师是朱相臣,他还跟苏文茂学习过。1984年,王佩元正式拜相声名家常宝霆为师。

王佩元说,"从小学相声,后来也就爱上了相声。听相声,笑一笑,十年少。相声是带来欢乐的喜剧艺术。"当一个好的相声演员,说好相声,是王佩元最简单最执著的追求。

王佩元一直活跃在相声舞台上,他既能捧哏,又能逗哏,还自己动手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

由一个从小没想过要说相声的穷人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享誉全国的著名相声演员。现在,王佩元已经站在舞台上说了48年的相声。

《挖宝》全国打响

相声《挖宝》是王佩元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1970年,他与老师常宝霆、朱学颖,一起深入工厂,体验生活三个月,与工人同吃同劳动,创作出相声新作《挖宝》。

1972年,天津市党政军民联欢会在第二工人文化宫举行,王佩元第一次公开表演了相声《挖宝》。

1973年国庆,经文化部门批准,《挖宝》在天津市电视台播出,结果轰动全国。

回忆起这段经历,王佩元十分兴奋:"我当时感觉换了一个人间,我再也不是没有本职工作的王佩元了。

不久后,全国相声演员也有了舞台生命,都在学习表演这段相声。按照王宝童老师的话'《挖宝》是甘露,相声园地又新春。'"《挖宝》让王佩元一时间在全国打响了名气。

至今,还有一些老观众见了他,就是那句话:"您那段《挖宝》太好了!"

相声传承:教学相长

王佩元的相声艺术功底深厚,除了相声表演外,他还经常从事相声的创作活动。

几十年,王佩元创作的代表性作品有《挖宝》、《花的礼赞》、《对唱数来宝》等等。王佩元说:"创作是相声演员成长的必经之路,相声演员应该要有自己的创作作品。"

对此,他总结出了三点原因:一、演员表演自己创作的节目,最能得心应手;二、演员对自己创作的节目,会理解得更深刻,表演得更好;三、通过学习、创作,演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能有很大的提高。

在相声教学上,王佩元称自己既是老师又是师傅,同时还是兄长。王佩元从艺以来,同行同业的,他帮助了许多人。

对于年龄比他小的,与他一起学习相声的演员,他均称为"小朋友","与我一起学习相声的'小朋友'有冯巩、刘亚津、王宏、王琳、王悦、胡凯、李小强、张杰等等。

王佩元曾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项"牡丹奖",并多次参加央视和许多地方台的春节晚会,他还在全国相声大赛中荣获创作表演大奖。

相声在王佩元眼中魅力无限,他曾随团出访新加坡、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巴西等国,为那里的华侨和外国朋友带去笑声。王佩元说:"只要能懂华语的人,就喜欢相声。"

海政文工团的"新兵老同志"

王佩元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其中,部队生活对他的影响特别深。王佩元曾深入过工厂、农村,体验过各种生活,做过各种职业。到了海政文工团后,王佩元自封为"新兵老同志"。

"我刚调入海政文工团时属于新兵,我没有战士军龄长,可是我参军时已经48岁了,但从艺已经很多年,所以,同志们叫我'新兵老同志'。"王佩元说。

在部队环境的熏陶培养下,王佩元的艺术观、人生观更加成熟了。他说:"我热爱战士,因为他们为祖国、人民献出了青春、生命。我以为兵服务为天职。"2000年前后,王佩元曾与搭档常贵田到海防线为那儿的战士演出,"最大的场面有几万人之多,最小的场面只有三五个人,甚至只一个人。

小战士们所在的礁岛,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与外界的联系就只靠每月中的补给船只……"说到这些最可爱的人,王佩元很动情,"当小战士们手捧映山红献给我的时候,我与常贵田泪流满面。

相声本应该给人带来笑声的,但那次演出双方都掉下了眼泪,这是特殊的使命,也是我永不能忘怀的记忆。"

大"笑星"是大"孝星"

王佩元不仅是大笑星,更是大"孝"星。熟悉王佩元的人都知道,他家里有三位年过八旬的老人。

王佩元的父母是天津人,和他们在一起生活近20年;岳母去世后,王佩元把岳父接过来同住,在一起也近10年。

人老了,老人故土难离,不愿意离开天津。

王佩元的工作单位在北京,他在北京有套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可是,为了照顾好老人们,王佩元夫妻俩放弃了更优越的生活,蜗居在天津窄小的老房子里,住在没窗户的小厨房改成的卧室里,守着这三个老人。

王佩元对于他的师傅和老师也一直非常尊敬。"尊师爱师是相声界历来的美德。

我随时向弟子们讲述前辈的艺德、人品,按照老师话讲'我是相声的子孙,我不求大红大紫,只愿为相声大厦添一块砖石。'"相声艺术是需要传承的,王佩元说:"相声艺术是祖祖辈辈同仁积累下来的,是无私的,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都是中华民族的。

好的相声演员是从来不保守的,是大公无私的,只有团结、友谊、不断的竞争,相声事业才能日新月异,永远青春。而且,相声艺术是无止境的,就是相声大师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声演员,需要在提携后辈中,不断地超越自己。

王佩元说:"老师就如同父母,他们年龄大了,需要我们徒弟们'常回家看看',好的师徒标准,就是良师益友。"他解释,"对于老师来说,他们不仅希望向徒弟们传授相声艺术,也希望能够聆听徒弟的进步和成长,增加内心的喜悦。老师们需要徒弟的关心,需要在这些关切中,增加生命的活力。无论是家里的老人,还是我们的老师、师傅,都需要我们后辈们更多的关心。"

"相声的科学发展观 "

"相声的科学发展观"是王佩元自己"造"出来的一个词。王佩元说,现在全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声也应该有它的科学发展观。

王佩元对相声的理解:"相声是说笑话,它寓教于乐,讲述着道理。"提到现在的"相声改革",王佩元有他自己的看法:"相声可以改革、提高,但是,要百变不离其宗。相声艺术必须从生活之中来再到生活之中去,才能被观众接受、肯定,不能闭门造车的想当然。

侯宝林大师就曾批评过:'相声有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一些演员来不了的东西就说给革新了。'相声不能为逗大家一乐就胡说八道,低级庸俗。相声演员和宠物还是有区别的。"

对相声演员应该掌握的"基功",王佩元感触很深。"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要说,台下何止十年功!应该是活到老,练到老。"

王佩元说,"我在舞台上能够得到观众的鼓励、掌声,绝对离不开40年前老师带着我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无人之处面对大墙、河水,我们一句一句,一遍一遍地练习基功。

所以,'贯口'节目,今天在舞台上使用得得心应手,那是来源于功夫,这就是老师常讲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磨刀不误砍柴工'。"

对于当前相声艺术界的一些状况,王佩元有感而发:"搞艺术不能急功近利,水到,渠才成。"另外,对于相声艺术,王佩元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相声还讲究'功夫在诗外'。

好的演员必须向社会广泛学习,向姊妹艺术学习,尤其是相声这门艺术,是海阔天空,谈天说地,谈今论古,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更应该有丰富的生活知识,深厚的文学底蕴,才能做到'说学逗唱,无所不好',才能准确的'现身说法,说法现身'。

相声演员离不开"记"、"问"之学。正像相声演员的台词'相声肚,杂货铺'。"

个人评价

王佩元是个出色的,让人喜欢的演员,很好的演员。

参考来源

  1. 王佩元 ,名人简历网
  2. 王佩元 ,王佩元相声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