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王广鎏 | |
---|---|
出生 |
1934年11月7日 广州市 |
国籍 | 中国 |
王广鎏,[1]化纤工程设计专家,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纺织、化纤、石油化纤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工程咨询与项目评估专家。曾参加并主持辽阳、天津、仪征等大型化纤生产基地的总体规划设计,是仪征化纤及原料生产基地一、二期工程设计的项目负责人。经他设计或指导、审核设计的不少工程项目获各种奖励。
个人简历
- 1946年9月-1949年7月 在广州市南海中学读初中。
- 1949年9月-1952年7月 在广州市第二中学读高中
- 1952年9月-1956年7月 在广州市华南工学院学习。
- 1956年9月-1964年 纺织工业部基建局设计公司。
- 1964年-1980年4月 纺织工业部设计院工程师,专业组长。
- 1980年4月-1983年5月 纺织工业部设计院设计室副主任。
- 1983年5月-1986年5月 纺织工业部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 1984年10月-1986年5月 纺织工业部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第一副院长。
- 1986年5月-1992年12月 纺织工业部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长。
- 1985年12月-1992年12月 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
- 1989年 国家授予首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生平介绍
王广鎏,1952年9月考入华南工学院,1956年7月毕业于该校建筑学专业。1956 年8月分配到纺织工业部基本建设局设计公司(现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历任工程师、设计室副主任、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第一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长等职务。[2]
1957年派往保定化纤厂,学习化学纤维工厂设计。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纺织品供应紧张。纺织工业部提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方针,以解决天然纤维资源的不足,并决定兴建一批粘胶纤维企业。王广鎏参加了南京、新乡化纤厂的选择厂址、总图规划和主车间建筑设计。在工作繁重、生活又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如期完成设计任务。
1964年,南京化纤厂建成投产,该工程作为我国基本建设项目自力更生的样板向全国推广。王广鎏及时总结、撰写了《甲类生产建筑防爆设计的几个问题》一文。
1964-1966年,王广鎏先后参加北京维尼纶厂和贵阳维尼纶厂的设计工作。在承担前者的总图和配套工程设计中,他认真分析引进技术的特点,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化纤项目的设计技术,结合我国情况,灵活用于贵阳维尼纶厂工程设计中,使化纤厂的建筑设计水平提升一大步。
1968年,国家着手建设年产万吨级的粘胶帘子布厂。时值“文化大革命”,王广鎏被委任为工程设计负责人,率领几十位设计人员开展现场设计,日夜奋战,在逆境下搏击达三年之久,完成了年产万吨级强力粘胶帘子线工厂设计任务。
70年代初,国家兴建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四大石油化纤基地。王广鎏是天津石油化纤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主要设计人之一。辽化建设项目中,王广鎏除参与主持总体规划设计总厂总图和主车间建筑设计工作外,还作为设计院的现场负责人,协调、处理现场有关技术问题。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的特点有了深入理解,先后撰写了《辽化工程设计几个问题的体会》、《石油化工企业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等论文,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1977年后的8年中,王广鎏作为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建设项目设计负责人,参加选厂和方案论证,主持总体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升任副总工程师、副院长之后,仍指导各项工程设计,审核设计文件,为我国最大的化纤基地的建设付出了心血。
1980年初,王广鎏参加首批国家建委组织的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举办的“工业可行性研究培训班”,系统学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决策分析理论,随即在本院和纺织系统推动开展此项工作。他还受聘担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和主持大型纺织、化纤、石油化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论证。在石油化纤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与决策中发挥作用。
1992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工作热情仍不减当年,除参加和主持大、中型建设项目的评估、论证工作外,又参与或亲自动手编制仪化四期工程及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福建、广东、上海、天津等地区或企业的纺织、化纤、石油化工的发展规划和项目规划工作,并时常应邀参与纺织、化纤及其原料等宏观发展的专题调研,撰写专题报告。王广鎏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知识渊博,作风严谨,认真务实。他既亲力亲为独立工作,又善于组织管理,为我国纺织、化纤、石油化纤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广鎏于1988年11月起担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1991年2月-1995年10月,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1993年3月-2003年3月,当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由国家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3]
主要论著
