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士琦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士琦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括苍镇,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7年1月13日,王士琦墓被列入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墓葬。

简介

临海张家渡镇王藏山麓,现存王士琦墓,已列为临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墓曾于1954年出土了一批金冠、金带等珍贵文物[1];墓前石人、石、石、石羊和华表各一对,保存尚好,皆雕琢精美。

人物生平

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后任兵部郎中。十八年,出任福州太守。二十三年,任重庆太守。时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谋反,王士琦单骑前往招抚,事平,升四川按察副使。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任山东参政,与总兵刘綎从经略邢玠出兵抗倭,竭力主战。栗林一战,倭寇被困10余日,求救于头目平义智。王士琦为防两支倭寇会合,一面以水师伺于海,一面亲率陆军急夺险地曳桥,斩首数百,乘胜入城。平义智与中路石曼子,被陈璘水师拦击,陈璘焚倭将小西行长船百余只,杀石曼子。小西行长乘隙率余部逃脱。王士琦又约城陷降倭的朝鲜官员郑六同为内应,焚烧火药库接应,明军多路出击取胜。

事平,升河南左布政使。以后,出任山西右布政,巡视冀北至云中;又任山西左布政,兼领冀北军防。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王士琦久镇云中,严守北疆,处理边疆事务,刚柔相济,威信素著。在任期间,边境平靖。万历四十六年(1618),奉调巡抚江南,未行,以积劳疾深,卒于山西

从历任的官职来看,王士琦干过工部主事、兵部郎中、知府、按察副使、布政、最后做到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他一度在云中,得到“有边才”的赞誉[2],大约朝廷也是看到了他的善于治军和与异族周旋,才调他赴朝抗倭的吧。

对于王士琦人们最集中称道,且又有正史记载的事迹,是他在入朝之初,驻节全州,刘綎军进攻失利,军心动摇;在危机关头,他挽狂波澜于即倒。《明史·刘綎传》称:“监军参政王士琦怒,缚其中军,綎惧,力战破之”。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这才有以后克粟林、夺曳桥的胜利。

视频

王士琦墓 相关视频

王士琦墓雨后风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