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王兴东 | |
---|---|
出生 |
1967年2月 山东省海阳市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编剧、导演 |
知名作品 | 《建国大业》《辛亥革命》《蒋筑英》 |
王兴东,1951年生于大连市,满族,北京市电影公司一级编剧。1973年加入共产党,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1975年从事影视剧本工作至今,其编剧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建国大业》 、《辛亥革命》、《蒋筑英》、《孔繁森》、《黄克功案件》等30余部。
《飞来的仙鹤》获得1982年国家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编剧的《蒋筑英》获得1992年广电部政府奖华表杯最佳编剧奖和第13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编剧《离开雷锋的日子》获97年华表奖最佳编剧奖和第1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我只流三次泪》获得第三届童牛奖最佳编剧奖;《天国逆子》获得1994年第七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
编剧的《鸽子迷的奇遇》获得第五届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金章奖。担任电视剧《纪委书记》编剧获第12届飞天奖,第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离别广岛的日子》获14届电视剧飞天奖。 与马征合作的话剧《北平·1949》获2009年度中国话剧金狮奖。
人物经历
1968年,王兴东从大连市下乡插队瓦房店李官乡两年,后来应征入伍,在吉林省延边军分区边防担任二团战士,军分区宣传队演员,创作员。
1975年,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编辑工作。
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编剧班,毕业后又回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工作。
1981年,担任剧情电影《明天回答你》的编剧,从而开启了他的编剧生涯。
1982年,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飞来的仙鹤》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由陈家林执导,孙才华、张伟欣等合作主演 ;同年,担任爱情电影《白桦林中的哨所》的编剧,该片由卢君、韩月乔、王滨雁联袂主演。
1984年,担任剧情电影《请把信留下》的编剧,该片由秦绂生执导,洪剑涛、赵福余等共同主演。
1985年,担任剧情电影《狼犬历险记》的编剧,该片由张辉执导 ;同年,担任剧情电影《奔向银幕的马》的编剧。
1986年,由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鸽子迷的奇遇》上映,该片由于彦夫、张圆执导,张丰毅、申军谊合作主演 。
1987年,担任剧情电影《我只流三次泪》的编剧,该片由琪琴高娃执导,方超、朱时茂、丁一联合主演,他凭借该片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童牛奖最佳编剧奖;同年,担任编剧的战争电影《陆军见习官》上映,该片由于彦夫、张圆执导,刘交心、吴若甫合作主演。
1988年,担任剧情电影《没有爸爸的村庄》的编剧,该片由卢萍执导,程小龙、乔琛、孙晓璞等联袂主演。
1989年,由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少年战俘》上映,该片由杜煜庄执导,车悦、杨楠、赵静联袂主演。
1991年,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苦乐三兄弟》上映,该片由王学新执导,余华东、潘婕等共同主演。
1992年,担任传记电影《蒋筑英》的编剧,该片根据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蒋筑英的先进事迹改编,他凭借该片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华表奖前身)最佳编剧奖、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同年,担任剧情电影《来吧!用脚说话》的编剧。
1994年,与王浙滨合作担任剧情电影《留村察看》的编剧,获得广电部政府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1995年,担任剧情电影《天国逆子》的编剧,该片根据小说《苦海中的泅渡》改编 ,获得1994年日本东京第7届国际电影节大奖。
1996年,担任人物传记电影《孔繁森》的编剧,他凭借该片获得第2届中国珠海电影节金龙杯最佳编剧奖;同年,担任励志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编剧,该片由康宁、雷献禾执导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编剧奖、第7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编剧奖 。1997年6月,调入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12月,被中国文联评选为首届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
1999年,由其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共和国之旗》上映,该片由王学圻、谢钢、朱琳联合主演。2000年编剧电影《良心》,获得政府华表杯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编剧《法官妈妈》获得政府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 2005年,担任剧情电影《生死牛玉儒》的编剧,该片由周友朝执导,以原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的事迹改编而成 ,此片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
2007年他编剧的广播剧《深情》由北京广播电台制作,这是再现邓小平文革期间谪居江西省南昌的特殊岁月的故事,获得第十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008年5月17日,担任编剧的传记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的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赴美国参加奥运会的故事。
2009年,担任历史电影《建国大业》的编剧,该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2011年,担任革命电影《辛亥革命》的编剧,该片由张黎、成龙合作执导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
2012年10月14日,担任编剧的励志电影《许海峰的枪》上映,该片由王放放执导,李东学、马境、娜仁花等联合主演。
2013年12月,当选为第九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2014年,担任历史电影《黄克功案件》的编剧,该片由王放放执导,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
2017年9月4日,编剧的人物传记电影《邹碧华》在人民大会堂首映,该片主要讲述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的生平事迹.
