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国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国秀副校长签名黄祯祥毕业证

王国秀(1895—1971)江苏昆山人。女,曾用名王竹素。我国妇女界知名人士。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首任馆长,上海市第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民主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历史学硕士。

历任金陵女校文理学院、大夏大学圣约翰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震旦大学副校长。

1952年起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兼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英国中世纪妇女生活史》,发表《十八世纪中国茶和工艺美术品在英国流传情况》和《阿拉伯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等。[1]

简介

王国秀,女,原上海市史学会理事。王国秀历经前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王国秀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妇女活动中去。她担任上海市民主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1959年冬出席了亚洲妇女大会。1964年12月作为全国妇女联合会的代表,她当选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她的社会职务还有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史学会理事等等。1971年,王国秀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76岁。《上海市妇女志》、《上海市图书馆事业志》等史书忠实地记录了她的事迹,她同秋瑾、宋庆龄、何香凝等人,被收入《中华英烈名录》的171位杰出女性之一。

人物特写

王国秀生于1895年,父母给她起了个小名叫“竹素”,她的童年时代是在天津上的私塾和小学,1907年1到汉口就读于致忠女子学校。1912年回到上海,就读于公立上海外文学校及中西女校,其间还曾一度就读于新加坡公立女子学校。由于学习成绩异常出众,1921年王竹素考上公费出国留学,先后在美国韦斯利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和历史。当时中国女学生出国留学可谓凤毛麟角,那时起,她开始叫“王国秀”。在美国留学的五年(韦斯利大学四年,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一年)中,王国秀先后获文学学士和历史学硕士学位。民国15年(1926年)10月起的大约七个多月时间里,王国秀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进行访问和研究活动。

王国秀1927年春回到国内。由于她在学术上已有很高的造诣,国内不少著名高校纷纷邀请王国秀前去任职。她先是在上海中西女校执教;1928年9月应邀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历史系任教授;1930年9月至1942年9月期间先后任大夏大学、圣约翰大学历史系主任;1948年8月,王国秀应母校美国韦斯利大学邀请前往讲授远东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王国秀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受到刚刚建立的人民政权的热烈欢迎。王国秀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她先是继续担任圣约翰大学历史系主任,1951年2月调任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后来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同震旦大学合并,王国秀出任震旦大学副校长;1952年11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在此期间,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每星期有四天在历史系教课和研究,只有一天时间在图书馆办公,平时图书馆的业务大多由副馆长料理。王国秀常说:她是一位学者,她更适合在学术的天地里驰骋。王国秀在学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公认。她的著作《中世纪英国妇女生活史》、《十八世纪中国茶和工艺美术品在英国流传状况》、《阿拉伯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等在国际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

王国秀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妇女运动的骨干。她比较早地接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和影响,坚定不移地主张妇女应当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勇敢地、积极地同男子一样参与国家和社会的事务,经常在各种公开的场合宣传:“女人如果只在家里做一个贤内助而不去过问外界的事情,那她只是做了半个人。她既然是个完整的人,就应该有做人的权利和义务,去参与社会的种种工作”。她的这种思想在国内外妇女界有相当的影响。王国秀参与教会和社会的各种活动,担负着不少的工作。1947年她曾和几位著名的基督教人士前往南京面见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倡议实行国内和平。从1936年起,王国秀历任中华女青年会执行委员及主席、中华全国大学妇女会理事、上海市妇女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为中国妇女的解放、争取男女平等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36年、1938年、1947年,王国秀曾三次出席世界女青年代表大会。1948年3月她列席了美国女青年会全国代表大会。此外,王国秀还曾在太平洋国际学会、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援华会、亚洲文会以及上海市大学教授联谊会等社会团体中担任过一系列的职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