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9年7月18日)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7月18日) |
王士元(英语:William S.-Y. Wang,1933年-),出生于上海,中国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简介
毕业后在IBM研究中心里作有关俄语翻英语的机器翻译方面的研究,后来更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语言分析的工作。之后他回到他的母校密西根大学教了一年书,后转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在那里成立语言学系和东亚语言学系并且担任这两系的系主任。获得台湾大学中文系和人类学系所颁发的荣誉教授头衔,并且于1966年到加州柏克莱大学担任教授,到1994年退休为止。他于1973年创办了语言学领域很重要的一个国际性出版物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言学报》)并任主编。他以创立著名的“词汇扩散理论”而在国际语言学界享有盛誉,曾被选为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首届会长(1992-1993)。从1995年到2005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工作,而后转到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他在这两所大学里主要研究语言起源和演化、神经语言学等。
职务
台湾中研院院士、赵元任中国语言学中心主任、《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主编、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研究部语言学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语言实验室研究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语言工程讲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语言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兼任教授、兰州大学兼任教授、南开大学兼任教授、云南大学兼任教授。
研究方向
早年侧重英语声学语音学,但他却是最早从汉语出发对生成语法做出贡献的语言学家之一,尤以他对汉语体标记及合并与省略的句法分析(1965,1967a),以及他为探索声调所提出的“辨异成份系统”为著(1967b)。 他很早就发现了电脑对语言研究的巨大潜力。这促使它建立了汉语语言学的动态参考书目(1970),并为构拟“历史音系”而建立了最早的资料库之一(1970)。 接下来几年,很快与生成语法的研究方向道别,转向语言变异和语言演化的课题。其“词汇扩散理论”激发许多学者循其方向近行诸多语言的分析,如:英德、瑞典、藏缅语、达罗毗荼等诸语。其中也包括儿童语言(1997)。以致于促进了“型态句法变化”的研究,更因为观查到语言里“文白层次”的“双向扩散”而丰富充实(1993)。 近30年来深入探索语言演化的方法和观念等等议题,尤其著眼于中国语言民族史,把人类学、遗传学、语言学的研究发现融汇贯通。利用个种电脑模型区别语言变话中的“传递效应”、“语言符号和语序”如何演变、“双语接触”如何影响“语言转变”等问题。
主要著作
2000年《语言的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年《语言、语音与技术》香港:香港城市大学 2013年《演化语言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年《语言、演化与大脑》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著作
2013年《大江东去:王士元教授八十岁贺寿文集》香港:香港城市大学 2014年《拉波夫与王士元的对话》北京: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