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利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利祥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王利祥,男,1964年9月出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光電功能高分子"課題組組長。[1]

1984年7月畢業於黑龍江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同年9月考取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生,師從王佛松院士,1989年12月獲理學博士學位後分配到長春應化所工作。1993年12月被中國科學院特批為研究員。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分別在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和美國麻省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從事訪問研究工作。2000年7月至2008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 1997年當選吉林省人大代表,200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2]

長期從事光電功能高分子的合成化學與性能研究,代表性工作包括單一高分子白光材料、能量轉移型紅綠藍三基色高分子發光材料、樹枝狀非摻雜磷光材料、空間電荷轉移高分子熒光材料等。 [3]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黑龍江省綏稜縣

出生日期----1964年9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2002 年,吉林省第二批省管優秀專家;2004 年,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畢業院校----黑龍江大學

代表作品----聚苯胺的合成、結構表徵和本徵態加工方

科研工作

王利祥同志自1985年以來一直從事光電活性功能高分子的研究工作。

在聚苯胺的合成、結構表徵和本徵態加工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發明了可溶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製備方法;提出了聚苯胺的氧化還原結構形式與摻雜行為的關係;

研製出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聚苯胺自支撐膜。

首次在德國合成出聚苯胺/聚苯硫醚交替共聚物,被美國、英國學術雜誌評述為應用化學領域的熱點課題。

在有機/聚合物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研究領域提出了發光中心/傳輸單元一體化的合成概念,並運用能量傳遞機制製備出系列高發光效率的PPV類聚合物,發展了提高發光效率的手段,提出了改善器件穩定性的材料改進措施。

學術成績

王利祥同志已發表學術論文42篇,被國內外引用100餘篇次,取得發明專利1項。

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各1項,並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和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二等獎。

1991年被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1993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6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及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1998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青年稱號。

現正在承擔中科院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重大基金等研究項目。

主要榮譽

1996 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

1997 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02 年,吉林省第二批省管優秀專家

2004 年,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社會兼職

現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兼任中國科技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擔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吉林省化學會常務理事、《高分子學報》和《應用化學》雜誌編委。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委員、長春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承擔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725410,29992530);

科技部"973"(2002CB613401,2002CB613402, 2002CB613404)

"863"(2002AA313090 )項目

學生培養

畢業研究生 1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9人,碩士研究生 3人。

在學研究生 20 人,其中博士 12 人,碩士 8人。

研究領域

研究興趣集中在有機電致發光顯示(OLED)、高分子電致發光顯示(PLED)、高分子化學熒光傳感器和高分子太陽能電池。

1.有機電致發光材料

(1)重點發展單核和多核有機金屬熒光和磷光配合物。目前已開發出比經典單核8-羥基喹啉鋁具有更高電致熒光效率和電子遷移率的雙核8-羥基喹啉鋁配合物;發現含混合配體的單核 Cu (I)配合物具有高達59%的固態熒光量子效率,且沒有明顯的濃度淬滅效應,在此基礎上,製備了在105 cd/m2 亮度下電流效率達 10.5 cd/A 的 綠光OLEDs器件。

(2)為了提高OLEDs器件性能,開展了具有優異熱穩定性的空穴注入和傳輸材料的研究。以咔唑和二苯胺為基本構造單元,設計和合成了系列具有優異形態穩定性的新型空穴傳輸材料。相應器件效率和經典空穴傳輸材料NPB相當。這些材料優異的形態穩定性有利於長壽命OLEDs製備。

2.高分子電致發光材料

(1)開發出可用於製備單層PLEDs器件的雙極發光高分子,包括PPV、PAF類共聚物,含三芳胺、苯基取代咔唑和惡二唑/三唑(oxadiazole/triazole)單元的聚喹啉,兩次得到美國核心期刊評述。

(2) 基於能量轉移和電荷轉移的物理思想,發展出系列分子分散型高分子發光材料,其電致發光性能具有國際可比性。例如:藍光高分子的色坐標為(CIE) (0.14, 0.20),電流效率為3.0 cd/A;綠光高分子的色坐標為(CIE)(0.31, 0.58),電流效率為8.0 cd/A;紅光高分子的色坐標為(CIE)(0.14, 0.20),電流效率為1.5 cd/A。

(3)提出了單一高分子產生白光的新途徑。通過在藍光高分子中化學鍵合高效熒光染料,設計和合成了穩定、高效和色純度好的白光高分子。白色PLEDs的電流效率達4.0 cd/A,色坐標為CIE (0.32, 0.36), 而且色坐標基本不隨驅動電壓而改變。

代表性論文

1. Novel thermally stable blue-light-emitting polymer containing N,N,N,N-tetraphenyl-phenylenediamine units and its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Chem. Mater., 2002, 14, 4484.

2. Oxadiazole-containing material with intense blue phosphorescence emission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ppl. Phys. Lett., 2002, 81, 4.

3. Highly selective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silver(I) ion based on amplifi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conjugated polyquinoline, Macromolecules, 2002, 35, 7169.

4. Turn-On"Conjugated Polymer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Fluoride Iron, Macromolecules, 2003, 36,2584.

5. Oxadiazole-Functionalized Europium(III) β-Diketonate Complex for Efficient Red Electroluminescence, Chem. Mater., 2003, 15,1935.

6. A dinuclear aluminum 8-hydroxyquinoline complex with high electron mobility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3, 82,1296.

7. Highly Efficient Green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Cu(I) Complex, Adv. Mater., 2004, 16, 432.

8.Novel Core-shell Structure Hole-Transporting Molecules Based on Carbazole as Building Block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J. Mater. Chem., 2004, 14, 895.

9.A Modified Wittig Polycondensation to High-trans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PPVs, Tetrahedron Letters, 2004, 45, 3823.

10.White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Polyfluorene chemically doped with 1,8-Naphthalimide Moieties, Appl. Phys. Lett., 2004, 85, 2172.

參考來源

  1. 王利祥 ,查字典學校網
  2. 王利祥 ,中國聚合物網
  3. 王利 ,中國化學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