社会活动
2003年3月, 王兴东接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工作至今,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是民政部登记的国家一级社团法人,他被选举为第五届、第六届 会长,自2004年开始组织编剧依法维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为保护知识产权,多次提出保护编剧原创成果,促进电影立法的提案,参加各种修法讨论,率先提出电影分级制度的提案。 并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2016年)作大会发言,要求将电影剧本纳入《电影产业促进法》,最终立法采纳意见。他与法律专家共同出台电影剧本许可、委托、转让的三种合同范本,普遍受到欢迎,2009年他被中国版权理事会评选为十大版权人物。
他提案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蒋筑英、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塑像,都已落成;他提案将江西省南昌市代表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大法官梅汝璈故居,提升到国保单位,已经得到重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王兴东政协员履职风采》一书涵盖他的社会活动。 他参加了第6届、第7 届、第8届、第9届、第10届全国文联代表大会。 曾代表中国电影编剧多次与日本电影剧作家进行学术研讨会。
获奖记录
▪ 2012 第31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辛亥革命》(提名)
▪ 2002 第5届 广电总局夏衍电影文学剧本二等奖《法官妈妈》(获奖)
▪ 1999 北京市庆祝建国50周年征文佳作奖《共和国之旗》(获奖)
▪ 1997 第3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编剧奖《离开雷锋的日子》(获奖)
▪ 1997 第7届 上海影评人奖最佳编剧奖《离开雷锋的日子》(获奖)
▪ 1997 第1届 夏衍电影文学奖二等奖《离开雷锋的日子》(获奖)
▪ 1997 第17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离开雷锋的日子》(获奖)
▪ 1997 第1届 首届老舍文学创作奖电影奖《离开雷锋的日子》(获奖)
▪ 1996 第2届 中国珠海电影节金龙杯最佳编剧奖《孔繁森》(获奖)
▪ 1993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华表奖前身)最佳编剧奖《蒋筑英》(获奖)
▪ 1993 第13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蒋筑英》(获奖)
▪ 1993 第15届 小百花奖优秀编剧奖《蒋筑英》(获奖)
▪ 1989 第3届 中国电影童牛奖最佳编剧奖《我只流三次泪》(获奖)
其他奖项
▪ 2015 第五届北京十佳电影工作者(获奖)
▪ 2006 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荣誉称号” (获奖)
▪ 2000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奖)
▪ 1997 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获奖)
▪ 1996 长白山文艺奖个人成就奖(获奖)
▪ 1994 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获奖)
人物评价
王兴东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方法,每一部原创剧本都经过无数次的实地调查,采访撰写而成,他将深入生活视为创作所必须的科学活动。他的剧作注重叙事结构的均整安排,叙事节奏张驰有致,在人物塑造方面突出生活化的小细节,显得真实可信。在生活场景的铺排上除了做到真实外,还注意环境与剧情的互动作用,他的作品大都为“主旋律”作品 。
王兴东是一位勤奋、 高产、 质优的电影剧作家,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感知能力使他驾驭不同题材时都显得游刃有余。他涉猎动物、英模、工业、军事、农村、体育、历史等题材。他的剧本实践着 “笔下写着动物界,心中想着人世间”的美学追求,传达出剧作者的诗意情怀和浪漫哲思人与人、动物及自然界构建和谐美好的世界。多年的创作实践和不懈的理论反思使王兴东的艺术创作日臻完善,他极大地摆脱主旋律电影剧本创作中的思维惯性和陈规旧习,在主题意旨、创作技法、人物塑造和叙事结构四个方面着力开拓,逐渐形成个人的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