1.王广鎏,马保东,郭海鸢,周启章.化学纤维工厂设计.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3 2.王广鎏,张奇伟,徐炽.我国聚酯市场需求及其发展思路研究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0 3.王广鎏,顾强,刘仲鑫.“十五”和2015年纺织纤维需求预测.国家计委产业发展司专题,2000 4.王广鎏,顾强,施禹之.入世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国家计委产业发展司专题,2002 5.王广鎏,张奇伟,叶永茂.我国聚酯工业需注意防止盲目无序发展.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3 6.芮光雨,王彤,王广鎏.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2003 7.王广鎏,张国和,沈兰珍.我国纺织工业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研究报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专题,2004
主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决定成套引进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兴建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纤生产基地。1971年从鄂西北工地归来的王广鎏参加天津和辽阳石油化纤项目的选厂和天津项目的规划工作,不久又参加并主持辽阳石油化纤总厂的总体规划设计及总图和纤维厂设计工作,还应邀参加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四川维尼纶厂的总体规划论证,为当时国家重点建设的四大石油(天然气)化纤项目的建设付出了心血和智慧。
辽阳石油化纤总厂装置多,投资大,技术复杂。王广鎏在参加并主持该项总体规划设计中,深入研究引进装置的生产与技术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和建厂地区的条件,经反复研究,克服了引进装置部分因合同谈判中对管理体制考虑不周给总体布局带来的不利因素,合理地处置了国内配套装置与引进装置之间、生产装置与公用工程设施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保证了总体布局的完整性和各分厂的相对独立性,为企业的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王广鎏作为总体设计院现场负责人之一,参加辽化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处理有关技术问题,博得了建设单位的好评。通过参加石油(天然气)化工、化纤工程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单项工程设计和现场服务等工作,王广鎏掌握了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的总体规划、总图布置及工程设计特点和规律,并使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升华。先是以《辽化工程设计工作中几个问题的体会》一文在国家建委召开的引进项目设计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交流,继而撰写《石油化工企业的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论文,又与他人联合编著《化学纤维工厂设计》一书。可以说对于化纤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总图布局及单项工程设计工作,已轻车熟路,运用自如,而且颇有建树。在《石油化工企业的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一文中,他提出:企业的总平面设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工作,要求“既要符合生产规律,又要结合当地条件;既要布置紧凑,满足生产上的联系,保证安全生产,又要防止生产上相互干扰;既要着眼近期建设,又要顾及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总图设计的过程,就是不断暴露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需要从全局出发,分清主次,权衡轻重,统筹考虑”。这种辩证求实的论述对后来的总图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物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王广鎏参加首批国家建委组织的、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举办的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培训班,系统学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理论与方法及投资决策分析。随即在本院组织学习班,亲自授课,指导学习。1981年率先组织编制了我国第一份化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85年,成立中国纺织工程咨询公司,他出任总经理,并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兼任董事,从此,工程咨询业务在纺织设计院和纺织系统普遍开展。1986年,已升任纺织部工业设计院院长的王广鎏又兼任“中咨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多次应邀参加纺织化纤项目工程咨询、项目评估与论证会议。1992年从院领导岗位退下来,任院顾问,敬业精神不减当年。他亲手为地方企业编制发展规划,还以专家组组长的身份主持大、中型纺织、化纤、石油化工项目的评估、论证,亲手执笔专家组咨询意见。粗略统计,自1990年以来,参加中咨公司组织的大、中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论证达30余项。在此项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客观、公正、科学地提供项目决策的分析意见和建议,为国家经济发展、为投资者正确决策贡献自己的智慧。
其他信息
王广鎏还应国家计委、中咨公司邀请参加我国纺织、化纤及其原料的宏观发展课题调研,执笔编写有关行业宏观发展的专题报告,为促进我国聚酯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国产化,为中国加入WTO后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及应对措施献计献策,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王广鎏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长期实践中,始终保持勤奋、好学、严谨、实干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勤于思考、才思敏捷,条理清晰及干练踏实的特长,给业内外人士留有深刻印象。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知识面,且擅长组织领导,不愧为国家首批授予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