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王承宗

增加 9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承宗'''({{bd||?|820年||catIdx=W}}),[[ 契丹]] 人。[[ 成德節度使]][[王士真]]之子,官副太使。
[[File:王承宗.jpg|thumb|right|
[https://p0.ssl.qhimgs4.com/bdr/640__/t01cdb0bba1f6fe42f5.jpg?size=640x238原圖鏈結]
==生平簡介==
[[元和 (唐)|元和]]四年三月(809年),王士真病死,承宗自稱[[留後]],奉[[德州]](山東[[陵縣]])、棣(山東[[惠民]])二州。不久[[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出來挑撥,王承宗後悔,囚禁德州刺史[[薛昌朝]]。憲宗勸諭承宗放薛昌朝還鎮,承宗不奉詔。元和四年下詔削奪王承宗爵。元和五年(810年),憲宗遣河東、義武、盧龍、橫海、魏博、昭義六鎮對其進行討伐,以宦官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計伐王承宗的唐軍二十萬無功,左神策大將軍[[酈定進]]戰死,[[盧從史]]暗中和王承宗互通聲氣。
===被討伐===元和 (815 三月(809 年),[[ 淄青 王士]]真病死,其子[[王承宗]]向朝廷示好,主動獻出德州、棣州,希望能繼任為成德軍節度使。魏博 節度使]][[ 李師道田季安]] 暗中派遣心懷不軌,趁機挑撥王承宗起兵。王承宗後悔,囚禁德州刺史[[ 刺客薛昌朝]] 。憲宗勸諭承宗放薛昌朝還鎮 承宗不奉詔。元和四年憲宗本來就覺得河北藩鎮擁兵自重,要趁機收回兵權,王承宗卻不依不饒。元和五年(810年),唐憲宗 是命 月三日拂曉在靖安坊 鎮節度使河 門將宰相、義武、盧龍、橫海、魏博、昭義六鎮,發兵討伐王承宗,任命宦官[[ 吐突承璀]]為 帥統領大軍,翰林學士[[白居易]] 殺死於 反對以宦官充任元帥,可憲宗根本不聽。六鎮節度使各懷心機再加 朝途 吐突承璀的無能,唐軍果然屢戰屢敗,一年多也沒有拿下王承宗,反而損兵折將。以宦官左神策 [[ 獵首|取首吐突承璀]] 計伐王承宗的唐軍二十萬無功 左神策大將軍[[ 禦史中丞酈定進]]戰死,[[ 裴度盧從史]] 也被刺成重傷。但朝野一直認為是 暗中和 王承宗 所為 互通聲氣
===上表願意投降===元和十年(815年),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暗中派遣刺客,於六月三日拂曉在靖安坊東門將宰相[[武元衡]]殺死於上朝途中,取首,禦史中丞[[裴度]]也被刺成重傷。但朝野一直認為是王承宗所為。元和十一年(816年)王承宗勾結[[吳元濟]],憲宗發六道兵以十萬兵力進行討伐,兩年無功,憲宗被迫罷兵。[[ 魏博節度使]][[田弘正]] 奉[[ ]] 討伐王承宗,命[[何進滔]]率精騎千餘,奔襲鎮州(今河北省正定地區),大勝[[ 成德軍]] 元和十二年(817年)承宗也害怕最後被滅,主動上表願意投降,最後和憲宗達成條件:王承宗仍為成德軍節度使,兼管德、棣二州,但節度使之下的屬官王承宗不得私自任命,都由朝廷統一派遣。後來王承宗又要求朝廷任命他的弟弟王承元為節度副使,為取得朝廷信任,將他兩個兒子王知感、王知信留在長安為人質
===史稱元和中興===元和十 (817 (818 年) 田弘正大破 [[淮西]]平定; 王承宗 形勢獻地謝罪;淄青節度使[[ 南宮李師道]] 戰敗 被部將謀殺。史稱元和中興。元和十五年(820年)王 承宗 勢蹙請降 死後 “自陳 成德軍推舉他的弟弟王承元 [[盧從史]]所 節度使,王承元卻推辭不就,最終被唐穆宗調 成德 乞輸貢賦 王氏的多年割據也宣告結束。後來王承元在多處任職 請官吏 據說無論到哪裡 許其 都能幹出一番業績,雖然唐朝的統治一天不如一天,王承元靠 己也做到了平盧節度使,也在任上去世 ”並送二子[[王知感]]、[<ref>[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JyEx5D5/amp 憲宗發十萬兵伐 知信]]到[[京師]]為[[人質]]。唐廷亦因久戰乏力,以 承宗 ,兩年不成,只得任其 [[ 成德節度使]]。</ref>
===子女=== 元和十三年(818年)王承宗女[[ 淮西王循]] 平定; 王承宗 迫於形勢獻地謝罪;淄青節度使甥承務郎同州白水縣尉[[李 師道景裕]] 戰敗,被部將[[謀殺]]。史稱[[元和中興]]。元和十五年(820 ;第三女(815 —829年6月2日 後為 王承 宗死 元所養 其弟[[ 王承元]]上表歸順朝廷 任鳳翔節度使後隨行,卒於鳳翔,有墓誌
王承宗女王循嫁王承宗甥承務郎行[[同州]]白水縣尉李景裕;第三女(815年—829年6月2日)後為王承元所養,王承元任[[鳳翔節度使]]後隨行,卒於鳳翔,有墓誌。
==參考 書目資料==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八
[[Category:唐朝人物]]
72,654
次編輯